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荣革命
- 共43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三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主要就是因为它从实质上贯彻了卢梭主义的人民主权观念,而这种民主实践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对‘平等’原则的落实。……以至于到后来连反民主的独裁者都不得不通过公民投票之类的程式来攫取权力……”。
请回答:
(1)《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主思想?二个法律性文献有何本质一致性?(6分)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民主政治实践过程与英国、美国相比突出特点是什么?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正确答案
(12分)
(1)6分 共同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
一致性: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反应了本国人民反对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
(2)6分 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残酷性和反复性。
根本原因是一方面封建势力强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略
(28分)体制需要借鉴,更需要结合国情进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6分)
(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自实现独立以来美国是如何实现制度创新,并综合分析制度创新对美国的积极影响。(14分)
(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借鉴美国联邦宪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材料三的观点,说明这一借鉴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8分)
正确答案
(1)《权利法案》(2分)。
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2分)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2分)
(2)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4分)
经济体制创新: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分)
影响:确立和保障了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分)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分)
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专制传统和思想深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使得这种政体缺乏必要的条件,(6分,每点2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得6分)
试题分析:第(1)问;前半问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回答即可;后半问既要结合材料“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2)问;主要应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来回答,政治方面联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方面主要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其意义也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第(3)问;联系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主要模仿西方的是辛亥革命,在革命中颁布的《临时约法》即是最明显的例子;其失败原因要学会知识迁移主要参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点评: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又称为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按照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家机构产生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依据国家权力中心的差异,君主立宪制可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可分为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规定了保护童工的健康与道德法案,这被视为现代社会立法的开端。19世纪20--70年代,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工厂法》、《工会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社会法规。保护童工、女工的基本权利,并逐步发展到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等。此后,劳动法的兴起成为各国社会立法的重要方向。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和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针对上述突出的社会问题,英国在社会领域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些举措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正确答案
(1 )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牛顿的贡献促进了近代科学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大量的科技革新)。
(2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等。反映:在思想领域出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在文学领域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等。
(3 )举措: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材料三: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5分)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3分)
(4)根据上述回答和所学知识,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全新政体: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2分)创新: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民主共和制).(2分)
⑵“笼子”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2分,其它大意相同酌情给分)
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总统是美国政府的首脑,经公民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3分)
(3)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是皇帝和首相;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3分)
(4)政治民主化 (2分)
试题分析:
(1)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的创新指的是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2)材料二中布什认为自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反映了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联系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指出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3)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含义是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浓厚的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度。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具体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政治民主化。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步形成。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英国许多地区和城镇衰落,人口锐减,变成“衰败市镇”,但仍保持一律选派两名议会代表的传统权利,而新兴工业城市却无权选派代表。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材料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这次改革使选民人数由l 35.9万人扩大到了245.5万人。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1885年议会又通过重新分配议席法案,该法案的实施使英国议会选举接近于比例代表制原则。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权力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向。(2分)
(2)根据材料二,工业革命后,英国民主制度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6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责任内阁制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2分)
正确答案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