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 共3198题
读“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西四区的中央经线是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 。
(2)纽约所在的时区是 ,伦敦所在的时区是 ,两地的时差是词 小时。
(3)若伦敦时间是2时,则北京时间是 。
(4)图中华盛顿位于 半球(东、西),莫斯科位于 半球(东、西)。
(5)北京的时刻比莫斯科 (早、晚)
正确答案
(1)60°W 120°E (2)西五区 中时区 5 (3)10
(4)西 东 (5)早
试题分析:(1)中央经线的判断方法:时区数*15°;(2)直接读图判断,纽约位于西五区;伦敦0°经线通过,表示0时区;两地时差5个小时。(3)伦敦位于0时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故北京时间较伦敦时间早8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10点。(4)结合图示华盛顿位于75°W附近,故判断位于西半球;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160°E向东到20°W为西半球。莫斯科位于东三区,故属于东半球。(5)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而莫斯科时间位于东三区,故北京时间较莫斯科时间早。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时区划分的基本规律,难度较低。本题还可以结合两个时区间的时间计算;跨国日界线的问题;运动物体间的时间计算等方面设计试题。
假如黄赤交角变小,那么热带、寒带的范围都将变小。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黄赤交角变小,即回归线度数变小,故热带范围变小;极圈度数变大,而极圈到极点之间的范围变小,即寒带变小。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回归线和极圈度数的变化分析。
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几乎不变。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从天文上来看四季的划分,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依据,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季划分的基本依据。
(9分)读材料和南极地区图,回答:
材料:“南极点”“磁点”“冰点”“高点”号称南极的四个战略点。南极冰点是指南极最冷的地方,也被称之为“寒极”。
(1)(3分)图中的E、F两点,_______是冰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3分)我国在南极建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时间最佳应 是几月?原因什么?
(3)(3分)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却有被称为“白色沙漠”,为什么?
正确答案
(1)(3分)E; (1分) 理由:南极洲是个冰雪覆盖的酷寒的大洲,E、F相比较,E点位于内陆,而F点位于沿海,故E点气温比F点更低。(2分)
(2)(3分)8月(7、8、9月);(1分) 原因:此季节北极大部分地区是极昼(1分)、暖季(1分),利于建站和科考.
(3)(3分)因气候严寒(1分),降水稀少(1分),水以固态的形式存在(1分),空气干燥。
试题分析:
(1)、E点为冰点,判断的主要依据两点的海陆位置:E点位于内陆,海拔较高,湿度较低;而F点位于沿海,受海洋调节大,温度较高。
(2)、建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时间最佳应在8月份,因为8月份为北半球的的夏季,温度较高,白昼时间较长,利于建站。
(3)、沙漠指植被较少,原因是南极气候酷寒、多烈风、降水稀少,白色是指:冰层,原因是南极温度低,降水以冰雪形式为主。
下图中A、B点终年昼夜平分,C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据此在下面圆圈中完成12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10分)
(1)画出赤道、地轴和地球自转方向;(提示:可据昼夜的纬度分布规律确定赤道)
(2)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第(1)题,图中A、B点终年昼夜平分,说明AB为赤道的一部分。地轴过地心与赤道垂直。地球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
第(2)题,C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光线垂直于过C点的切线。可推出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且为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
第(3)题,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过C点做平行于赤道的虚线即为南回归线,其对称线为北回归线。度数互余的为南北极圈的度数,画图时注意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及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灵活调运能力。解答本题需注意:(1)地轴过地心与赤道垂直。(2)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3)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