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渝中区校级期末)某研究小组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0.1mm,1/400mm2)进行计数.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视野中每个黑点含2个酵母菌),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加水稀释后再统计

B甲图中的酵母菌数量对应于乙图中的第3天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状况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可分辨清除,不用加水稀释,A错误;

B、每小格平均有2个酵母菌,每小格体积为:0.1mm×mm2=mm3,所以1mm3中有8000个酵母菌,则10mL中酵母菌酵总数为:8000×10×103=8×107=800×105,B正确;

C、环境条件不变,则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变,C正确;

D、酵母菌自身的代谢产物会改变培养液的理化性质,影响酵母菌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酵母菌是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种群数量变化的理想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具有______

(2)酵母菌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因为它______

(3)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______.下图1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______个.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个.

(4)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得到上图2所示结果,由此并不能得出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为了确定培养酵母菌的最适温度,需要进一步实验,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3)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在对计数室计数时,一般计数中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的酵母菌,因此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24个.由于计数室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则体积为0.1mm3.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20×25÷(0.1×10-3)=5×106个.

(4)分析图2所示结果可得,与10℃相比,25℃对酵母菌的生长更有利,但是并不能得出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为了确定培养酵母菌的最适温度,需要在25℃左右再设计以上的温度梯度.

故答案为:

(1)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3)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  24  5×106

(4)在25℃左右再设计以上的温度梯度

解析

解:(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3)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在对计数室计数时,一般计数中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的酵母菌,因此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24个.由于计数室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则体积为0.1mm3.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20×25÷(0.1×10-3)=5×106个.

(4)分析图2所示结果可得,与10℃相比,25℃对酵母菌的生长更有利,但是并不能得出酵母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为了确定培养酵母菌的最适温度,需要在25℃左右再设计以上的温度梯度.

故答案为:

(1)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3)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  24  5×106

(4)在25℃左右再设计以上的温度梯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他们利用如图装置设置了5组实验,每个装置中都加人等量的葡萄糖络液.如表为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单位:106个/mL).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法.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至少答两点)等无关变量.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接种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将______

(3)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甲图装置中的红色液滴______移动;如果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甲图装置中的红色液滴______移动.

(4)利用苹果生产果酒,通常先将苹果榨汁,榨汁时若加人适量的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成______,从而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经酵母菌发酵生成果酒后,若需进一步利用该装置生产苹果醋,则需改变的条件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等无关变量.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30℃.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接种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将保持不变.

(3)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所以甲图装置中的红色液不移动;如果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由于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却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容器中气体增加导致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4)根据酶的专一性,可以用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酒精发酵的温度是20到25度,无氧,而醋酸发酵的温度是30到35度,需氧,所以经酵母菌发酵生成果酒后,若需进一步利用该装置生产苹果醋,则需改变的条件有:适当升高温度、持续通人无菌空气.

故答案为:

(l)抽样检测(显微镜直接计数)   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

(2)20~30    保持不变

(3)不   向右

(4)半乳糖醛酸    适当升高温度、持续通人无菌空气

解析

解:(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等无关变量.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30℃.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接种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将保持不变.

(3)如果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所以甲图装置中的红色液不移动;如果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由于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却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容器中气体增加导致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4)根据酶的专一性,可以用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酒精发酵的温度是20到25度,无氧,而醋酸发酵的温度是30到35度,需氧,所以经酵母菌发酵生成果酒后,若需进一步利用该装置生产苹果醋,则需改变的条件有:适当升高温度、持续通人无菌空气.

故答案为:

(l)抽样检测(显微镜直接计数)   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

(2)20~30    保持不变

(3)不   向右

(4)半乳糖醛酸    适当升高温度、持续通人无菌空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回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相关问题.

(1)如要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生酒精,常用试剂是______

(2)实验时,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用无菌水稀释菌液,此时为什么不必考虑酵母菌细胞会吸水胀破?______

(3)经过计数与计算,求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酵母菌A个,菌液稀释倍数为B倍,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为______个.(备注:整个计数室内有400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05╳0.05mm,装入液体后,液体高度为0.1mm.)

(4)做完上述实验后,有一同学提出了“混合培养A、B两种形状不同的酵母菌,它们的种群数量怎样变化”的研究课题,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写出探究步骤.

实验材料:含A酵母菌的培养液、含B酵母菌的培养液、5%葡萄糖液、试管、滴管、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等.

探究步骤:

______

______

______

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每支试管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并记录数据,连续观察7天.

正确答案

解:(1)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能变成灰绿色.

(2)由于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所以用无菌水稀释菌液,不必考虑酵母菌细胞会吸水胀破.

(3)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A÷(0.05╳0.05×0.1)×103×B=4AB╳106

(4)由于有A、B两种形状不同的酵母菌,所以要设置3组进行实验.即在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加入10mL(等量)葡萄糖液;然后在三支试管分别接种等量的A种酵母菌、B种酵母菌、A B两种酵母菌等容混合液,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观察7天,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每支试管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并记录数据.

故答案为:

(1)酸性重铬酸钾

(2)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

(3)(4)①在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加入10mL(等量)葡萄糖液

②三支试管分别接种等量的A种酵母菌、B种酵母菌、A B两种酵母菌等容混合液

③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解析

解:(1)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能变成灰绿色.

(2)由于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所以用无菌水稀释菌液,不必考虑酵母菌细胞会吸水胀破.

(3)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数=A÷(0.05╳0.05×0.1)×103×B=4AB╳106

(4)由于有A、B两种形状不同的酵母菌,所以要设置3组进行实验.即在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加入10mL(等量)葡萄糖液;然后在三支试管分别接种等量的A种酵母菌、B种酵母菌、A B两种酵母菌等容混合液,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观察7天,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每支试管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并记录数据.

故答案为:

(1)酸性重铬酸钾

(2)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

(3)(4)①在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加入10mL(等量)葡萄糖液

②三支试管分别接种等量的A种酵母菌、B种酵母菌、A B两种酵母菌等容混合液

③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时增长最快,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B错误;

C、相对于试管Ⅱ而言,试管Ⅲ中培养液体积较大,利用酵母菌生存,因此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大于试管Ⅱ,C正确;

D、相对于试管Ⅱ而言,试管Ⅳ中起始酵母菌数量较多,其种群数量先达到K值,也先下降,D正确.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