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C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小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D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欲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它碳源,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A正确;

B、无菌操作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B正确;

C、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C错误;

D、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等,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众多知名食品企业生产的速冻食品相继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细菌门”事件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某小组欲检测果汁类食品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查资料: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月旨,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请完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

(1)配制培养基:称取适量的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等,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后调节______,分装到锥形瓶后______,在无菌状态下加入卵黄液(100mL10%灭菌NaCl溶液中加一个鸡蛋黄,振荡均匀)摇匀,立即倒平板.

(2)接种:取待检果汁2.5mL加入到22.5mL的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接种样液.

实验组:将接种样液用______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

对照组:将______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或不接种作空白对照.

将上述接种后的培养皿同时放在36℃的恒温箱中培养48h.

(3)观察:观察培养基表面______

Ⅱ实验分析

(4)葡萄球菌能耐受高浓度的NaCl,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高浓度的NaCl可以将它分离出来.此培养基属于______ 培养基.

(5)要统计每克果汁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法接种,根据果汁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正确答案

解:(1)配制培养基的过程是计算、称量、熔化、灭菌、倒平板.熔化后灭菌前要调节PH.

(2)由题干知实验目的是,欲检测果汁类食品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分两组,一个实验组,将接种样液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另一组作为对照,将灭菌生理盐水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或不接种作空白对照.

(3)由题干知原理是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所以观察的指标是否出现周围有乳浊环的菌落.

(4)配制培养基时加入高浓度的NaCl,只有能耐受高浓度NaCl的葡萄球菌能生长繁殖,不能耐受高浓度NaCl的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所以属于选择培养基.

(5)统计每克果汁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根据果汁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 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故答案应为:

(1)pH      灭菌

(2)平板划线        灭菌生理盐水

(3)是否出现周围有乳浊环的菌落

(4)选择

(5)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解析

解:(1)配制培养基的过程是计算、称量、熔化、灭菌、倒平板.熔化后灭菌前要调节PH.

(2)由题干知实验目的是,欲检测果汁类食品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分两组,一个实验组,将接种样液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另一组作为对照,将灭菌生理盐水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或不接种作空白对照.

(3)由题干知原理是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所以观察的指标是否出现周围有乳浊环的菌落.

(4)配制培养基时加入高浓度的NaCl,只有能耐受高浓度NaCl的葡萄球菌能生长繁殖,不能耐受高浓度NaCl的微生物不能生长繁殖,所以属于选择培养基.

(5)统计每克果汁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根据果汁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 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故答案应为:

(1)pH      灭菌

(2)平板划线        灭菌生理盐水

(3)是否出现周围有乳浊环的菌落

(4)选择

(5)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在发酵工程中,可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定向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生产用菌种

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大肠杆菌做受体细胞,通过发酵工程来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A正确;

B、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故不能定向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生产用菌种,B错误;

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某些致病菌可作为消费者,腐生细菌作为分解者,C正确;

D、基因工程中可用大肠杆菌做受体细胞,通过发酵工程来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实验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原因是未用50%酒精洗去浮色

B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在固体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

D利用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脂肪鉴定实验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原因是未用50%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

B、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缩小浓度范围,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B错误;

C、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稀释涂布平板和平板划线法,C正确;

D、利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和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加充分)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操作必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是(  )

A称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B溶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C用酒精擦拭双手

D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称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要求清洁和消毒,A错误;

B、配制好的培养基还要进行灭菌,故溶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无需灭菌,B错误;

C、用酒精擦拭双手为清洁和消毒,C错误;

D、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大肠杆菌必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否则混入杂菌,不能提取到目的菌,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获得单个的菌落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①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①正确;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不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②错误;

③为防止杂菌污染,操作时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③正确;

④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④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表中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1)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

(2)若除去成分②,加入(NH42SO4,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

(3)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类.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

(5)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

(6)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分析表格可知,该培养基没有氮源,故说明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固氮微生物.

(2)分析表格可知,该培养基没有有机碳源和氮源,故说明培养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碳和氮源,说明此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微生物.

(3)表中营养成分共有3类,即水、无机盐、生长因子.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熔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值.

(5)表中各成分质量确定的原则是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6)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该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故应该增加的成分是琼脂.

故答案为:

(1)固氮微生物

(2)自养型微生物

(3)3

(4)调整pH值

(5)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6)琼脂(或凝固剂)

解析

解:(1)分析表格可知,该培养基没有氮源,故说明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固氮微生物.

(2)分析表格可知,该培养基没有有机碳源和氮源,故说明培养的微生物能利用无机碳和氮源,说明此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微生物.

(3)表中营养成分共有3类,即水、无机盐、生长因子.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熔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值.

(5)表中各成分质量确定的原则是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6)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该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故应该增加的成分是琼脂.

故答案为:

(1)固氮微生物

(2)自养型微生物

(3)3

(4)调整pH值

(5)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6)琼脂(或凝固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野生型链孢霉氨基酸的一条代谢途径为:ABCD-→蛋白质

A~D表示不同的氨基酸,E1~E3是分别由基因1~基因3指导合成的酶.为了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设计实验,用硫酸二乙酯处理以获得B、C、D不同的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并分别回答:(提示:野生型链孢霉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氨基酸缺陷型只能在含特定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

(1)野生型链孢霉经硫酸二乙酯处理后,产生了氨基酸缺陷的不同类型,这说明基因突变是______;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来间接影响性状.

(2)实验设计与分析:

①配制基本培养基:称取原料后用少量______溶解、定容后加入______再加热熔化、定容,然后调节pH至7.2~7.4,再趁热分装到三角瓶中,在______条件下灭菌15~30min.

②将野生型菌株分成两组,甲组接种到含一定剂量的硫酸二乙酯的基本培养基中,乙组接种到正常基本培养基中,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

③将甲组培养基中突变的链孢霉检出,制备菌悬液,再涂布在基本培养基上.

④在培养皿底部划分3个区域并标记,每区平板表面贴分别沾有B、C、D(编号1、2、3)的滤纸片各一片,30℃培养24h.如图.

⑤观察并记录结果.

(3)结果分析及处理:若供应B、C、D,突变株均能生长,则只是______

(用基因1~基因3表示)发生了突变;若基因2发生了突变,则1~3滤纸片周围细菌正常生长的是______(用1~3表示).1~3链孢霉是造成污染、致病的一类真菌,实验后的带菌培养基必须经______后方能倒掉.

(4)若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其它细菌污染基本培养基,需要在配制基本培养基加入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

(2)实验设计与分析:

①配制基本培养基:操作过程一般为称量相关物质、加自来水溶解、定容后加入琼脂再加热熔化、定容,然后调节pH至7.2~7.4,再趁热分装到三角瓶中,在1.05kg/cm2、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3)供应B、C、D,突变株均能生长,说明只有基因1发生了突变;若基因2发生了突变,则1~3滤纸片周围细菌正常生长的是则1~3滤纸片周围细菌正常生长的是2和3.实验后的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方能倒掉.

(4)为防止其它细菌污染基本培养基,需要在配制基本培养基加入抗生素.

故答案为:

(1)多方向性   酶的合成

(2)①自来水   琼脂   1.05kg/cm2、121℃.

(3)基因1   2和3    高压灭菌

(4)抗生素

解析

解:(1)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

(2)实验设计与分析:

①配制基本培养基:操作过程一般为称量相关物质、加自来水溶解、定容后加入琼脂再加热熔化、定容,然后调节pH至7.2~7.4,再趁热分装到三角瓶中,在1.05kg/cm2、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3)供应B、C、D,突变株均能生长,说明只有基因1发生了突变;若基因2发生了突变,则1~3滤纸片周围细菌正常生长的是则1~3滤纸片周围细菌正常生长的是2和3.实验后的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方能倒掉.

(4)为防止其它细菌污染基本培养基,需要在配制基本培养基加入抗生素.

故答案为:

(1)多方向性   酶的合成

(2)①自来水   琼脂   1.05kg/cm2、121℃.

(3)基因1   2和3    高压灭菌

(4)抗生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石油污染会造成采些生物的大量死亡或大量增加,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运用生物修复技术可对石油污染进行治理,需要在污染地接种经改造的髙效微生物来提高生物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图1表示改造降解石油成分菌株S25A1的方法.图2为培养基中不同N,P比对石油降解率的影响.请回答:

(1)被污染区域采集到的S25A1菌能降解石油,该菌的代谢类型为______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

(2)研究人员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增强S25A1菌株的降解能力,图中载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除标出的抗性基因外,还应具有____________的起点

(3)实验中接种I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将其接种在同体培养基中,该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______,才能筛选出降解能力更强的菌株.

(4)在接种2中,需要用______方法对接种环灭菌处理.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元素含量较高时,石油能被迅速降解.该元素在菌体细胞内可参与____________等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

正确答案

解:(1)分解石油,石油中富含有有机物,图1中培养S25A1菌过程没有隔离空气,则说明该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为分解者成分.

(2)图中的载体是质粒,质粒是存在于某些单细胞生物细胞中的一种环状DNA分子.简单的质粒载体必须包括三个部分:复制区(含有复制原点)、遗传标记基因(主要是抗性基因)、目的基因插入点.

(3)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形成了选择性培养基,目的是去除降解能力不强的菌株,促进降解能力强的菌株生长.因为有图1可见降解能力强的菌株体内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具有抗卡那霉素的功能.

(4)接种环在接种前,将接种环的环端和接种室可能进入试管的部分放在火焰上,来回烧灼法几次.

(5)由图2可知,含P元素量越多,将降解石油的时间越少.P元素可以合成磷脂、核酸(DNA、RNA),磷脂可以参与细胞膜的合成,rRNA与蛋白质可以形成核糖体.

故答案为(1)异氧需氧型    分解者(2)DNA  复制   转录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卡那霉素  (4)烧灼法  (5)P  细胞膜  核糖体

解析

解:(1)分解石油,石油中富含有有机物,图1中培养S25A1菌过程没有隔离空气,则说明该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为分解者成分.

(2)图中的载体是质粒,质粒是存在于某些单细胞生物细胞中的一种环状DNA分子.简单的质粒载体必须包括三个部分:复制区(含有复制原点)、遗传标记基因(主要是抗性基因)、目的基因插入点.

(3)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形成了选择性培养基,目的是去除降解能力不强的菌株,促进降解能力强的菌株生长.因为有图1可见降解能力强的菌株体内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具有抗卡那霉素的功能.

(4)接种环在接种前,将接种环的环端和接种室可能进入试管的部分放在火焰上,来回烧灼法几次.

(5)由图2可知,含P元素量越多,将降解石油的时间越少.P元素可以合成磷脂、核酸(DNA、RNA),磷脂可以参与细胞膜的合成,rRNA与蛋白质可以形成核糖体.

故答案为(1)异氧需氧型    分解者(2)DNA  复制   转录  (3)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卡那霉素  (4)烧灼法  (5)P  细胞膜  核糖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生活密切联系.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相关方面的问题.

•某些细菌常被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如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为惟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

(2)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清晰区域的大小.一般清晰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

(3)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pH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______等.

•另一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第一步筛选得到的甲、乙、丙三种细菌分别接种到A、B、C三种培养液中,经培养后分别测得它们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表示细菌没有生长.

(4)在A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是______,增殖较快的细菌是______.丙细菌可以在C培养液中繁殖却无法在B培养液中繁殖,原因是______

•下面是有关某细菌G的四项实验:实验1--将G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结果出现菌落.实验2--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G,产生突变种g1.将g1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甲后,就出现菌落.实验3--用另一剂量的紫外线处理G,得突变种g2.将g2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也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乙后,就出现菌落.实验4--将g1和g2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数日后出现菌落.

(5)细菌g1和g2分别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均不能生长.其原因是用紫外线处理导致细菌G发生了______,从而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的酶.

(6)实验1至3表明,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G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实验2和3中,它们是作为______加入一般培养基的.

(7)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实验目的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可以得出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应以原油为唯一碳源.

(2)细菌可分解原油,分解能力越强,形成的透明圈越大,透明度越高.所以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清晰区域的大小.一般清晰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3)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pH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氧气、温度等

(4)观察题图表格可以看出在A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是甲和乙,甲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短,所以增殖较快.比较B、C培养基的成分可知,C培养基的氨基酸的种类比B培养基多,所以丙细菌可以在C培养液中繁殖却无法在B培养液中繁殖,原因可能是B培养液中缺乏丙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

(5)分析资料可知紫外线照射后发生了基因突变,突变后的g1不能合成甲物质,突变后的g2不能合成乙物质.所以细菌g1和g2分别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均不能生长.其原因是用紫外线处理导致细菌G发生了基因突变,从而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的酶.

(6)实验1至3表明,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G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实验2和3中,它们是作为生长因子加入一般培养基的.

(7)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可能是细菌g1能够合成营养物质乙,g2能够合成营养物质甲.

故答案应为

(1)原油    选择

(2)强

(3)温度、氧气等

(4)甲和乙      甲       B培养液中缺乏丙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

(5)基因突变

(6)C

(7)细菌g1能够合成营养物质乙,g2能够合成营养物质甲

解析

解:(1)从实验目的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可以得出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应以原油为唯一碳源.

(2)细菌可分解原油,分解能力越强,形成的透明圈越大,透明度越高.所以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清晰区域的大小.一般清晰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3)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pH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氧气、温度等

(4)观察题图表格可以看出在A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是甲和乙,甲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短,所以增殖较快.比较B、C培养基的成分可知,C培养基的氨基酸的种类比B培养基多,所以丙细菌可以在C培养液中繁殖却无法在B培养液中繁殖,原因可能是B培养液中缺乏丙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

(5)分析资料可知紫外线照射后发生了基因突变,突变后的g1不能合成甲物质,突变后的g2不能合成乙物质.所以细菌g1和g2分别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均不能生长.其原因是用紫外线处理导致细菌G发生了基因突变,从而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的酶.

(6)实验1至3表明,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G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实验2和3中,它们是作为生长因子加入一般培养基的.

(7)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可能是细菌g1能够合成营养物质乙,g2能够合成营养物质甲.

故答案应为

(1)原油    选择

(2)强

(3)温度、氧气等

(4)甲和乙      甲       B培养液中缺乏丙细菌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

(5)基因突变

(6)C

(7)细菌g1能够合成营养物质乙,g2能够合成营养物质甲

下一知识点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