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 共408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 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美国:现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岳麓版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早在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就告示全国:中共的“根本主张,是要真正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共和国”,对此,“共产党是决不放弃的”…… 1949年,历史翻到新的一页。从人民政协的召开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举行,举国上下,政通人和,民主政治开了一个好头。
——应克复《论中国现行代议制度之改革》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法、美、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二,以英美两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有哪些基本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的标志是什么?(2分)除此之外,新中国还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4分)
正确答案
(1)标志性事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法国1875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4分)
(2)基本特征:议会权力至上(或者议会主权);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政党政治。(6分,每要点2分,不超过6分。)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2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
试题分析:(1)第一问,英法美德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是第一个,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确立的,其他的三个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确立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不是光荣革命,美国的标志性事件是1787年宪法,德国是1871年德意志宪法,法国是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不是1870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第二问,注意要依据英美两国的民主制来分析资产阶级代言制民主的基本特征,不要把法德两国的内容回答出来。回答本题需要比较两国民主制度的相同或相近点来归纳总结。首先从议会的角度来分析归纳,其次从民主制的原则来分析归纳,第三点从民主制的形式上看都是政党政治。
(3)第三问,有关中国实现“新式代议制的民主”的标志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转换成新中国代议制民主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即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除此之外,新中国还建立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个问题可依据第二问的答案来分析,新中的其他制度主要有政党制度、民族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
(15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19世纪30年代~80年代英国改革简表
(据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这些改革的共同原因。(6分)
材料二 日本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
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
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
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
的文明”。
(据吴延谬《日本史》等)
(2)依据材料二指出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2分)为“吸纳外国的文明”,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
措施?(3分)
正确答案
(1)特点:进行民主化改革(或扩大民主权利);进行法制化建设;为解决民生问题立法;持续时间长,呈现渐进性。(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统治阶级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或自由放任主义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滋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启蒙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进步思潮的影响。(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感受:羡慕西方文明;(1分)对日本文明感到自卑。(1分)
措施: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每点1分,共3分,任答三点即可)
试题分析:(1)依据表4《19世纪30年代~80年代英国改革简表》提供的信息概括19世纪英国改革的特点:1832年、1867年、1884年进行的三次议会改革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民主制度;1832年的《工厂法》、1842年的《矿业法》、1875年的《住房法》都涉及民生问题,以立法的形式改善工人的待遇。第二小问结合19世纪30年代~80年代英国的社会状况,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英国进行改革的原因。
(2)第一小问可以直接依据二材料回答:日本使节团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成员们感受到西方文明的先进,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第二小问考查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至少列出三项明治政府“学习西方文明”的具体措施,如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新军队;颁布宪法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6分)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8分)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正确答案
(1)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的文字“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说明查理一世突出强调君权神授、君权至上的思想观念;从“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说明双方斗争的角度集中在国王与议会的关系以及国王与法律的关系方面。(2)从材料二的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 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从发展阶段中可以直接总结出其发展规律的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新中国建立后人大制度的发展背景即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13分)政治的民主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文明每迈进一步,都不可避免地付出沉重的代价,从专制集权到民主共和制,使近代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实践的土壤。
——马奇《民主共和——曲折的进步之路》
材料二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制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中国在30年改革开放以后,将向何处去?……我们看到一个大国崛起的因素包括:专制强权、战争掠夺、奴役殖民、经济贸易、科技发明和法治民主制度等,这些都可以使一个国家崛起。各国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崛起方式。但是,经济崛起后的大国并不是都能站住脚。……只有民主制度才能支撑一个社会经济持续而稳定地发展下去,只有民主才能使强盛的国家不再趴下,这一点是历史的启示和教训。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包含哪些重要的理论主张?(4分)谈谈对“美洲却首先成为政治实践的土壤”这句话的理解。(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君主立宪制在当时英国确立的必然性。(4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如何回答“中国在30年改革开放以后,将向何处去”?(2分)
正确答案
(13分)
(1)主张: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民主法治等。(任意四点得4分)
理解: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3分)
(2)必然性:共和制实验失败;英吉利民族尊重传统、崇尚中庸;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还不成熟;“光荣革命”取得了成功。(4分)
(3)中国只有实行民主政治改革,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