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西城区期末)1966年,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N,推进器开动时间△t=7s.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v=0.91m/s.已知双子星号飞船的质量m1=3400kg.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测出火箭组的质量m2为(  )

A3400kg

B3485kg

C6265kg

D6885kg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对“双子星号”宇宙飞船整体的加速过程运用动量定理,规定推力F方向为正方向,有:

F•△t=(m1+m2)•△v

故:m2=-m1=-3400=3485kg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质量均为M的两小车A和B,停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人从A车以水平速度v跳上B车,以v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跳后A,B两车的速度分别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人从A车跳出过程,人和A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得:

   0=mv+MvA

解得,人跳出后A车的速度为:vA=-

人跳上B车的过程,人和B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得:

  mv=(M+m)vB

解得,B车的速度为:vB=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木板A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上,木板右端B点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弹簧自由端在C点,C到木板左端的距离L=0.5m,质量m=1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的左端,其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板AB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14N,作用时间t后撤去,恒力F撤去时小木块恰好到达弹簧的自由端C处,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x=5cm,取g=10m/s2.试求:

(1)水平恒力F作用的时间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通过计算确定小木块最终停在C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并求出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正确答案

解:

(1)木板向左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而小木块在摩擦力f=μmg的作用下也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M,m的加速度分别为α1,α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α1…①

μmg=Mα2…②

解①②得:α1=3m/s2,α2=2m/s2

撤去F时,木块刚好运动到C处,则运动学公式

得L=

(2)撤去力F时,M、m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运动学公式得

v11t=3m/s,v22t=2m/s…③

撤去力F时,因M的速度大于m的速度,木块将压缩弹簧,m加速,M减速,当它们具有共同速度v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设为Ep,将木块和木板及弹簧视为系统,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则有Mv1+mv2=(M+m)v…④

系统从撤去力F后到其有共同速度,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⑤

解③④⑤得Ep=0.3J

木板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3J.

(3)假设木块相对木板向左滑动离开弹簧后系统又能达到同共速度v′,相对向左滑动的距离为s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M+m)v‘…⑥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⑦

解⑥⑦得:s=0.15m  

由于x+L>s且s>x,故假设成立

所以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Q=μmg(L+x+s)=0.2×10÷(0.5+0.05+0.15)J=1.4J

答:(1)水平恒力F作用的时间为1s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3J

(3)小木块最终停在C点的左边,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1.4J

解析

解:

(1)木板向左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而小木块在摩擦力f=μmg的作用下也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M,m的加速度分别为α1,α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α1…①

μmg=Mα2…②

解①②得:α1=3m/s2,α2=2m/s2

撤去F时,木块刚好运动到C处,则运动学公式

得L=

(2)撤去力F时,M、m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运动学公式得

v11t=3m/s,v22t=2m/s…③

撤去力F时,因M的速度大于m的速度,木块将压缩弹簧,m加速,M减速,当它们具有共同速度v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设为Ep,将木块和木板及弹簧视为系统,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则有Mv1+mv2=(M+m)v…④

系统从撤去力F后到其有共同速度,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⑤

解③④⑤得Ep=0.3J

木板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3J.

(3)假设木块相对木板向左滑动离开弹簧后系统又能达到同共速度v′,相对向左滑动的距离为s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M+m)v‘…⑥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⑦

解⑥⑦得:s=0.15m  

由于x+L>s且s>x,故假设成立

所以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Q=μmg(L+x+s)=0.2×10÷(0.5+0.05+0.15)J=1.4J

答:(1)水平恒力F作用的时间为1s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3J

(3)小木块最终停在C点的左边,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1.4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原来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1=2kg的平板小车甲,它的平板是光滑的,其右端放着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块P(可视为质点),另一质量为M 2=4kg的平板小车乙以v0=5m/s的速度向左运动,并跟甲车发生碰撞,如图所示,碰后甲车以6m/s的速度向左运动,物体P滑到乙车上.已知物体P跟乙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1)P在乙车上停止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大?

(2)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大?(设乙车平板足够长,g取10m/s2 )

正确答案

解:(1)通过碰撞最后P相对乙静止,即达到共同速度v3,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2v0=M1v1+(M2+m)v3

(2)两车相碰时P没有参与,所以两车动量守恒,设碰后乙车速度为v2,则

M2v0=M1v1+M2v2

v2=

设P在乙车上滑行距离为L,根据功能关系有:μmgL=

L=

答:(1)P在乙车上停止时,乙车的速度是1.6m/s.

(2)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是0.8m.

解析

解:(1)通过碰撞最后P相对乙静止,即达到共同速度v3,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2v0=M1v1+(M2+m)v3

(2)两车相碰时P没有参与,所以两车动量守恒,设碰后乙车速度为v2,则

M2v0=M1v1+M2v2

v2=

设P在乙车上滑行距离为L,根据功能关系有:μmgL=

L=

答:(1)P在乙车上停止时,乙车的速度是1.6m/s.

(2)P在乙车上滑行的距离是0.8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M=0.8kg足够长的绝缘平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整个空间加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0.6V/m,竖直墙壁左边宽度为d=1.5m的范围内加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m=0.2kg,电荷量q=1C带负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板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恰好开始匀速向右运动,当它与竖直墙壁相碰撞时撤去电场和磁场,设在碰撞前后的瞬间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已知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P′点到磁场左边界的距离L=2.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相对于平板静止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正确答案

解:(1)物体在进入磁场前,电场力和摩擦力做功,

得:v1=2m/s

进入磁场后物体恰好做匀速运动,由左手定则可知,物体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下,

所以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qE=f

f=μ(mg+qv1B)

代入数据得:B=0.5T

(2)设物体被挡板弹回后的速度为v1,方向向右;由于此时已经撤去电场,所以物体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设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2,则:

mv1=(m+M)v2

所以:m/s

物体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

代入数据得:Q=0.32J

答:(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0.5T;

(2)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相对于平板静止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是0.32J.

解析

解:(1)物体在进入磁场前,电场力和摩擦力做功,

得:v1=2m/s

进入磁场后物体恰好做匀速运动,由左手定则可知,物体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下,

所以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qE=f

f=μ(mg+qv1B)

代入数据得:B=0.5T

(2)设物体被挡板弹回后的速度为v1,方向向右;由于此时已经撤去电场,所以物体与木板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设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2,则:

mv1=(m+M)v2

所以:m/s

物体在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

代入数据得:Q=0.32J

答:(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0.5T;

(2)从物体开始运动到相对于平板静止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是0.32J.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乙开始处于静止,甲以速度v0向乙发生正碰,且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则碰后甲和乙的速度大小(  )

A甲的速率为

B甲的速率为零

C乙的速率为v0

D乙的速率为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甲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m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02=mv2+mv2

解得:v=0,v=v0

故选:B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 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v0+(v0+v)

解析

解:人在跃出的过程中船人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m)v0=Mv′-mv,

解得:v′=v0+(v0+v);

故答案为:v0+(v0+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M的A、B两船静止在湖面上,A船上站立一质量为M的人,此人从A船上以相对于岸的水平速度v跳到B船上,设水对船的阻力忽略不计,则人跳到B上后,两船速率之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整个过程中,以A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A-(M+M)vB=0,解得:=

答:人跳到B上后,两船速率之比是3:2.

解析

解: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整个过程中,以A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A-(M+M)vB=0,解得:=

答:人跳到B上后,两船速率之比是3: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静止的Al,发现了放射性磷P和另一种粒子,并因这一伟大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①写出这个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

②若该种粒子以初速度v0与一个静止的12C核发生碰撞但没有发生核反应,该粒子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1,运动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求碰撞后12C核的速度.

正确答案

解:①由核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式为:

②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υ1)+12mυ2

解得:,方向:与中子初速度方向相同;

答:①核反应方程式为:

②碰撞后12C核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中子初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

解:①由核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式为:

②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m(-υ1)+12mυ2

解得:,方向:与中子初速度方向相同;

答:①核反应方程式为:

②碰撞后12C核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中子初速度方向相同.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根水平固定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静放着两根质量为m、电阻为R的相同导体棒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ab、cd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平面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现给cd一个初速度v0,则(  )

Aab将向右作匀加速运动

Bab、cd最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Cab能够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0

D回路产生的焦耳热最多为mv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只有在两棒速度不相等时回路中才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使两个帮都产生加速度,然而受到发生变化,有效电动势发生变化,感应电流、安培力、加速度也随之变化,所以ab不可能向右作匀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当两棒速度相等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不变,回路中将不再有感应电流,ab、cd最终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B正确;

C、根据题意最终两棒的速度相等,选向右的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应有:mv0=(m+m)v,

解得:v=v0,故C错误.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Q=.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碰撞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动量守恒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