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 共3198题
读黄亦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序号①和②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 ,表示黄道平面的是 。
⑵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
⑶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
⑷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G点时,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
正确答案
(1)① ②
(2)23°26′
(3)北回归线(23°26′N) 南归回线(23°26′S) (两者前后顺序可对调)
(4)昼夜等长
(1)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34′.(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23°26′(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4)太阳直射于赤道,全球昼夜均等。
读图11,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
(2)图中B点的时刻为 ,D点的日出时间为 。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范围是 。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这一天,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 。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该日 (2分)
(6)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长江流域河流水量较 (大或小)。
正确答案
(1)12月22日
(2)18:00;6:00
(3)0°—90°N
(4)DABC;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5)14:00(2分)
(6)西北;小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运用。一般可从图中获得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自转方向、时间信息等等。
(1)根据本图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晨昏线特征: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为极昼,判断时间为冬至日(12月22日)。
(2)图中18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故B点时间为18时;D点位于赤道,故日出时间始终为6时;
(3)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故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此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故南半球昼长越短;
(5)利用图示0°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
(6)此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故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风,长江流域冬季降水少,故长江进入枯水期。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不完整日照图
(1)B、C、D、E的经度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请你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部分。
(3)当甲点是2005年某月22日16时时,乙处是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_________时。
正确答案
(1)110°W 160°E 70°E 160°E
(2)将图中丙、D两点连结,左下区域为夜半球
(3)6 23 6
图中已知条件为A点经度为20°W,每个经度间隔为3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推出B.110°W,C.160°E,D.70°E,E.160°E;因为南极圈为极夜,可以推出对应节气为夏至。根据南半球黑夜为110°W—20°W—70°E,且南极圈为极夜,则北半球黑夜对应110°W—20°W—70°E,应为黑夜,且北极圈上为极昼,可以推断出黑夜范围应对应丙、D两点连线的左一区域。
我国某学校地理学习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竖直运动的物体有无偏向的地理实验。该小组从35m高处竖直向地面落下一个铅球M(如下图所示)。他们发现,铅球并不是竖直下落到 O点,而是大约偏移 O点 11.5mm。根据你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偏移方向
在实验中,物体落下的位置应发生向_______(东、西)偏离O点。若在澳大利亚进行该实验,应发生向_______(东、西)偏。
(2)偏移距离的大小
若在北京进行此实验,偏移的距离应比在广东省_______(大、小);为寻求偏移距离的最大值,你将会把实验放在什么地区进行呢?______________。
(3)偏移的规律
根据(1)和(2)的结论,你发现物体竖直运动发生的偏移方向和大小规律是_______。
(4)偏移的原因
我们知道了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原因。试根据“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物体竖直运动偏移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东 东(2)小赤道地区
(3)在地球上,竖直下落的物体发生东偏;从两极向赤道偏移距离逐渐增加。
(4)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高度为H的物体其向东水平运动速度较地面大,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原来的惯性。当竖直下落时,物体将超前落在竖直下落的地点的东面。
(1)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2)水平运动速度越大,偏转越大(3)从赤道到两极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大
我国北方某高中学生夏令营在一野营地,营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来测量该野营地的经纬度。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同学提出可用他测得的北极星高度角(H)来测算野营地的地理纬度(φ)。请依据右图分析:
①如在野营地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为42°,那么野营地的纬度为________。
②当地的地理纬度与北极星高度角存在着什么关系?
(2)B同学提出,可用校正好的手表和日影来测野营地的地理经度。如你在测得野营地日影最短时,手表上的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该地的经度为________,并简述测算的一般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42°N ②北极星高度角(H)=当地的地理纬度
(2)110°E
①先算出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时间差
②根据两地时间差算出两地经度差
③根据与120°E的经度差,算出当地经度,某地经度=120°E±经度差(如当地测得北京时间大于12时,则用“-”;如小于12时,则用“+”)
如图所示,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来自北极星的平行光线与地轴平行,图中∠A和∠B互余,∠C和∠D互余,∠C=∠A,则∠B=∠D,∠B是当地北极星的高度角,∠D是当地的地理纬度。反过来通过测量北极星高度,可以求得当地的地理纬度。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