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 共40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 英] 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事件: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国家推行的直接民主制度。差别:中国古代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制度,范围基本限于奴隶主或地主阶级内部。西方现代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2)制度:代议制。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
(3)更新:维新变法期间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后,颁布《临时约法》,赋予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异:西方民主制度中选举权的进步经历很长时间,但相对完善;中国民众的选举权规定起点较高,但基础较低。同:都是间接民主(代议制)。
中国明清之交的时代,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处在风云突变的时代。
(1)当时的欧洲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中国社会三方政治势力各是什么?激烈的政治角逐为什么导致爱新觉罗独吞果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中国社会两种经济制度有何表现?为什么新现象不能战胜旧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这些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影响:揭开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2)三方政治势力:腐朽的明王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满洲清朝。原因:明朝腐朽;李自成忙于登基;满洲清朝在关外准备了29年,正处于封建制的上升时期。
(3)表现: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新现象出现。原因:中国封建主义的封建经济严重压抑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发的正常发展。
(4)清军入关打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并为垂死的封建主义打了一付强心剂,封建社会的延续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首先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殿,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二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叶凤毛《内阁小识》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意见。当时,因为这种会议在一个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意思是在小的密室中举行的会议,小集团成员即内阁成员。不过,在1714年以前,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它只是少数主要大臣参加的会议。后来,到了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1714年以后,国王也没否决过内阁的决议。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
——《世界史资料丛刊》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特点是什么?(提示:从材料一末句“备顾而已”,材料二“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句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则材料反映了中英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对两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不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无真正的决策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特点:英国的内阁权力逐渐增大形成定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3)趋势: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英国:由专制走向政治民主。影响:中国: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英国的政治体制有利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公元前420年的雅典: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公民大会;理由: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并决定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国家大事。
②议会;理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力中枢。
③皇帝;理由: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是皇帝,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商权力,但皇帝有权任命首相。
(2)特征: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总统及政府不向国会负责;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可以对圆台通过的律实行否决栏权等。
表现: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是最高行政首长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领导者,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垒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