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which descnption is NOT true

A. Personal computer has not the features of the larger system.
B. Large systems offer higher processing speeds for user and return more data than PCs.
C. Output devices take output results from the CPU in machine-coded form and conven them into a form that used by people.
D. The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auxiliary storage units of a computer system are called peripherals.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9.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则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________倍。

10.如图甲所示为“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装置图。图甲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小桶,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小桶(及砝码)的质量为m2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m2应远

大于m1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像  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图线________。(选填“1”“2”或“3”)

11.有一根细而均匀的导电材料样品,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1所示.此样品的长L约为3cm,电阻约为100Ω,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ρ,且该样品的内径太小而无法直接测量.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A.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B.螺旋测微器;C.电流表A1(量程为50mA,内阻r1=100Ω)D.电流表A2(量程为100mA,内阻r2约为40Ω);E.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为2A);F.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12V,内阻很小);G.导电材料样品R2(长L约为3cm,电阻R2约为100Ω);H.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请根据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尽可能精确地测量该样品内径d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2所示,其示数L=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3所示,其示

数D=       mm.②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器材的字母.③用已知物理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样品的内径d(写出推导过程).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分)

解析

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月亮的质量为m0,则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太阳的质量为:

,解得地球的质量为:则太阳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考查方向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别求出太阳和地球的质量,从而得出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易错点

关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D  )②___3_  (每空2分)

解析

①A.平衡摩擦力,假设木板倾角为θ,则有:f=mgsinθ=μmgcosθ,m约掉了,故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B错误; 

C.让小车的质量m1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2,因为:际上绳子的拉力

故应该是m2<<m1,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1a,所以:,当F一定时,a与成正比,故D正确; 

②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就会出现当有拉力时,物体不动的情况,故图线为3.

考查方向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解题思路

实验之前需要:①平衡摩擦力,且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②让小车的质量m1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2

易错点

本题关键理解实验原理,明白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让小车的质量m1远远大于小桶(及砝码)的质量m2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0.35   mm;=  1.730 mm(每空2分) ②

(3分)③(4分)

解析

(1)游标卡尺读数为L=30mm+7×0.05mm=30.35mm,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为:d=1.5mm+23.0×0.01mm=1.730mm

(2)因两个电流表中,D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大于C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又C电流表内阻为定值,根据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知识,应将C电流表与待测材料并联后再与D电流表串联,又因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应用分压式接法,可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

(3)设C电流表示数为I 1 ,D电流表示数为I 2, 由欧姆定律可得待测电阻阻值,又由电阻定律,解得样品的直径d为:

考查方向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解题思路

对本题设计测量电路的关键是,考虑D电流表满偏电流大于C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同时C电流表的内阻是定值,因此把C电流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再与电流表D串联,这样可以求出C电流表两端的实际电压,从而可将C电流表当做电压表,而求出样品两端的电压.

易错点

本题关键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关系求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进而用已知物理量和所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3.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由若干静止轨道卫星、中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其中静止轨道卫星均定位在距离地面约为3.6×104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中地球轨道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2.16×104km,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3km.则中地球轨道卫星运动的

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线速度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加速度约是静止轨道卫星的2.3倍

D加速度约是静止轨道卫星的2.8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由,因为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则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则线速度大于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故A、B错误.

C、根据得,加速度,中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半径的0.66倍,则加速度约为静止轨道卫星的2.3倍,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

解题思路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分析其大小关系.

易错点

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重要理论,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A.支付的加工费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E.支付的运费

正确答案

A,D,E

解析

[解析] 支付的加工费和负担的运杂费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支付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股份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D公司当年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5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支 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B公司年初“预计负债――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余额为30万元,当年提取了产品质量担保费15万元,当年兑付了6万元的产品质量担保费。甲公司2008年净利润为( )万元。

A.376.5
B.378.75
C.400
D.325.7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①预计负债的年初账面余额为30万元,计税基础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0万元;年末账面余额为39万元,计税基础依然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万元,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担保费用的提取和兑付使当期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万元; ②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9×25%=2.25(万元); ③当年应交所得税=(500+5+10-30+9)×25%=123.5(万元); ④当年所得税费用=123.5-2.25=121.25(万元); ⑤当年净利润=500-121.25=378.75(万元)。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20.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嫦娥号”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先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泊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从停泊轨道经过调控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时,再次调控进入工作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卫星将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轨道半径之比为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从停泊轨道调控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的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不守恒

B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D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b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卫星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过程中,需点火加速,卫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 

B、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由于停泊轨道的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在停泊轨道上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则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周期之比为 ,故D正确,C错误.

考查方向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所要比较的物理量,再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进行比较.卫星从发射后到进人工作轨道过程中,需要不断点火,反冲力做功.

易错点

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持票人不可以在汇票到期日前行使追索权的是( )。

A.甲因为汇票缺少必要记载事项而被某银行拒绝承兑
B.乙所持汇票的付款人意外死亡
C.丙所持汇票的承兑人因为违法经营被工商部门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D.丁所持汇票的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到期日前行使汇票追索权的情形 [解析] 追索权是指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遭到拒绝承兑或者拒绝付款时,或者有其他法定事由请求付款未果时,向其前手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付款请求权是票据的第一次权利,追索权是票据的第二次请求权,二者合称票据权利。 追索权一般是在付款请求权受到阻碍时才得以行使,但也有例外。《票据法》第6l惫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栗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汇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汇票被拒绝承兑的;(2)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3)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B项属于本条第2项规定的情形;C、D项属于本条第3项规定的情形。A项,表面上似属本条第1项的情形,但注意,因欠缺必要的形式要件遭到拒绝承兑的,不得向前手行使追索权,因为此时汇票本身是无效的。故A项情形不可以行使追索权,应选。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工具中,不属于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的是( )。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判定树
D.N.S图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树和判定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7.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公转周期为T0,其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a,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b,半短轴的长度为c,如图所示。若太阳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行星对它的影响,则(    )

A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B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等于

C冥王星从B→C→D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冥王星在B点的加速度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冥王星从A→B→C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

B、公转周期为,冥王星从A→C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

,由于冥王星从A→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小,从A→B与从B→C的路程相等,所以冥王星从A→B所用的时间小于,故B错误;

C、冥王星从B→C→D的过程中,万有引力方向先与速度方向成钝角,过了C点后万有引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所以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C错误;

D、设B到太阳的距离为x,半长轴,则‍,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冥王星在B点的加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开普勒定律

解题思路

熟记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根据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该力是做正功还是负功.

易错点

要能利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再根据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该力是做正功还是负功。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21.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平面共面。站在地球赤道某地的人,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在自己头顶正上方观察到一颗恰好有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人造卫星(      )

A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

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4小时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相同

D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A、如图所示:

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O是地心,人开始在A点,这时刚好日落,因为经过24小时地球转一圈,所以经过4小时,地球转了60°,即:∠AOC=60°,此时人已经到了B点,卫星在人的正上方C点,太阳光正好能照到卫星,所以根据∠AOC=60°就能确定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OC=2OA=2R,则卫星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故A正确;

B、设此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2,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也为T2,依据常识知道 T2=24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T1=14400s=4h,故B正确;

C、由于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不等,所以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不同,故C错误; 

D、由 得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率之比为:

,即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故D正确.

考查方向

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向心力

解题思路

作出卫星与地球之间的位置示意图,根据几何关系确定卫星的轨道半径.可设此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2,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也为T2,则T2=24小时.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T1,由卫星速度公式求解速率.

易错点

本题要抓住题中信息“恰能在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恰观察到一颗自己头顶上空被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运用几何方法作出卫星的位置,并求出这颗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关键.

知识点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动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