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共916题
苹果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科学工作者按甲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再稀释103倍.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
(2)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土壤的目的来选择细菌,所用培养基应该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乙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正确答案
解:(1)图中稀释的倍数是108,三个菌落的平均数=(55+56+57)÷3=56,则每毫升样品中菌株数=56÷1×108=5.6×109个,所以每升土壤浸出液中的菌株数=5.6×109×103=5.6×1012个.
(2)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为了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采用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即无氮的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原因是培养基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由于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被菌落分解后可产生透明带,无透明带说明除草剂未被分解,菌落利用的氮源就只能是空气中的氮气了;而出现透明带说明除草剂被分解,菌落是分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氮源是该除草剂;E透明圈最大,故是最理想菌株.
故答案为:
(1)5.6×1012
(2)在无氮的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3)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培养基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氮气 该除草剂 E
解析
解:(1)图中稀释的倍数是108,三个菌落的平均数=(55+56+57)÷3=56,则每毫升样品中菌株数=56÷1×108=5.6×109个,所以每升土壤浸出液中的菌株数=5.6×109×103=5.6×1012个.
(2)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物,为了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采用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即无氮的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原因是培养基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由于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被菌落分解后可产生透明带,无透明带说明除草剂未被分解,菌落利用的氮源就只能是空气中的氮气了;而出现透明带说明除草剂被分解,菌落是分解该除草剂的细菌,氮源是该除草剂;E透明圈最大,故是最理想菌株.
故答案为:
(1)5.6×1012
(2)在无氮的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
(3)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培养基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
(4)氮气 该除草剂 E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4植物,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1)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目的是______.
(2)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根据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具有的特性,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还要加入______和______,并且添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3)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涂布平板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4:根据菌种______筛选出突变菌.
(5)此酵母菌的碳源是______.甘蔗榨汁以后还有大量的蔗渣废弃物,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______.可以选择适当的微生物,将蔗渣废弃物分解为酵母菌能够利用的葡萄糖.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多选).
A.酶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D.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可知,用紫外线照射(物理方法)诱变处理野生菌的目的是诱使酵母菌发生基因突变.
(2)本题的目的是要得到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且能利用蔗糖进行酒精发酵的酵母菌发酵菌种.所以要用加入高浓度蔗糖和酸性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酵母菌菌种.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纯化酵母菌菌种,即获得单个酵母菌菌落.
(4)筛选出的酵母菌要能利用蔗糖发酵产生酒精,所以此酵母菌的碳源是蔗糖.酵母菌缺乏分解纤维素等的酶,所以其不能直接利用蔗渣废弃物中的成分.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只有能产生纤维素等酶的生物才能将蔗渣废弃物分解为酵母菌能够利用的葡萄糖.
A、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等酶,故A错误;
B、腐木富含纤维素,因此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木纤维,故B正确;
C、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故C错误;
D、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利用植物纤维,因此也能产生纤维素等酶,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1)诱使酵母菌发生基因突变
(2)加入高浓度蔗糖 调低pH
(3)获到单个菌落
(4)能否在此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5)蔗糖 缺乏分解纤维素等的酶 B、D
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用紫外线照射(物理方法)诱变处理野生菌的目的是诱使酵母菌发生基因突变.
(2)本题的目的是要得到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且能利用蔗糖进行酒精发酵的酵母菌发酵菌种.所以要用加入高浓度蔗糖和酸性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酵母菌菌种.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纯化酵母菌菌种,即获得单个酵母菌菌落.
(4)筛选出的酵母菌要能利用蔗糖发酵产生酒精,所以此酵母菌的碳源是蔗糖.酵母菌缺乏分解纤维素等的酶,所以其不能直接利用蔗渣废弃物中的成分.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只有能产生纤维素等酶的生物才能将蔗渣废弃物分解为酵母菌能够利用的葡萄糖.
A、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不能产生纤维素等酶,故A错误;
B、腐木富含纤维素,因此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分解木纤维,故B正确;
C、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不能产生纤维素酶,故C错误;
D、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利用植物纤维,因此也能产生纤维素等酶,故D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1)诱使酵母菌发生基因突变
(2)加入高浓度蔗糖 调低pH
(3)获到单个菌落
(4)能否在此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5)蔗糖 缺乏分解纤维素等的酶 B、D
(2015秋•廊坊校级月考)下面对微生物培养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错误;
C、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灭菌后专门接种的,C正确;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进行,否则导致发酵采用的菌种被杀灭,D正确.
故选:B.
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是尿素分解菌,该细菌是异养微生物,不能直接以二氧化碳或氮气、氨作为碳源和氮源,只能以葡萄糖和尿素等有机物作为碳源和氮源.
故选:D.
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无菌技术的核心就是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为防止被微生物污染,在实验室中不可以吃东西、喝水,B正确;
C、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灭菌处理,C错误;
D、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D正确.
故选:C.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消毒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酒精擦拭双手属于消毒,A错误;
B、向水中通入少量Cl2属于消毒,B错误;
C、皮肤受伤处涂紫药水属于消毒,C错误;
D、灼烧接种环属于灭菌,D正确.
故选:D.
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
(1)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______.
(2)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______.
(3)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______.
(4)从配制培养基直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胨在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观察细菌菌落状况需要用固体培养基,所以还需添加琼脂(凝固剂).
(3)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先调整pH,然后再灭菌.
(4)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等.
故答案为:
(1)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琼脂(凝固剂)
(3)调整pH
(4)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
解析
解:(1)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如蛋白胨在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观察细菌菌落状况需要用固体培养基,所以还需添加琼脂(凝固剂).
(3)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先调整pH,然后再灭菌.
(4)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等.
故答案为:
(1)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2)琼脂(凝固剂)
(3)调整pH
(4)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
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故选:C.
回答有关微生物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在制作泡菜时,为避免杂菌污染而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结果发酵失败,原因是______.
(2)如图操作是微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法进行接种.
(3)纤维素分解菌可用于农作物秸秆还田,用______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______.
(4)如图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径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的月季花蕾.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
(5)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获得较多优良柑橘苗.______培养基是常用的一种培养基,能为外植体细胞提供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置好的该培养基中要添加的关性激素是______.
(6)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分离培养大肠杆菌.与植物组织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大肠杆菌培养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制作泡菜时,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青霉素抑制杂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乳酸菌繁殖会造成发酵失败.
(2)如图操作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3)选择、分析分解纤维素的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在分解纤维素的菌的周围会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纤维素分解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或合成纤维素酶的能力越强.
(4)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月季花蕾.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脱分化.
(5)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MS培养基中的主要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促进根的分析,低时促进芽的分化,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
(6)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培养基与MS培养基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用于大肠杆菌培养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植物激素,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需要加入植物激素.
故答案为:
(1)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2)平板划线
(3)刚果红 菌株产酶能力或酶活性强弱
(4)完全未开放 脱分化
(5)M S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6)植物激素
解析
解:(1)在制作泡菜时,向泡菜坛中加入了青霉素,青霉素抑制杂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乳酸菌繁殖会造成发酵失败.
(2)如图操作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3)选择、分析分解纤维素的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在分解纤维素的菌的周围会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纤维素分解菌的纤维素酶活性或合成纤维素酶的能力越强.
(4)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月季花蕾.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脱分化.
(5)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MS培养基中的主要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促进根的分析,低时促进芽的分化,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
(6)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培养基与MS培养基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用于大肠杆菌培养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植物激素,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需要加入植物激素.
故答案为:
(1)青霉素杀死了乳酸菌
(2)平板划线
(3)刚果红 菌株产酶能力或酶活性强弱
(4)完全未开放 脱分化
(5)M S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6)植物激素
关于菌种的临时保藏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菌种的临时保藏方法是将菌种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先培养再保存.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