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它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杜勒斯在加尼福尼亚商会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是怎样的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孤立及封锁中国的敌视政策。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政策:美国从敌视中国的政策转变为承认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活动,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经合组织健康发展;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材料三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它们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与材料三的精神是否矛盾?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问题。殖民主义、霸权主义。

(3)周恩来、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4)不矛盾。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具体灵活地贯彻此原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2002年6月)

(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种重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观点:新中国在外交上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和日内瓦会议。

(2)分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因素:苏联威胁;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变化: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方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非关系的友好发展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相聚北京,共商建立和发展中非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在峰会上宣布采取八项政策措施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的发展。北京峰会树立了中非友好合作里程碑,全面开创了中非友好合作新局面。

材料一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与埃及等7国领导人一起回顾中非友好合作的历程,他深情地说:“我是来走亲戚、看朋友的。”非洲领导人感动的说:“你回家了。”

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6月18日在结束对埃及的正式访问前曾在开罗举行记者招待会,特别强调非洲人民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的宝贵支持。他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中国的先哲说过,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会忘记非洲人民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宝贵支持。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曾形象的说:“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温总理为什么说“我是来走亲戚、看朋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有哪些 “德”? 为什么说是“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相同的历史遭遇将中非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还是在建设国家的征程中,中非人民长期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结下了深厚友谊。 

(2)“德”的表现:①万隆会议上积极支持周 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②20世纪60年代,非洲新独立的国家与中国开展广泛的外交关系,有力地打击了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和苏联的霸权政策;③20世纪70年代 ,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非洲人民的鼎力支持。

因为:广大新独立的非洲国家不畏某些西方大国的强权和阻挠,在联合国大会上数次提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并最终在1971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会议上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用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政策是怎样的破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正值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新中国顽固地坚持敌对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与亚洲的和平与安全;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过程: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中国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建国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底,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双方在正式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新中国还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之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国际上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