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A、B、C、D四条曲线表示不同纬度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相关问题。(26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地中,此日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能观察到极昼现象的有         ,中午影子半年朝北,半年朝南的是        。(8分)

(2)A、B、C、D四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             。(4分)

(3)A地经纬度是           ; B地所在国是       ;D地冬半年看北极星的仰角是         。(8分)

⑷一架飞机从B地飞往C地,航行方向是____________方向,为了保持飞机巡航高度始终在平流层下部,机长应在飞行过程中将飞行高度逐渐   (上升、下降),原因是:                      。(6分)

正确答案

(1)A    BD    C (8分)  

(2)CABD (4分)

(3)23026′N  1500E(4分)   俄罗斯    90° (4分)

(4)西南 上升 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大或纬度越低,对流层顶部至达的高度越高。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变化。(1)根据四地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变化图,判断四地的纬度: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判断A地为北回归线。B地刚好出现极昼,为北极圈;C地的昼长为12小时,表示赤道。D地终日的太阳高度为23.5,表示北极点。

(2)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C>A>B>D。

(3)A地当北京时间为10时,当地为正午12时,计算当地经度为150°E。纬度为北回归线。B点当北京时间为12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则当地的经度为120°E,纬度为北极圈,故所在国为俄罗斯。北极星的高度为当地纬度。故90°。

(4)B(120°E,66.5°N),C(0°,30°E),故从B地飞往C地,向西南方向。由于B点在高纬,而C点在赤道,故对流层的高度逐渐增高。所以飞行高度需要逐渐上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两图为北京市某房屋朝南窗户的阳光照射情况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请回答:(5分)

(1)当阳光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____作用的结果。

(2)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填字母),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最大。

(3)地球从A公转到C期间,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____(选择填空)

(4)屋内接受光照的时间越来越长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的____段。(填字母)

(5)如在该房屋南面加盖一座建筑,为了保证该房屋全年光照不被遮挡,应该采用哪一天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来计算房距。

正确答案

(1)散射      

(2)D     

(3)D     

(4)D-A-B     

(5)12月22日

(1)本题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当阳光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散射作用的结果。

(2)根据图示:图中A为春分日;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最大。

(3)地球从A公转到C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在向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屋内接受光照的时间越来越长,北半球的昼越来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为地球公转过程中的D-A-B段。

(5)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南楼的影子最长,所以应该采用冬至日D的正午太阳高度进行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CE线为           (晨线、昏线)。

(3)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关系是        

(4)此日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5)这一天是北半球         日。

(6)这一天北极圈与赤道的昼长相差       小时,                             

北极圈与南极圈昼长相差         小时;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为                                            

(7)此时C点时刻为        ,E点昼长为        小时。

(8) 图中五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正确答案

(1)注意与晨昏线垂直。(1分)            (2)晨线(1分)

(3)D>A>C> B(1分) 相等(1分)    (4)C<D<A<B (1分)

(5)冬至日(1分)

(6)12(1分)  24(1分)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

(7)10点(1分)  24小时(1分)

(8) D(1分)    CE(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__________。请在图中用“  ”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并注明名称。

(2) 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6)地球由C向D运动时,北半球所有地区昼渐________(长或短),夜渐_________(长或短),但整体是__________(昼短夜长或昼长夜短)

正确答案

(1)C      近日点   如图(4分)

(2)23°26′N     23°26′N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3分)

(3)向南         扩大。(2分)

(4)46°52′     多12(2分)

(5)   B          D(2分)

(6)  长      短       昼长夜短(3分)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A是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是在近日点附近,1月初,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最接近1月初。

(2)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23°26′N及其以北地区;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向南移动,即由赤道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4) 地球在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90°-66°34′+23°26′=46°52′,此时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南极圈的昼长时间比赤道上多12小时,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B、D点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和春分日,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6)地球由C向D运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北半球所有地区昼渐长,夜渐短,但整体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是昼短夜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列A、B、C、D四条曲线表示不同纬度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2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地中,此日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能观察到极昼现象的有和,正午影子半年朝北,半年朝南的是。(4分)

(2)A、B、C、D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2分)

(3)A地经纬度是;B地所在国是    _  ;D地东半年看北极星的仰角是。(3分)

(4)一架飞机从B地飞往C地,飞行方向是方向,为了保持飞机飞行高度始终在平流层下部,机长应在飞行过程中将飞行高度逐渐(上升、下降),原因是。(3分)

正确答案

(1)A(1分)  B(1分)  D(1分)  C(1分)

(2)DBAC(1分)CABD(1分)

(3)23~26°N,150~E(1分)俄罗斯(1分)90。(1分)

(4)西南(1分) 上升(1分)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大(1分)

(1)根据6月22日A,B,C,D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可以判断,A为北回归线,B为北极圈,C为赤道,D为北极点。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A,能观察到极昼现象的是B和D;正午影子半年朝北,半年朝南的是C。

(2)根据上题信息,A、B、C、D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DBAC;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CABD。

(3)根据6月22日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10时,A地经纬度为23°26′N,150°E;同样思路可以判断B地经纬度为66°34′N,120°E,该国家为俄罗斯;D地东半年看北极星的仰角是90°(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纬度)。

(4)对流层在低纬高度为17—18千米;中纬高度为12-13千米;高纬高度只有8-9千米。一架飞机从B地飞往C地,飞行方向是西南方向(根据地理坐标,北半球向右偏),为了保持飞机飞行高度始终在平流层下部,机长应在飞行过程中将飞行高度逐渐上升,原因是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大。

下一知识点 :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