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5.某小组进行主题为“学习《经济学常识》,把握经济思想脉络”的课程讨论时,绘制了一张图表。对图14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到②起因于“滞涨现象”         

b.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促使②到④    

d.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③的丰富和发展

Aab

Bac

Cbd

Dc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引自毛泽东《实践论》)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

A“科学的抽象”是达到理性认识,即真知的方法

B在今人为间接经验的东西,在古人仍为直接经验

C真知最终来源于直接经验,且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D获取真知的过程是一个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6 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1)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3)评分量表

(围绕主题和关键词的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9 分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大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特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耗能、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 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2)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   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其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

(1)

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

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

(2)

①  增强发展协调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需求。

③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④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4.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42 分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贞观政要· 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民”。

“坚持以人文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时间,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突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向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神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此,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选一种,就是先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4)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正确答案

(1)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

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2)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祷、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觉“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3)

答案一(农民工):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察二(家庭主妇):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消费者的台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生产符合食品安垒标准的产品;消费者要了解市场信息,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与监督,共同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

答案三(企业家):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

①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5 分

28.“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施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材料二:  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3)材料二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正确答案

(1)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建议;

③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2)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3)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32.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下一知识点 : 真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政治 > 实践和认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