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 共11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朝鲜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延坪岛近海是韩国的早期渔场,每年4、5月份,渔业产量丰富,形成海上渔市。近海一带虾蟹产量丰富,渔民还人工养殖海带和牡蛎等产品。
材料三:近年来,每年7月末,以南海岸一带为中心的韩国海滨赤潮频发。
(1)甲、乙两海域均属于_______海,但海底地形不同,其中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是__________海域。
(2)结合材料,分析延坪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以南海岸一带为中心的韩国海滨赤潮频发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潮发生时往往造成鱼类大量死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边缘;甲
(2)延坪岛地处黄海东部,位于大陆架上,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浮游生物生长好,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陆地上有淡水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
(3)强日照、高水温
(4)藻类等赤潮生物附着在鱼、贝类的呼吸器官上,导致鱼、贝类大量窒息死亡;藻类的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海洋的作用日益重要,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北省、天津市的部分沿海区域盛产海盐,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材料二: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海洋化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国领先。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材料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泄漏与污染,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
(1)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资源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长芦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石油工业及海洋化工的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发生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在自然情况下,墨西哥湾和渤海两个水域水体自净速度的有何差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油气资源和渔业(生物)资源丰富。
(2)地势平坦、海滩(滩涂)广阔;日照充足,风多雨少,蒸发旺盛。
(3)国际、国内市场广阔;靠近京津科技发达区,技术水平先进;资金有充足的保障;交通运输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4)与渤海相比,墨西哥湾的水体自净速度要快一些。渤海的水域面积小于墨西哥湾;水体深度较浅,水温较低,没有较大的洋流经过;渤海水域属于半封闭海区,相对闭塞,水体的交换和更新速度慢;(墨西哥湾的水域宽广;且水深大于渤海;附近的洋流规模大,因而墨西哥湾水体自净速度更快。)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____洋流。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______________渔场。
(2)比较丙丁两点盐度的大小:丁地__________丙地。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丙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北海道渔场
(2)大于;丁地常年处于副高控制下,蒸发旺盛盐度高;丙地处于沿海,受入海径流影响盐度低。
(3)从自然因素来看,丙海区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近陆,珠江河口,水浅,海流速度小,水体交换慢;从社会经济因素看,地处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沿海工业生产排放量大;该地农业生产也较发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最后也通过珠江汇流人海。
(15分)【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它主要受光照、营养盐等因素
的影响,海洋初级生产力过高易引发赤潮。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单位:
克碳/平方米.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2)简述赤潮的防治措施。(8分)
正确答案
(1)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外递减(2分);河流入海口处生产力较高(1分)。
原因:近海水深较浅,光照充足(2分);入海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藻类的生长。(2分)
(2)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放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8分,答对4点得满分)
试题分析:
(1)近海水深较浅,光照充足,水温较高。入海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藻类的生长。所以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大洋)递减,河流入海口处生产力较高。
(2)防治赤潮发生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口污水源的控制,加强生产放水和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加强对近海养殖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立法。
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缩”是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下图甲所示),面积可达343万平方公里,中心最厚达到30米。
(1)指出图示“垃圾场”垃圾的主要来源地和“垃圾旋涡”旋转的方向。(6分)
(2)“太平洋垃圾旋涡”的“定居”与不断膨胀将会产生了危害,说明减小此危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9分)
正确答案
(1)北太平洋东西沿岸和海上作业与航船(4分) 呈顺时针旋转(2分)
(2)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加强塑料垃圾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加强各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同对海洋垃圾进行治理。(至少答3点,9分)
(1)本题考查海洋污染物的来源。海洋污染物的来源主要为陆地的工农业生产,以及海上活动。图示“垃圾场”垃圾的主要来源地是北太平洋东西沿岸和海上作业与航船。垃圾场随着洋流呈顺时针旋转。
(2)本题考查可持续的发展措施。要减小垃圾场的大小应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加强塑料垃圾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加强各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同对海洋垃圾进行治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沿岸国家部分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该海域禁捕。直到7月15日,控油装置才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下图为该海域示意图。
(1)墨西哥湾沿岸的国家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2)为了防止漏油点附近航运繁忙的___________河遭到污染,该河流入海口的重要港口________(城
市)要求从墨西哥湾来的船只进港前必须清洗油污,请从自然 、经济条件分析该河流航运繁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油事故发生时,该海域沿岸风向为___________,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为了解原油污染
的范围,科技人员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__技术对海区进行监测。
(4)分析此次事故漏油井封堵困难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浮油“侵入”
大西洋,对四大渔场中的___________渔场危害最严重。
正确答案
(1)墨西哥;美国
(2)密西西比;新奥尔良;河流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河流水量大,无结冰期(也可答:位于平原地
区,地势平坦,江阔水深);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商业活动频繁(也可答:可以实现江海联运,
铁路、公路稠密,是该国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偏南风(西南风);RS(遥感)
(4)深海环境复杂,海面天气复杂多变
(5)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纽芬兰
阅读下列两个海域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
1.读墨西哥湾和渤海图,其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实际海域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海域,说明其位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优势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或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泄漏,已成为破坏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试分析在自然情况下,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两个海域水体自净速度哪个更快?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我国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石油及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规划中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渤海跨海大通道,拟采用“南桥北隧”方式,这样设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渤海;墨西哥湾;临近大西洋,主要20°-30°N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渤海位于亚欧(中国)大陆东面,临近太平洋,主要37°-40°N之间的温带海区
2、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渔业(生物)资源丰富
3、墨西哥湾的水体自净速度要快一些。墨西哥湾的水深大于渤海;水域宽广;海区较开放,水体的交换和更新速度较快;附近的墨西哥湾暖流很强大,因而墨西哥湾水体自净速度更快。
4、新区濒临渤海湾,油气、海盐等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具有集国际化港口;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础雄厚;高度开放的功能区和大片可供开发土地于一体的综合优势。
5、南边可以利用庙岛群岛岛屿架桥,而北边修筑海底隧道,利于通航
2011年6月初,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了严重漏油事故。直至11月2日该油田附近仍有油花溢出。概括此前渤海海域水质清洁程度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和此次海洋石油泄漏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中心海域和开阔海域较清洁,近岸河口及海湾污染较重。主要是河流沿岸工农业和城市污水排放所致。影响海水的水质,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威胁沿岸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海洋石油污染等海洋环境问题备受公众的关注,认识并掌握其成灾机制有助于人类防灾、减灾。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图示四个海域中,若发生同等规模的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_______。(填字母)
(2)石油污染问题按生产类型划分属于____________。
(3)石油污染还可以诱发哪些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
(2)工业环境问题
(3)石油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所处的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___,主要的矿产资源有______________。图中B处的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___,主要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_____。
(2)南海诸岛多为______________海岸类型。C处宜于建港,该处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____海岸。
(3 )近年来,北部湾近海污染事故频发,简述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大陆架;油气资源(滨海砂矿);洋盆;锰结核
(2)珊蝴礁(生物);基岩
(3)沿海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陆源排放污染增加;沿海油气资源开发及海洋运输过程 中石油泄漏;近海养殖的发展;相对半封闭的近海环境,不利水体交换;
读下表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沿19°S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形成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N海域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N海域成为世界盐度最高海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曾在M处附近的海域救援过84只遭受石油污染的企鹅,试分析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离海岸距离越远,表层海水温度越高。寒流
(2)联系了亚、非、欧三大洲,是中东石油等重要资源输往欧洲和美洲的重要通道。
(3)位于热带、副热带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周围大陆注入的淡水少;海域闭塞,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4)形成油膜覆盖海面,影响海一气相互作用;导致海洋生态破坏,危害海洋生物和人体健康,滨海地区环境质量下降;渔业受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海岸线约954千米,海域面积约3.75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7%。有各类岛屿16 个,岛屿岸线长68千米;面积68平方千米。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沿海滩涂面积约5100平方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某年江苏沿海海域污染分布图。
(1)江苏沿海海岸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江苏沿海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城市名称)一带。
(3)试分析江苏沿海海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加强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旅游;水产品加工等(任答两点即可)
(2)盐城市;南通市
(3)陆地上污染物的排放;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
(4)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加强人海污染源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防治海洋污染的宣传教育。
下图为"世界珊瑚礁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海岸物质分类,珊瑚礁海岸属____________海岸。该类型海岸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海域。
(2)人类对珊瑚礁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有些珊瑚礁成片死亡,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珊瑚礁的意义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生物;热带浅海
(2)旅游;养殖或捕捞
(3)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合理开采
(4)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下图为非洲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E五海域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__。
(2)沿尼罗河流向依次呈现的主要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体现了陆
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东非高原上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影响其形成的非地带性因素是_________。
(4)位于非洲东部的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一直向北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是世界陆地最大
的裂谷带。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分析,东非裂谷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a岛屿西侧海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
(2)由赤道向两极
(3)热带草原气候;地形
(4)板块张裂
(5)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