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并加热3min~5min.请回答:

(1)图中仪器丙的名称是______

(2)试管乙中收集的乙酸乙酯位于溶液的______

(填“上”或“下”)层.(3)此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4)试管乙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①饱和碳酸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正确答案

解:(1)仪器丙为酒精灯,

故答案为:酒精灯;

(2)试管乙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否则溶液发生倒吸,所以导管位于液面上方,

故答案为:上;

(3)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该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②;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原因是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且碳酸钠溶液能够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

故答案为:①.

解析

解:(1)仪器丙为酒精灯,

故答案为:酒精灯;

(2)试管乙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否则溶液发生倒吸,所以导管位于液面上方,

故答案为:上;

(3)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该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②;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原因是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且碳酸钠溶液能够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

故答案为: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前在A试管中加______,其作用是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爆沸.

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______,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结束后,试管B内的液体分成两层,乙酸乙酯在______层(填写“上”或“下”).

正确答案

解:(1)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所以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碎瓷片;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3)试管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在上层,

故答案为:上.

解析

解:(1)液体乙酸乙醇沸点低,加热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所以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饱和碳酸钠溶液,

故答案为:碎瓷片;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实验中用乙醇与乙酸作用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3)试管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在上层,

故答案为: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______,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实验时,应对盛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液的试管小心均匀缓慢加热,其目的是______

(3)装置中通蒸汽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而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造成倒吸的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______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之一是吸收混在乙酸乙酯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

故答案为:向试管倒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和一定量的醋酸;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醇沸点78.0℃、乙酸的沸点117.9℃,它们的沸点较低,为防止乙醇、乙酸挥发,应小火加热,否则易造成原料的损失,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或因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如乙醇在140℃,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生成乙醚,

故答案为:减少乙醇、乙酸的挥发和副反应的发生;

(3)加热不均匀易造成Na2CO3溶液倒流进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故答案为:加热不均匀;

(4)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5)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与水混溶,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故答案为:乙酸和乙醇等;

解析

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如先加浓硫酸会出现酸液飞溅的可能现象;

故答案为:向试管倒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和一定量的醋酸;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醇沸点78.0℃、乙酸的沸点117.9℃,它们的沸点较低,为防止乙醇、乙酸挥发,应小火加热,否则易造成原料的损失,乙酸乙酯的产率降低,或因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率降低,如乙醇在140℃,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生成乙醚,

故答案为:减少乙醇、乙酸的挥发和副反应的发生;

(3)加热不均匀易造成Na2CO3溶液倒流进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故答案为:加热不均匀;

(4)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5)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与水混溶,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故答案为:乙酸和乙醇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4春•广汉市校级期末)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目的是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分离方法I是______,分离方法Ⅱ是______

试剂b是:______,分离方法Ⅲ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碎瓷片,防止暴沸;

(2)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中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提高乙酸的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及时加热蒸出乙酸乙酯,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可以提高酯的产率;故答案为:及时加热蒸出乙酸乙酯,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4)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碳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故答案为: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分液;蒸馏;稀硫酸;蒸馏.

解析

解:(1)对于液体加热蒸馏,应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故答案为:碎瓷片,防止暴沸;

(2)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中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提高乙酸的转化率;故答案为: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及时加热蒸出乙酸乙酯,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可以提高酯的产率;故答案为:及时加热蒸出乙酸乙酯,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4)粗产品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与乙醇,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反应掉乙酸,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层,然后利用分液,乙酸乙酯加入无水碳酸钠吸收其中的水,可得乙酸乙酯;溶液中含有乙醇、碳酸钠、乙酸钠,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醇,向蒸出乙醇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可以得到乙酸,再进行蒸馏可以收集乙酸;故答案为: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分液;蒸馏;稀硫酸;蒸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下图,在试管a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5mL浓H2SO4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g无水醋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加入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3)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所的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从(I)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II)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的括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I)检验的试剂:A.无水硫酸铜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II)除杂试剂:a.硫酸       b.乙酸       c.新制的生石灰   d.溴水.

正确答案

解:(1)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试管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4)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球形漏斗由于容积较大,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倒吸;

(5)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

故选:BC;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均不反应,因此检验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试剂为溴水,

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检验试剂是无水硫酸铜,除杂试剂为新制的生石灰,

故答案为:

解析

解:(1)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试管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故答案为: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

(4)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球形漏斗由于容积较大,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倒吸;

(5)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

故选:BC;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均不反应,因此检验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试剂为溴水,

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水和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检验试剂是无水硫酸铜,除杂试剂为新制的生石灰,

故答案为: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