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型和表现型
- 共1619题
下图为某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研究时,应对_____条染色体进行测序。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上图中的____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图中的_____片段。
(2)失散多年的堂兄弟(同一祖父)分别在台湾和大陆,若从DNA分子水平上鉴别这一关系,最可靠的DNA分子来源是_______。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线粒体
(3)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完成推断过程。
①.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理过程:
a.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黑腹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现型依次为_________。
b.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则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则此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雌雄果蝇均有显性与隐性性状),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
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____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正确答案
(1)5 Ⅱ-2 Ⅰ
(2)C
(3)
a.截刚毛 刚毛 b.刚毛 截刚毛
(4)雌性个体为隐性,雄性个体为显性(或答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 ①.雌雄中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②.雄性个体全为显性,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或雌性个体全为显性,雄性个体中表现为显、隐性两种性状)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bbyy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鸟的羽色这一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
(2)若已知酶Y的氨基酸排列顺序,______(能/不能)确定基因Y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若将多对纯合蓝色雌鸟和纯合黄色雄鸟杂交,再让子一代雌雄交配,则F2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
(4)欲在一个繁殖季节内鉴定某蓝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则应选择________雌性个体与之杂交,若出现_________后代,该蓝色亲本为杂合子,若只出现________后代,则蓝色亲本很可能为纯合子。
正确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不能 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
(3)绿色:黄色:蓝色:白色=9:3:3:1
(4)多只白色 白色 蓝色
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而导致杂种后代分离比例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规律比例的现象叫做基因互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香豌豆有许多品种,其中有两个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2中9/16开紫花,7/16开白花。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CCpp和ccPP,则F2中白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
(2)南瓜的果形遗传中,圆球形对扁盘形为隐性,长圆形对圆球形为隐性。用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圆球形品种杂交,F1产生扁盘形,F2出现三种果形:9/16扁盘形,6/16圆球形,1/16长圆形。若F1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分析F2的表现型可以看出,只有_______时,才能结出扁盘形的南瓜。
(3)家鸡羽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C、c和I、i控制,基因C控制有色羽毛,基因I为抑制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基因C不能起作用;只有基因I不存在时,基因C才决定有色羽毛。用纯种的白羽莱杭鸡(IICC)与纯种的白羽温德鸡(iicc)杂交,F1全为白羽鸡,F2中白羽鸡和有色羽鸡之比为13:3。则遗传图解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_pp、ccP_、ccpp 紫花:白花=1:3
(2)AAbb aaBB 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
(3)
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了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现提供正常小鼠和一只B+B-雄性小鼠,欲选育B-B-雌性小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选育过程(遗传图解中表现型不作要求)。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_________上进行,通过tRNA上的________与mRNA上的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胱硫醚在G酶的催化下生成H2S的速率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这是因为__________。通过比较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取B+B+雌性小鼠和B+B-雄性小鼠杂交
(2)核糖体 反密码子 G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3)血浆中的H2S不仅仅由G酶催化产生 基因可通过控制G酶的合成来控制H2S浓度
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他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子代(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子代(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请用“假说—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_______→③演绎(推理)→④______→⑤得出结论。
(2)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①步骤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②步骤中,具体内容是: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_。
(4)设计杂交实验推论步骤②的内容,杂交实验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5)请用遗传图解(基因符号为A、a)表示(4)杂交实验具体内容。
(6)根据你的研究,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得F3的性状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控制孔雀鱼的“礼服”性状的基因与控制非“礼服”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提出)假说 实验检验
(2)“礼服”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礼服”性状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
(3)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
(4)雌性无“礼服”性状个体与F1中雄性“礼服”性状的个体交配
(5)
(6)7:1:6:2
(7)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