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实验室用下面(图2)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长直导管b的作用: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3)分析导管c的下口能不能浸没于液面中?为什么?______

(4)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__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

(5)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生成,这可能是因为______的缘故.获得纯净的溴苯所用的主要试剂是______.纯溴苯为______色液体,它的密度比水______(轻或重).将溴苯和苯的混合物分离的操作是______

(6)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两个实验,请指出(图1)的两个优点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长导管起冷凝回流,也起导气作用,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

(3)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插入水中可发生倒吸,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造成锥形瓶内的液体倒吸入烧瓶;

(4)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溶于水中电离出溴离子和银离子,加入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说明溴单质和苯的反应是发生了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5)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是因为溴苯里溶解了液溴的缘故,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里混有的溴和溴化氢,本身溴苯是无色的,密度比水大,可选择蒸馏的方法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答案为:多余的液溴溶于溴苯;NaOH溶液;无;重;蒸馏;

(6)图2有尾气处理和利用冷凝管充分冷凝回流装置,故答案为:有尾气处理;充分冷凝回流.

解析

解:(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长导管起冷凝回流,也起导气作用,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

(3)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插入水中可发生倒吸,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造成锥形瓶内的液体倒吸入烧瓶;

(4)反应生成了溴化氢溶于水中电离出溴离子和银离子,加入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说明溴单质和苯的反应是发生了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5)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是因为溴苯里溶解了液溴的缘故,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里混有的溴和溴化氢,本身溴苯是无色的,密度比水大,可选择蒸馏的方法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答案为:多余的液溴溶于溴苯;NaOH溶液;无;重;蒸馏;

(6)图2有尾气处理和利用冷凝管充分冷凝回流装置,故答案为:有尾气处理;充分冷凝回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大庆校级期末)淀粉水解的产物(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搅拌和仪器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1:1的淀粉水乳液与少许98%硫酸加入烧杯中,水浴加热至85~90℃,保持30min,然后逐渐将温度降至60℃左右;

②将一定量的淀粉水解液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控制反应液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一定量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 HNO3与98% H2SO4的质量比为4:3)溶液;

④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后再重结晶得草酸晶体.

硝酸氧化淀粉水解液过程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C6H12O6+8HNO3-→6CO2↑+8NO↑+10H2O

3H2C2O4+2HNO3-→6CO2↑+2N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目的是______

(2)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为______

(3)冷凝水的进口是______(填“a”或“b”).

(4)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

(5)实验中若混酸滴加过快,将导致草酸产量下降,其原因是______

(6)当尾气中n(NO2):n(NO)=1:1时,过量的NaOH溶液能将氮氧化物全部吸收,只生成一种钠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步骤④后含硫酸的母液来吸收氮氧化物,其优点是______,缺点是______

(7)将产品在恒温箱内约90℃以下烘干至恒重,得到二水合草酸.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称取该样品0.12g,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杂质不参与反应),此时溶液颜色由______变为______.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2所示,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本题实验是将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浓硫酸作催化剂且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向生成草酸的方向移动,所以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目的是:加快淀粉水解的速率(或起催化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加快淀粉水解的速率(或起催化剂的作用);

(2)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故答案为:碘水;

(3)凝管的作用是冷凝蒸气,起到冷凝回流作用,冷凝效果逆流效果好,冷凝水的进口是a进b出,

故答案为:a;

(4)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间发生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

故答案为:作安全瓶;

(5)混酸为65%HNO3与98%H2SO4的混合液,混合液溶于水放热,温度高能加快化学反应,硝酸能进一步氧化H2C2O4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硝酸浓度过大,导致C6H12O6 和H2C2O4进一步被氧化;

(6)发生反应为归中反应,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应生成NaNO2,反应的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用含硫酸的母液来吸收氮氧化物,会生成硝酸而重复使用,提高HNO3利用率;但也会造成吸收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NO2+NO+2NaOH=2NaNO2+H2O;提高HNO3利用率;NOx(或氮氧化物)吸收不完全;

(7)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再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时,淡紫色不再褪去,草酸钠(Na2C2O4)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离子方程式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n(KMnO4)=0.016L×0.0200mol•L-1=3.2×10-3mol,根据方程式可得: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2            5

3.2×10-3mol 8×10-3mol

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为m=8×10-3mol×126g/mol=8×126×10-3g=1.008g,

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100%=84%,

故答案为:无色;淡紫色;84%.

解析

解:(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本题实验是将C6H12O6用硝酸氧化可以制备草酸,浓硫酸作催化剂且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向生成草酸的方向移动,所以实验①加入98%硫酸少许的目的是:加快淀粉水解的速率(或起催化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加快淀粉水解的速率(或起催化剂的作用);

(2)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

故答案为:碘水;

(3)凝管的作用是冷凝蒸气,起到冷凝回流作用,冷凝效果逆流效果好,冷凝水的进口是a进b出,

故答案为:a;

(4)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发生装置和吸收装置间发生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

故答案为:作安全瓶;

(5)混酸为65%HNO3与98%H2SO4的混合液,混合液溶于水放热,温度高能加快化学反应,硝酸能进一步氧化H2C2O4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硝酸浓度过大,导致C6H12O6 和H2C2O4进一步被氧化;

(6)发生反应为归中反应,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应生成NaNO2,反应的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用含硫酸的母液来吸收氮氧化物,会生成硝酸而重复使用,提高HNO3利用率;但也会造成吸收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NO2+NO+2NaOH=2NaNO2+H2O;提高HNO3利用率;NOx(或氮氧化物)吸收不完全;

(7)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再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时,淡紫色不再褪去,草酸钠(Na2C2O4)溶于稀硫酸中,然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离子方程式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n(KMnO4)=0.016L×0.0200mol•L-1=3.2×10-3mol,根据方程式可得: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2            5

3.2×10-3mol 8×10-3mol

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为m=8×10-3mol×126g/mol=8×126×10-3g=1.008g,

则该草酸晶体样品中二水合草酸的质量分数为×100%=84%,

故答案为:无色;淡紫色;84%.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5•江苏模拟)高锰酸钾可用于生活消毒,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锰酸钾浸出率(浸出锰酸钾质量与固体总质量之比)的措施有______

(2)写出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熔融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从经济性考虑试剂X宜选择(填名称):______.上述流程中,设计步骤IV和V的目的是______

(4)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采用电解锰酸钾溶液的方法完成步骤III转化.

①阳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纯度:向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定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当溶液由紫红色刚好褪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

(6)已知:常温下,Ksp[Mn(OH)2]=2.0×10-13.工业上,调节pH沉淀废水中Mn2+,当pH=10时,溶液中c(Mn2)=______

正确答案

增大硫酸浓度、升高温度、边加硫酸边搅拦、增加浸出时间等

2MnO2+4KOH+O22K2MnO4+2H2O

石灰乳(或生石灰)

循环利用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提高原料利用率

MnO42--e-=MnO4-

增大

2MnO4-+3Mn2++2H2O=5MnO2↓+4H+

2.0×10-5mol/L

解析

解: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生成K2MnO4,向K2MnO4溶液中通入CO2制备KMnO4、还生成K2CO3、MnO2,通过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滤液中含KMnO4和K2CO3,根据KMnO4和K2CO3在溶解性上不同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可分离出高锰酸钾和碳酸钾,对粗高锰酸钾进行重结晶、干燥得到纯净的高锰酸钾;向碳酸钾溶液中加入石灰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

(1)从浓度、温度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可知,提高浸出率,可增大硫酸浓度、升高温度、边加硫酸边搅拦、增加浸出时间等,

故答案为:增大硫酸浓度、升高温度、边加硫酸边搅拦、增加浸出时间等;

(2)由工艺流程转化关系可知,MnO2、KOH的熔融混合物中通入空气时发生反应生成K2MnO4,根据元素守恒还应生成水.反应中锰元素由+4价升高为+6价,总升高2价,氧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总共降低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4,所以MnO2系数2,O2系数为1,根据锰元素守恒确定K2MnO4系数为2,根据钾元素守恒确定KOH系数为4,根据氢元素守恒确定H2O系数为2,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

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

(3)试剂X是将碳酸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钾,所以从经济性考虑试剂X宜选择石灰乳(或生石灰),上述流程中,步骤IV和V都是物质循环利用,其目的是循环利用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提高原料利用率,

故答案为:石灰乳(或生石灰);循环利用二氧化锰、氢氧化钾,提高原料利用率;

(4)电解锰酸钾溶液时,阳极上锰酸根离子失电子生成高锰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MnO42--e-=MnO4-,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则阴极溶液的pH增大,

故答案为:①MnO42--e-=MnO4-;②增大;

(5)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硫酸锰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Mn2++2H2O=5MnO2↓+4H+

故答案为:2MnO4-+3Mn2++2H2O=5MnO2↓+4H+

(6)pH=10时c(OH-)=10-4mol/L,根据Ksp[Mn(OH)2]=c2(OH-)×c(Mn2+)可知,溶液中c(Mn2)=mol/L=2.0×10-5mol/L,

故答案为:2.0×10-5mol/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实验室制备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的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H<0

副反应有:NH2COONH4+H2O⇌NH4HCO3+NH3↑; NH2COONH4(s)2NH3(g)+CO2(g)等.

已知干燥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外套冷却的反应器时,在器壁上会形成一层致密、坚硬、粘附力极强的氨基甲酸铵.这层不良导热物不仅影响散热,而且也使产物不易取出.因此,在实验室的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图1:

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I)合成: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细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Ⅱ)分离与提纯:将氨基甲酸铵从四氯化碳中分离,重结晶提纯.

(Ⅲ)产品纯度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

(2)如用图2装置制取平稳的CO2气流,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3)合成过程中使用了四氯化碳,且用电动搅拌器不断搅拌,理由是______

(4)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

(5)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并得到干燥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A. 过滤后,常压加热烘干        B.抽滤后,高压加热烘干

C.过滤后,真空40℃以下烘干   D.抽滤后,真空40℃以下烘干

(6)尾气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双通玻璃管的作用:______;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

(7)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仪器a的名称:水槽用来盛放大量液体冰水,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程度,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

故答案为:水槽;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或用稀硝酸CaCO3+2HNO3═Ca(NO32+CO2↑+H2O,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松手后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说明不漏水,

故答案为:石灰石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松手后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说明不漏水;

(3)氨基甲酸铵的粘附力极强,在器壁上不仅影响散热,而且也使产物不易取出,使用四氯化碳作为分散剂,搅拌是为了使NH3与CO2充分接触,并避免产物在器壁上的粘附,

故答案为:使用四氯化碳作为分散剂,搅拌是为了使NH3与CO2充分接触,并避免产物在器壁上的粘附;

(4)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Q,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发生器用冰水冷却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分解,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5)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3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分离产品的实验方法利用过滤得到,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不能加热烘干,应在真空40℃以下烘干,

故答案:C;

(6)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浓硫酸起到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7)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物质的量为=0.01mol,设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y,由碳元素守恒可知,

x+y=0.01

78x+79y=0.782

解得x=0.008mol

y=0.002mol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100%≈80%,

故答案为:80%.

解析

解:(1)仪器a的名称:水槽用来盛放大量液体冰水,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程度,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

故答案为:水槽;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或用稀硝酸CaCO3+2HNO3═Ca(NO32+CO2↑+H2O,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松手后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说明不漏水,

故答案为:石灰石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导管伸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松手后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说明不漏水;

(3)氨基甲酸铵的粘附力极强,在器壁上不仅影响散热,而且也使产物不易取出,使用四氯化碳作为分散剂,搅拌是为了使NH3与CO2充分接触,并避免产物在器壁上的粘附,

故答案为:使用四氯化碳作为分散剂,搅拌是为了使NH3与CO2充分接触,并避免产物在器壁上的粘附;

(4)反应2NH3(g)+CO2(g)⇌NH2COONH4(s)+Q,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发生器用冰水冷却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分解,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5)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3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分离产品的实验方法利用过滤得到,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不能加热烘干,应在真空40℃以下烘干,

故答案:C;

(6)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浓硫酸起到吸收多余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7)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物质的量为=0.01mol,设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y,由碳元素守恒可知,

x+y=0.01

78x+79y=0.782

解得x=0.008mol

y=0.002mol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100%≈80%,

故答案为:8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

(1)用K2FeO4处理废水时,既利用其强氧化性,又利用Fe(OH)3胶体的______作用.

(2)制备K2FeO4可以采用干式氧化法或湿式氧化法.

①干式氧化的初始反应是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 Na2FeO4时转移电子______ mol.

②湿式氧化法的流程如图1:

上述流程中制备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结晶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K2FeO4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4FeO+10H2O⇌4Fe(OH)3(胶体)+8OH-+3O2,其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图2所示.

图ⅠK2FeO4的稳定性与温度的关系  图ⅡK2FeO4的稳定性与溶液pH的关系

①由图Ⅰ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图Ⅱ中a______c(填“>”、“<”或“=”),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Fe3+可水解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能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净水,发生聚沉;

故答案为:聚沉;

(2)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6molNa2O2中12mol的负一价氧,2mol的有变成0价,还有10mol变成-2价,而铁是正2价变为正6价,所以每生成2mol Na2FeO4时转移电子10mol,

故答案为:10;

②Fe(NO33被NaClO氧化成Na2Fe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NO33+3NaClO+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结晶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FeO42-=K2FeO4↓,

故答案为:2Fe(NO33+3NaClO+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2K++FeO42-=K2FeO4↓;

(3)①由图1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FeO42-浓度变化越快,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FeO42-浓度越小,温度越高FeO42-浓度越小,所以K2FeO4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故答案为:K2FeO4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②pH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大,由4FeO42-+10H2O=4Fe(OH)3(胶体)+8OH-+3O2↑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FeO42-浓度越小,pH越小,由图知a<c,

故答案为:<;由4FeO42-+10H2O=4Fe(OH)3(胶体)+8OH-+3O2↑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FeO42-浓度越小,pH越小.

解析

解:(1)Fe3+可水解水解的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生成具有吸附性的Fe(OH)3胶体,能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净水,发生聚沉;

故答案为:聚沉;

(2)①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6molNa2O2中12mol的负一价氧,2mol的有变成0价,还有10mol变成-2价,而铁是正2价变为正6价,所以每生成2mol Na2FeO4时转移电子10mol,

故答案为:10;

②Fe(NO33被NaClO氧化成Na2Fe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NO33+3NaClO+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结晶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FeO42-=K2FeO4↓,

故答案为:2Fe(NO33+3NaClO+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2K++FeO42-=K2FeO4↓;

(3)①由图1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FeO42-浓度变化越快,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FeO42-浓度越小,温度越高FeO42-浓度越小,所以K2FeO4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故答案为:K2FeO4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②pH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大,由4FeO42-+10H2O=4Fe(OH)3(胶体)+8OH-+3O2↑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FeO42-浓度越小,pH越小,由图知a<c,

故答案为:<;由4FeO42-+10H2O=4Fe(OH)3(胶体)+8OH-+3O2↑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FeO42-浓度越小,pH越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乙酸乙酯的制备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