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表中哪一组的结论与材料是不相符的?哪一组的结论是错误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个组的材料不全面?应补充哪些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国组不相符;美国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形式,并不具备绝对进步性。

(2)英国组的材料不全面。补充史实:《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9世纪议会改革。

(3)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政体。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英国崛起

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262

(1)推动16世纪英国社会和经济变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17世纪英国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现在哪里?

                                                                                                                                                                

(3)19世纪英国主要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成就?

                                                                                                                                                                

(4)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你认为验证着怎样的历史规律性?

                                                                                                                                                                

正确答案

(1 )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政治:英国发生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确立了君主立制和议会至上原则;思想:霍布斯提出国家学说,洛克提出分权学说。

(3 )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站在了世界现代化的最前沿,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原型;占有广阔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4 )大国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回答大国发展多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1)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素有“议会之母”的称誉。在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什么法案?此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组织形式?

                                                                                                                                 

(2)近代中国也蹒跚汇入民主潮流,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什么?它体现了怎样的民主精神?

                                                                                                                                 

(3)请评价上述文献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

(1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政体;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进步意义;  

(3 )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的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材料二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形式在法国革命时代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在欧洲的旧政权的进攻中生存下来,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还以其他几种方式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教授法语并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材料四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杭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容:民族即国家,国家由公民组成;民族、国家必须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资产阶级应掌握国家政权。

(2)促进:建立国民军队;统一语言;通过小学教育宣传爱国主义;创立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3)进步作用:帮助西欧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主义;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语言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不难找出其相同点,如“民国之主人翁”等概括。不同之处如“五权分立”、“直接民权”等进行对比分析。

(2 )要从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和目的、国民政府训政的实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注意全面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