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共728题
如图所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相重合,在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求:
(1)第一个0.1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它们的长度分别等于x=v平均t,因为剪断的纸带所用的时间都是t=0.1s,即时间t相等,所以纸带的长度之比等于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之比;而此段纸带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纸带中间时刻的速度,即在第一个0.1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m/s=0.225m/s
(2)
如图所示即相当于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则斜率即为加速度,横坐标每一纸带的宽度代表0.1s
故:a==
m/s2=0.76m/s2
故答案为:(1).0.225 (2).0.76
打点计时器是力学中常用的_______仪器,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 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计时;0.86;a=;0.64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电压电源频率是50Hz,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m/s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c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正确答案
0.74;4.36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标.
(1)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则打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m/s,v3=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二位)
(2)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到3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______m/s2.
正确答案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得:v1==0.36m/s
v3==0.43m/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x4-x2=2a1T2
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解得:a=0.35m/s2
故答案为:(1)0.36m/s 0.43m/s (2)0.35 m/s2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小车加速度a=______ m/s2.
正确答案
(1)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B==
m/s=0.400m/s,
vF==
m/s=0.721 m/s.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根据v-t图象求出图形的斜率k,
所以小车加速度a=k=0.800m/s2.
故答案为:(1)0.400,0.721;(2)0.80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