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2.在固定的斜面体Q上放一物块P,P静止不动;现分别沿平行斜面向上、水平向左、竖直向下和垂直纸面向外(未画出)的力F作用于P, P仍静止不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a)中Q对P的支持力增大

B图(b)中Q对P的摩擦力减小

C图(c)中P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D图(d)中P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图(a)中,Q对P的支持力等于P的重力垂直斜面方向的分量,与F的大小无关,所以Q对P的支持力不变,故A错误;

B、把F分解到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与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与F沿斜面向下的分量之和,增大,故B错误;C、P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图(c)中P受到的合外力不变,故C错误;D、d图中施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力F,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受到的摩擦力:,所以摩擦力增大,故D正确.

考查方向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出各个力的表达式,进而分析力F作用后的变化情况.

易错点

结合物体所处状态,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利用数学知识找出各力的函数表达式。

教师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直接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且知道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难度适中;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体的平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13.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二个和三个砝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如在木棒的A、C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砝码,则木棒(     )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D仍能保持平衡状态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体的平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7.欧姆在探索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由于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就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时,小磁针偏转了30°,问当他发现小磁针偏转了60°,通过该直导线的电流为(已知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场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     )

A2I

B3I

CI

DI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体的平衡安培定则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2.如图所示,一轻质细杆两端分别固定着质量为mA和mB的两个小球A和B(可视为质点).将其放在一个直角形光滑槽中,已知轻杆与槽右壁成α角,槽右壁与水平地面成θ角时,两球刚好能平衡,且α≠θ,则A、B两小球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设杆对两小球的力为N,对A球在沿槽方向应用平衡条件得:,对B球在沿槽方向应用平衡条件得:,联立两式可得:两球的质量之比为:,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主要考查你对共点力的平衡等考点的理解,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解题思路

设杆对两小球的力为N,对A球在沿槽方向应用平衡条件得:,对B球在沿槽方向应用平衡条件得:,联立两式可得:两球的质量之比为:,C正确。

易错点

由平衡条件F=0列方程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体的平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3 分

如图所示,杆秤是一种传统测量质量的工具,其中A、B是两个不同量程的提纽,秤钩C处悬挂被测物,提起提纽A或B,在秤杆E上移动秤砣D,达到平衡后,根据秤砣的位置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被测物的质量。有关该杆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只能测量比秤砣质量大的物体

B用提纽A时比用提纽B时的量程更大

C将秤砣质量减少,则该秤的读数将偏小

D只有当秤杆的粗细均匀时,杆秤的刻度才是均匀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体的平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7.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下滑过程中A、B间弹力的大小为

A0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因为A和B均匀速下滑,故A、B均受力平衡;设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2μ,A、B之间弹力为FAB,根据A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有:2mgμcosαFABmgsinα,根据B在沿斜面方向上受力平衡有:mgμcosαFABmgsinα,联立两式解得:FAB,故选B。

考查方向

1、考查物体匀速运动的条件:受力平衡。

2、考查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平衡分析及计算。

解题思路

1、抓住题中“匀速下滑”字眼,得到物体受力平衡的信息。

2、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写出与A、B间弹力有关的平衡方程式,根据平衡方程式解得答案。

易错点

1、对A、B之间的力分析不透彻。

2、容易忽略“匀速下滑”的条件。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8 分

(1)某同学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为G。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

(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玻璃砖直径边绕O点转过的角度,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_______。

(4)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为 2 kΩ);

B. 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为300 Ω);

C. 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100 kΩ);

D. 电流表(量程50 V,内阻约为500 kΩ);

E. 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 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1.706mm

(3)

(4)B,C;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解析

(1)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故而可能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2)注意副尺一定要有估读。读数为1.5+20.6×0.01mm=1.706mm。因为个人情况不同,估读不一定一致,本题读数1.704-1.708都算正确。

(3)由题意可知,当玻璃砖转过某一角度θ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在直径边一侧观察不到P1、P2的像,做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当转过角度θ时有

(4):电学实验选择仪器的一般步骤如下:① 根据量程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不能超过表的量程,不能量程太大导致表的读数偏小;② 根据题中关键语句,如精确测量,从零开始连续可调等等选择分压电路亦或是限流电路;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小阻值,限流电路滑动变阻器选择大阻值;③ 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一般的原则是“大内偏大,小外偏小”;也可以根据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当 时,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反之选择电流表内接法。

1)本题中,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5kΩ,直流电源电动势为20V,经粗略计算电路中最大的电流约为,所以电流表选择B;虽然电压表C的量程不足,但是相比起来电压表D的量程超过太多,读数偏小,所以电压表选择C表。

2)根据本题解析的第②、③两条原则可知电路图的问题为: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器方式的接法 。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伏安法测电阻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4 分

如图,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

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表明系统有向上的加速度,是超重,BD正确。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

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仅受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

以A为研究对象:因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所受合力为A的重力,所以A仅受重力作用。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下一知识点 :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