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酸乙酯的制备
- 共1463题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反应温度115~125℃),其反应装置应选择(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该装置采用的是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A错误;
B.该装置采用长导管可起冷凝易挥发的乙酸和丁醇,但采用水浴,反应温度不超过100℃,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B错误;
C.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应设计冷凝回流装置,而该装置无冷凝装置,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原料乙酸和丁醇易挥发,当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回流管等实现,该装置符合这些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试管中需加浓硫酸做______和吸水剂,右侧试管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若不把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 出来,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4)若现有乙酸 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66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正确答案
解:(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液面下会发生倒吸现象,所以不能伸入液面以下;
故答案为:催化剂;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2)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 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 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3)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4)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
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
1.5mol乙酸完全反应消耗1.5mol乙醇,显然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需要按照乙酸的量进行计算,
根据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可知,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实际上生成了66g,
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100%=50%,
故答案为:50%.
解析
解:(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和乙酸,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液面下会发生倒吸现象,所以不能伸入液面以下;
故答案为:催化剂;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2)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CH3COO 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 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3)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错误;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1mol乙酸表示逆反应速率,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②正确;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④;
(4)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
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
1.5mol乙酸完全反应消耗1.5mol乙醇,显然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需要按照乙酸的量进行计算,
根据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可知,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实际上生成了66g,
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100%=50%,
故答案为:50%.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一段时间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酸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酸,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
B、乙醇易挥发,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但乙醇不与碳酸钠反应,故B错误;
C、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在该温度下不能蒸馏出来,故C错误;
D、不符合乙烯生成条件,不会有乙烯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装置中通有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
(4)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会浮在混合液的上层,
故答案为:小;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解析
解:(1)导管若插入溶液中,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倒吸现象,所以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目的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会浮在混合液的上层,
故答案为:小;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混合液分层,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乙酸是白醋中的主要成分.
(1)白醋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______色,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浓硫酸和冰醋酸.在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导管不伸入溶液中的原因是______.
(3)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红
乙醇
饱和碳酸钠溶液
防止倒吸
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分液
解析
解:(1)白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酸能够电离出氢离子,溶液为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红色;
(2)制取乙酸乙酯的原料为乙醇和乙酸;由于碳酸钠溶液能够吸收乙醇、中和乙酸,且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为了避免发生倒吸现象,吸收乙酸乙酯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中,
故答案为: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3)A中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则混合液会分层,可通过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