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水稻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动态株型主要特征是生长前期长出的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叶片伸展较平展,生长后期长出的叶片直立(与茎秆夹角较小),使株型紧凑,呈宝塔形,而正常株型前后期长出的叶片都较直立。动态株型产量比正常株型高20%。为研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正交与反交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两组,因水稻是两性花,为避免自花传粉,需________。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说明动态株型与正常株型这一对相对性状是受________(细胞核/细胞质)基因控制的。

(2)由C组和D组杂交结果可以说明动态株型为显性。还可通过分析______组的子代比例判断显性与隐性。

(3)E组的子代具有两种表现型,此遗传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

(4)F组的杂交方式称为__________。因为一方为隐性,产生的配子只有隐性基因,不改变子代的表现型,子代表现型的类型及比例即为F1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此特点可用于间接验证____________定律。

正确答案

(1)C、D       人工去雄       细胞核

(2)E

(3)性状分离

(4)测交       基因的分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豌豆有两个纯种(P1和P2)的株高均为1.5~1.8米,但其性状有所不同,P1多节而节短,P2少节而节长,杂交产生的F1集中双亲显性基因,表现为多节而节长,株高可达到2.1~2.4米,这种现象被称为杂种优势(多节与少节、节长与节短分别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控制,设A和a,B和b)。

(1)除遗传因素外,许多激素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将P1和P2间行种植一起,P1上的种子播种后长成的植株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

(3)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这一现象。

(4)将F1上所结的豌豆播种后发现部分植株的高度仍然为1.5~1.8米,这些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产生原因是由于F1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快速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高茎品种,某同学以F1为材料设计了二种方案:

方案一: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长成后为高茎的植株即为纯种。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

(6)对幼苗进行射线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豌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________突变。

正确答案

(1)表现型也受环境影响

(2)多节而节短

(3)

(4)AAbb、Aabb、aaBB、aaBb      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方案一:(单倍体)幼苗

方案二:将自交得到的种子播种,再将其中的高茎植株所结种子分开留种和播种,选出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种

(6)显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是非常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位育种者在众多的孔雀幼鱼中发现一条身体后半部为暗色的个体,并以此个体为基础培育出了“礼服”品种。用“礼服”品种的雌鱼作亲本(P)与其他品种的雄鱼杂交,所得子代(F1)个体中,雌雄鱼均表现“礼服”性状;将子代(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子代(F2)个体中,雌鱼均表现“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请用“假说—演绎法”对“礼服”性状的遗传进行研究。

(1)“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①提出问题→②_______→③_______→④实验检验→⑤得出结论。

(2)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①步骤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3)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②步骤中,具体内容是: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________。

(4)在研究“礼服”性状遗传的③步骤中,具体内容是________。

(5)请用遗传图解(基因符号为A、a)表示③步骤中具体内容________。

(6)根据你的研究,请预测F2个体自由交配得F3的性状表现型之比为: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________。

(7)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看,控制孔雀鱼的“礼服”性状的基因与控制非“礼服”性状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2)“礼服”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礼服”性状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 

(3)控制“礼服”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  

(4)雌性无“礼服”性状个体与F1中雄性“礼服”性状的个体交配

(5)

(6)7:1:6:2    

(7)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崽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让上述这对有毛小鼠继续杂交,仍有无毛小鼠出生;让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多次回交,共生出无毛小鼠38只和有毛小鼠42只,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19只,有毛雌小鼠22只、雄小鼠20只。

(1)科研人员初步判断:

①.该小鼠无毛的基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的;

②.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有毛与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判断“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由于该种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若利用上述回交实验得到的小鼠做实验材料,理论上能获得无毛小鼠的交配方案有以下几种:

①.杂合有毛雌性小鼠×杂合有毛雄性小鼠;

②.无毛雌性小鼠×无毛雄性小鼠;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在获得无毛小鼠的最佳交配方案中,后代出现无毛小鼠的概率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有毛    有毛小鼠间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有几只无毛小鼠)    因为回交后代无毛性状没有性别的差异,故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③.无毛雄性小鼠×杂合有毛雌性小鼠  ④.无毛雌性小鼠×杂合有毛雄性小鼠

(3)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于B基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设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Ti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下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DNA片段的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hb×aaBB      AAbb×aaBb

(4)紫花:红花:白花=9:3:4

(5)①T-DNA     ②标记基因      ③复制原点

下一知识点 :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型和表现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