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设计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现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在圆底烧瓶内加入碎瓷片,再加入由2ml98%的浓H2SO4和3mL乙醇组成的混合液,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内加入2mL醋酸,烧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

(4)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

(5)分离出D中的乙酸乙酯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所以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使乙酸乙酯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到冷凝的作用,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充分冷凝乙酸乙酯蒸气;

(4)烧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在上层,实验观察到有细小的气泡冒出,溶液分层,无色油状液体在上层现象,故答案为:有细小的气泡冒出,溶液分层,无色油状液体在上层;

(5)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解析

解:(1)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该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为可逆反应,所以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使乙酸乙酯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到冷凝的作用,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充分冷凝乙酸乙酯蒸气;

(4)烧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在上层,实验观察到有细小的气泡冒出,溶液分层,无色油状液体在上层现象,故答案为:有细小的气泡冒出,溶液分层,无色油状液体在上层;

(5)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所以用到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先向试管中加入2mL浓硫酸,然后再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

B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C实验中需加入碎瓷片作催化剂

D导管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1支大试管中加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最后向加入2ml乙酸,故A错误;

B、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B正确;

C、实验中加碎瓷片或沸水防止暴沸,浓硫酸作催化剂,故C错误;

D、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

和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_

(2)在该实验中,若用1mol乙醇和1mol 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原因是______

(3)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

(4)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浓硫酸密度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密度小的乙醇中,边加边振荡,

故答案为: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2)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故答案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3)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醇.然后水层中的乙酸钠,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分液;蒸馏;蒸馏;

(4)无水碳酸钠粉末是一种良好的吸水剂,可以除掉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解析

解:(1)浓硫酸密度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密度小的乙醇中,边加边振荡,

故答案为: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2)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故答案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3)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于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钠水溶液是互溶的,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对水层中的乙酸钠和乙醇进一步分离时应采取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醇.然后水层中的乙酸钠,根据强酸制弱酸,要用硫酸反应得到乙酸,再蒸馏得到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分液;蒸馏;蒸馏;

(4)无水碳酸钠粉末是一种良好的吸水剂,可以除掉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如图1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118℃、77.1℃)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

(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

(3)在该实验中,若用1mol乙醇和1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能否生成1mol乙酸乙酯?______,原因是______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图2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在图2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试剂a是______,试剂b是______;分离方法①是______,分离方法②是______,分离方法③是______

(5)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给混合液体加热时,需要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2)浓硫酸密度大,混合中放出大量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密度小的乙醇中,边加边振荡,

故答案为: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则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mol,

故答案为:否;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4)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碳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硫酸;分液,蒸馏,蒸馏;

(5)分液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水分,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除去乙酸乙酯的水份.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解析

解:(1)给混合液体加热时,需要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2)浓硫酸密度大,混合中放出大量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密度小的乙醇中,边加边振荡,

故答案为: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则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mol,

故答案为:否;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4)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碳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硫酸;分液,蒸馏,蒸馏;

(5)分液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水分,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除去乙酸乙酯的水份.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6•宜春校级二模)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加入顺序操作是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6)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实验中加热试管,反应的温度高,反应速度快,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温度高,乙酸乙酯的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故答案为: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6)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解析

解:(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乙酸易挥发,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实验中加热试管,反应的温度高,反应速度快,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温度高,乙酸乙酯的沸点低,易挥发,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故答案为: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6)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