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______

(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

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mL和______mol•L-1

②分析实验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使乙酸乙酯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到冷凝的作用,也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冷凝和防止倒吸;

(2)①本题是研究实验D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条件,题中采用了一个变量,实验C 2mol•L-1 H2SO4,实验D盐酸,所以达到实验目的,实验D与实验C中H+的浓度一样,实验C 3mL乙醇、2mL乙酸、2mol•L-1 H2SO4,实验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要保证溶液体积一致,才能保证乙醇、乙酸的浓度不变,盐酸体积为4mL,实验D与实验C中H+的浓度一样,所以盐酸的浓度为4mol•L-1

故答案为:3,4;

②对照实验A和C可知:试管Ⅰ中试剂实验A中使用1mL18mol•L-1 浓硫酸,生成的乙酸乙酯比C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大很多,说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故答案为:A C;

(3)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显然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需要按照乙酸的量进行计算,根据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可知,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实际上生成了80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100%≈60.6%,

故答案为:60.6%.

解析

解:(1)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使乙酸乙酯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到冷凝的作用,也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为:冷凝和防止倒吸;

(2)①本题是研究实验D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条件,题中采用了一个变量,实验C 2mol•L-1 H2SO4,实验D盐酸,所以达到实验目的,实验D与实验C中H+的浓度一样,实验C 3mL乙醇、2mL乙酸、2mol•L-1 H2SO4,实验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要保证溶液体积一致,才能保证乙醇、乙酸的浓度不变,盐酸体积为4mL,实验D与实验C中H+的浓度一样,所以盐酸的浓度为4mol•L-1

故答案为:3,4;

②对照实验A和C可知:试管Ⅰ中试剂实验A中使用1mL18mol•L-1 浓硫酸,生成的乙酸乙酯比C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大很多,说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故答案为:A C;

(3)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3mol,显然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需要按照乙酸的量进行计算,根据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可知,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实际上生成了80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100%≈60.6%,

故答案为:60.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可以在试管A中加入3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 乙酸,按图1所示(挟持和加热仪器略去)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以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B中通蒸气的导管 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

(3)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A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

(4)实验完成后,试管B的液面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由于乙醇和乙酸的沸点较低,易挥发,在反应过程中会有部分蒸出,乙醇蒸出溶于B中溶液,而蒸出的乙酸与B中溶液反应生成沸点较高的乙酸钠.图2是对图1试管B中收集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回答:

①操作1需要分离出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该操作名称为______

②操作2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该操作名称为______,得到的物质W的名称为______

③试剂C可以选用下列的______(填序号).

A.H2SO4         B.CO2        C.NaOH       D.NaCl

④写出W在炽热铜丝下发生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3)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4)①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

②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用蒸馏操作,Y为乙酸钠、碳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乙醇的沸点较低,因此W为乙醇,

故答案为:蒸馏;乙醇;

③Z中的乙酸钠与酸反应方可生成乙酸,

故答案为:A.

④W为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解析

解:(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2)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防止倒吸;

(3)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4)①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分液;

②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用蒸馏操作,Y为乙酸钠、碳酸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乙醇的沸点较低,因此W为乙醇,

故答案为:蒸馏;乙醇;

③Z中的乙酸钠与酸反应方可生成乙酸,

故答案为:A.

④W为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其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等问题.

(3)在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50mL 0.50mol/L醋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

②在题述反应条件下,测得反应前醋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均为25.4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为28.73℃.已知反应前醋酸

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0g•cm-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为c=4.18J/(g•℃).试写出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及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乙醇被炭化,同时产生大量酸性废液,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部分原料炭化;

(3)①环形玻璃搅拌棒起搅拌作用,使溶液温度一致,否则测量温度不准确,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Q=△H=-△Tcm=-(28.73℃-25.43℃)×4.18J/(g•℃)×100g═1.3794KJ/mol,50mL 0.50mol/L醋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所以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5.18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aq)+NaOH(aq)=CH3COONa (aq)+H2O(l)△H=-55.18 kJ•mol-1

故答案为:CH3COOH (aq)+NaOH(aq)=CH3COONa (aq)+H2O(l)△H=-55.18 kJ•mol-1

解析

解:(1)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及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乙醇被炭化,同时产生大量酸性废液,

故答案为: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部分原料炭化;

(3)①环形玻璃搅拌棒起搅拌作用,使溶液温度一致,否则测量温度不准确,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Q=△H=-△Tcm=-(28.73℃-25.43℃)×4.18J/(g•℃)×100g═1.3794KJ/mol,50mL 0.50mol/L醋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25mol,所以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5.18 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aq)+NaOH(aq)=CH3COONa (aq)+H2O(l)△H=-55.18 kJ•mol-1

故答案为:CH3COOH (aq)+NaOH(aq)=CH3COONa (aq)+H2O(l)△H=-55.18 kJ•mol-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______,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味.

正确答案

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3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和3mL乙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

故答案为:在一个30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在A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产物乙酸乙酯在上层,所以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具有芳香气味,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小;芳香.

解析

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乙醇中含有少量水,应将浓硫酸加入到乙醇中,防止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飞溅,另外,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入药品的顺序为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3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和3mL乙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药品总用量不能超过10mL),

故答案为:在一个30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

(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醇与乙酸都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与乙酸,通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故答案为:吸收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4)酯化反应的本质为酸脱羟基,醇脱氢,在A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产物乙酸乙酯在上层,所以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具有芳香气味,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小;芳香.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______,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造成倒吸的操作上的原因是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 ②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有______味.

(6)若实验中温度过高,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正确答案

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加热不均匀

催化剂

吸水剂

溶解乙醇

中和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果香

乙醚

解析

解:(1)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将密度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小的液体中,

第一步是防止液体飞溅,原理和浓H2SO4加入水中是一个道理.冷却后加乙酸是因为防止过热乙酸挥发,

故答案为:先加入乙醇,然后沿着试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乙酸;

(2)加热不均匀易造成Na2CO3溶液倒流进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

故答案为:加热不均匀;

(3)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同时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4)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主要是利用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乙醇与水混溶,乙酸能被碳酸钠吸收,易于除去杂质,

故答案为: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5)因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该反应为可逆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乙酯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有香味.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小;果香;

(6)乙醇在140℃,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生成乙醚,故答案为:乙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