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细胞工程
- 共1317题
下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正确
[ ]
正确答案
图1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请据图回答:
(1)除细胞核外,图1中含有RNA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填写图中代号)。
(2)若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11结构,可用___________进行染色处理。
(3)写出在结构4上发生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图1细胞为离体叶肉细胞,现需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用箭头表示出培养过程并有必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
(5)研究图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若图2为胰岛B细胞,请写出其所分泌物质的基本单位通式_____________。
(6)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填序号)。
(7)人体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它的全能性表现受到限制,但它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请用性成熟的青蛙(有雌性和雄性)做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说法。实验的大体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4,11,13
(2)健那绿
(3)
(4)离体叶肉细胞→愈伤组织→根、芽的胚状体→幼苗
(5)同位素标记法
(6)4、11
(7)思路:先把完整的体细胞单独培养,不能发育成青蛙,证明高度分化的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再把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细胞中,看是否能发育为青蛙。
回答有关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问题植物激素的发现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很多实验,下图是利用胚芽鞘进行生长素研究的历程
(1)图甲、乙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描述生长素的两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切去胚芽鞘一段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的结果是___________。动物细胞培养与其相比,所特有培养成分和条件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动物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胚芽鞘的的向光弯曲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有关,而不是在尖端下面的部分
(2)胚芽鞘的向光弯曲,是由于顶端产生某些物质向下运输导致的
(3)在一定生长素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到最适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超过最适浓度,抑制上述作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死亡
(4)完整的植株 动物血清 溶解氧和渗透压 大量相同的细胞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副作用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从理论上讲,F2群体中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中纯种依次为____种。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__________再导入受体细胞,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一般是通过__________是否表达来确定。
(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为____________。
(4)用此方案培育的这种品种不一定是纯合体,若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台体,可通过______育种,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9、4、4 基因重组
(2)紫色低酚不抗虫 重组DNA(或重组质粒) 标记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
(4)单倍体 先用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成纯合体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图甲示杂交育种过程,其原理是____。F2代的高秆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____,F2代中重组类型的概率为____。
(2)将图甲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乙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
(3)运用杂交育种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甲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应该选择____的个体,并通过______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4)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____育种,具体方法首先是____,得到基因型为DR、Dr、dR、dr的幼苗,然后再经____处理,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其基因型是____。
(5)若利用育种方法得到了几株符合生产要求的玉米苗,希望用它们快速繁殖还可通过____来实现,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重组 1/9 3/8
(2)ddRr
(3)矮秆(抗倒伏)抗病 连续自交
(4)单倍体 将F1花药离体培养 人工诱导(秋水仙素) ddRR
(5)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那么在①过程中,应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用限制酶______切割抗虫基因。①过程在______(体内/体外)进行。
(2)将通过②过程得到的大肠杆菌涂布在含有______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说明已导入了普通质粒或重组质粒,反之则说明没有导入,该培养基从功能方面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经筛选分析,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抗虫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做是杂合子。理论上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代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______________。
(5)⑤过程所用技术称为_________,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根本原因是根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Ⅱ Ⅰ(Ⅰ和Ⅱ) 体外
(2)四环素 选择
(3)大量复制目的基因(抗虫基因)
(4)3/4
(5)植物组织培养 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
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壤。目前科学家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______逐级富集,从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2)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3)获得目的基因后可采用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________结构。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
(4)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必须经过________过程才能形成胚状体或丛芽。
正确答案
(1)食物链
(2)协调与平衡
(3)PCR(多聚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 双螺旋 DNA分子杂交技术
(4)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和再分化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1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__________(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此时段_____(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从图2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______________,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______。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 呼吸作用合成 无 叶绿体在无光时不能合成ATP和[H] 气孔关闭
(2)长期干旱(长期缺水) 遮阴
(3)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植物,但易得枯萎病,降低了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据图回答:
(1)在生物体外,利用___________技术可获取大量的②。
(2)要使①与②连接,先要_______________切割①,得到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①连接的②分子末端是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酶将① 与②连接,连接后得到的③可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例中,转基因是否成功的鉴定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获得的抗病基因的茶花细胞经历_________过程后才能形成④,欲快速培育大量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PCR (多聚酶链式反应)
(2)限制酶
DNA连接、基因表达载体(或:重组载体,重组DNA)
(3)个体水平看是否具有了抗病的性状
(4)脱分化和再分化 植物组织培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