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取同一植物组织制成临时装片,然后滴加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图示中,细胞所处蔗糖溶液浓度最低的(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体积变小;

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可能细胞吸水,液泡体积变大;

C、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和失水可能处于动态平衡;

D、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体积变小;

根据以上分析,B图中蔗糖溶液浓度最低,A图中蔗糖溶液浓度最高.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蓝藻细胞可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RNA聚合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

D溶酶体不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是高尔基体合成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低等植物细胞具有中心体,也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

B、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中无叶绿体,B错误.

C、活细胞都要合成蛋白质,都有基因的表达过程,能合成RNA聚合酶;能合成抗利尿激素的下丘脑细胞一定是活细胞,C正确.

D、溶酶体内的酶是由高尔基体加工后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入的,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先进行光合作用,再进行呼吸作用

B矿质离子的吸收增加了细胞液的浓度,因而能够促进水分的吸收

C具有运输氧功能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腿部肌肉细胞中可产生乳酸、酒精、CO2和H2O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在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在黑夜只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B、矿质离子的吸收增加了细胞液的浓度,因而能够促进水分的吸收,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腿部肌肉细胞中可产生乳酸、CO2和H2O,不能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大

B2min时,甲、乙溶液浓度均高于初始

C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都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D甲溶液中的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是在2min之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分析题图可知,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A错误;

B、2分钟时,处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减小,细胞液浓度与初始值相比增大,B正确;

C、10min时,取出两个细胞并置于清水中,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再放入清水中,基本没有变化,处于乙中的细胞再放入清水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

D、甲溶液中的细胞在2min后,液泡的体积变大,说明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溶质分子,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九江校级月考)撕去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情况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

甲组细胞从培养液中吸收到矿质营养与水分,乙组细胞从蒸馏水中吸收到更多水分.经过最初的处理后,甲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基本不变,乙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降低.甲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与0.3g/mL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小于乙组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与0.3g/mL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乙组表皮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失去水分的速度比甲组表皮细胞快.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前苏联科学家设计了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a1~a6、b1~b6试管中从左往右由低到高注入等量0.0125M,0.025M,0.05M,0.1M、0.2M,0.4M的蔗糖溶液,(各管溶液浓度为:a1=b1 …a6=b6

②植物叶片打洞,取得小圆片若干,a1~a6每一试管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并于每一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轻轻摇动.

③用弯头毛细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说明: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

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实验原理是______

(2)本实验的观察指标是______

(3)试验中,实验组是______,对照组是______管.

(4)如果在进行③步骤操作时,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可能在第②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已经发生了______

实验结果如下表:

则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______

(6)实验操作应在尽短时间内(5min~15min)进行,以减少误差.因延长时间而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的浓度,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观察到.

(2)外界溶液浓度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及浮沉的速度观察,所以本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蓝色小液滴的移动速度与方向.

(3)试验中,实验组是a1~a6,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使溶液浓度改变,对照组是b1~b6,没有加入小圆片,属空白对照.

(4)在进行③步骤操作时,发现蓝色小滴上浮,说明小圆片中细胞失水使溶液浓度下降;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025M时,蓝色液滴不动,说明小圆片细胞即不失水也不吸水,使溶液浓度不变,所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25M的蔗糖溶液.

(5)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说明设置的溶液浓度过高,将设置溶液浓度更低的组.

(6)如果操作时间过长会使植物细胞因置于过浓溶液脱水致死,失去细胞半透性,释放胞内物质,影响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

(1)蔗糖溶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观察到

(2)蓝色小液滴的移动速度与方向

(3)a1~a6 b1~b6

(4)质壁分离     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25M的蔗糖溶液

(5)设置溶液浓度更低的组

(6)防止植物细胞因置于过浓溶液脱水致死,失去细胞半透性,释放胞内物质,影响溶液浓度.

解析

解:(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蔗糖溶液的浓度,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观察到.

(2)外界溶液浓度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及浮沉的速度观察,所以本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蓝色小液滴的移动速度与方向.

(3)试验中,实验组是a1~a6,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使溶液浓度改变,对照组是b1~b6,没有加入小圆片,属空白对照.

(4)在进行③步骤操作时,发现蓝色小滴上浮,说明小圆片中细胞失水使溶液浓度下降;当蔗糖溶液浓度为0.025M时,蓝色液滴不动,说明小圆片细胞即不失水也不吸水,使溶液浓度不变,所以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25M的蔗糖溶液.

(5)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说明设置的溶液浓度过高,将设置溶液浓度更低的组.

(6)如果操作时间过长会使植物细胞因置于过浓溶液脱水致死,失去细胞半透性,释放胞内物质,影响溶液浓度.

故答案为:

(1)蔗糖溶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变化可通过蓝色小液滴的浮沉观察到

(2)蓝色小液滴的移动速度与方向

(3)a1~a6 b1~b6

(4)质壁分离     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约相当于0.025M的蔗糖溶液

(5)设置溶液浓度更低的组

(6)防止植物细胞因置于过浓溶液脱水致死,失去细胞半透性,释放胞内物质,影响溶液浓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选择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因选择的溶液不同,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而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也就不同,其中m和n为两种处理时间点.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m点表示开始分别使用四种溶液处理,n点表示开始使用清水处理

B图中b曲线使用的溶液可能是某浓度的尿酸溶液,但不会是麦芽糖溶液

C图中d曲线使用的溶液很可能是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图中a曲线原生质体体积变化不大的原因是使用溶液与细胞浓度差不多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m点后开始原生质体的体积开始发生变化,应该是外界溶液处理后与细胞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导致的,n点后b、c三曲线上升,可能是清水处理,通过渗透吸水使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大,A正确;

B、尿酸溶液处理后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后来尿酸溶液进入细胞又导致细胞吸水,则细胞自动复原,而麦芽糖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质壁分离后不能自动复原,B正确;

C、当外界溶液浓度过大会导致原生质体失水过多而死亡,C正确;

D、图中a曲线原生质体体积变化不大的原因是可能是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细胞吸水到一定程度就不在吸水了,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四项中除了(  )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的渗透系统的理由

A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C液泡中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

D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构成渗透系统的条件是: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因此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A正确;

B、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因是有相当于半透膜的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B正确;

C、液泡由液泡膜和膜内的细胞液构成,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因而液泡中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C正确;

D、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属于半透膜,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于20%蔗糖溶液中,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则原细胞液浓度(  )

A小于20%蔗糖溶液浓度

B等于20%蔗糖溶液浓度

C大于20%蔗糖溶液浓度

D等于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将洋葱表皮细胞浸于20%蔗糖溶液中,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则原细胞液浓度小于20%蔗糖溶液浓度.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许多生物学实验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之后的细胞一定还是活细胞  

②在高倍镜下观察植物细胞,若发现细胞质流动,则表明看到的是活细胞

③将某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一定是死亡的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已被龙胆紫溶液染色,说明根尖细胞已经死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有可能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已经失水过多而死亡,错误;

②细胞质发生流动,说明细胞没有死亡,正确;

③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的照光部位,有可能水绵死亡,还有可能是因为此细菌是厌氧的,错误;

④解离的作用就是杀死细胞,固定.龙胆紫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如果能进入细胞内,说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细胞已死亡.正确.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