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共3480题
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所示,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细胞几乎没有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相当;B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但不明显,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浓度差不大;C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且浓度差较大.由于蔗糖溶液浓度相同,所以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
故选:A.
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同学所做实验结果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乙同学所做实验结果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A正确;
B、甲同学实验进行到4分钟之后--6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
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已经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的作用,原生质体不能增大,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______]______分离的现象.
(2)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
(3)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
(4)图中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此细胞可以合成分泌蛋白,则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为______(填图中序号).
正确答案
解:(1)若将该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就是指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2)在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中,色素主要存在于[11]液泡中.
(3)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4)图中细胞为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6]线粒体、[7]叶绿体、[10]核膜.
(5)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因此,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为[8]、[9]、[5]、[2].
故答案为:
(1)[1]原生质层
(2)[11]液泡
(3)中心体
(4)[6]线粒体、[7]叶绿体、[10]核膜
(5)[8]、[9]、[5]、[2]
解析
解:(1)若将该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就是指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
(2)在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中,色素主要存在于[11]液泡中.
(3)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4)图中细胞为成熟植物细胞,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6]线粒体、[7]叶绿体、[10]核膜.
(5)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因此,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为[8]、[9]、[5]、[2].
故答案为:
(1)[1]原生质层
(2)[11]液泡
(3)中心体
(4)[6]线粒体、[7]叶绿体、[10]核膜
(5)[8]、[9]、[5]、[2]
如图是植物细胞的两种状态,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⑤的体积正在变小,细胞液浓度上升,其所处的状态叫做______,这种状态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
(2)用乙图中细胞结构的编号回答:从整个细胞看,细胞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是因为结构______叫做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______和______之间的液体存在着浓度差;①与③⑤⑦组成的结构都有一定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乙图中⑤即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液浓度上升,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距离也逐渐增大,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叫做 质壁分离.
(2)外界溶液的浓度③大于细胞液⑥的浓度,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即⑦③⑤)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即⑦③⑤)比细胞壁①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即细胞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2)③⑤⑦②⑥伸缩性
解析
解:(1)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乙图中⑤即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细胞液浓度上升,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距离也逐渐增大,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叫做 质壁分离.
(2)外界溶液的浓度③大于细胞液⑥的浓度,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即⑦③⑤)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即⑦③⑤)比细胞壁①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即细胞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
故答案为:
(1)质壁分离 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2)③⑤⑦②⑥伸缩性
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有______(填图中数字标号);判断变化后的甲图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简便的操作是滴加清水,看它能否发生______.
(2)乙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丁图生命活动产生的另一化合物的转移途径是______,能进行丁图生命活动的细胞同时还能完成下列______(填编号)过程.
①葡萄糖→丙酮酸;②ATP→ADP+Pi;③细胞核DNA→DNA;④染色质→染色体;⑤氨基酸→蛋白质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______,破坏细胞核中的______(结构)会使该过程不能发生.
正确答案
解:(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①②③不属于原生质层.如果是活细胞,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通过滴加清水检验.
(2)乙是有氧呼吸,发生的能量转换是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丁图所示结构上发生的是水的光解形成[H]和O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转移途径由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基质;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但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葡萄糖→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正确;ATP→ADP+Pi,并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②正确;核孔具有选择性,则细胞核DNA不能出细胞核形成质DNA,③错误;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染色质不能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④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⑤正确;故选①②⑤.
(3)丙过程为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过程,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最终的模板来自DNA,如破坏细胞核中的核仁和染色质则不会发生该过程.
故答案为:
(1)1、2、3 质壁分离复原
(2)糖类等能源物质(或[H])中化学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答“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也可) 由(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①②⑤
(3)脱水缩合 核仁、染色质(体)
解析
解:(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①②③不属于原生质层.如果是活细胞,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通过滴加清水检验.
(2)乙是有氧呼吸,发生的能量转换是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丁图所示结构上发生的是水的光解形成[H]和O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转移途径由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基质;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但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葡萄糖→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正确;ATP→ADP+Pi,并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②正确;核孔具有选择性,则细胞核DNA不能出细胞核形成质DNA,③错误;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染色质不能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④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⑤正确;故选①②⑤.
(3)丙过程为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过程,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最终的模板来自DNA,如破坏细胞核中的核仁和染色质则不会发生该过程.
故答案为:
(1)1、2、3 质壁分离复原
(2)糖类等能源物质(或[H])中化学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答“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也可) 由(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①②⑤
(3)脱水缩合 核仁、染色质(体)
下面是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几个细胞(如图1)置于不同蔗糖溶液浓度(A~D)下的细胞状态,则这几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范围相对最精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中A细胞中液泡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但浓度差不大,所以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B细胞中液泡缩小的程度增加,说明细胞液的浓度仍然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但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C细胞的液泡变大,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D细胞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失水较多,说明细胞液的浓度明显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由液泡缩小程度和质壁分离程度,可以判断细胞液浓度最精确的范围是在A-C两个细胞之间.
故选:A.
下列过程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萎蔫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人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为没有细胞壁,B错误;
C、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的中央液泡,C错误;
D、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高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
故选:D.
图示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内填序号,______上填文字)
(1)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______,原生质层的______性比细胞壁大.
(3)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原生质层包括[2]细胞膜、[3]细胞质 和[5]液泡膜.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大,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
(3)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的浓度增大,颜色则由浅变深.
故答案为:
(1)[2]细胞膜、[3]细胞质和[5]液泡膜
(2)大 伸缩性
(3)由浅变深
解析
解:(1)原生质层包括[2]细胞膜、[3]细胞质 和[5]液泡膜.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大,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
(3)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的浓度增大,颜色则由浅变深.
故答案为:
(1)[2]细胞膜、[3]细胞质和[5]液泡膜
(2)大 伸缩性
(3)由浅变深
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与质壁分离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液泡,A错误;
B、与质壁分离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液泡,B正确;
C、与质壁分离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液泡,C错误;
D、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结构,D错误.
故选:B.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实验前乙>甲>丙 ②实验前乙<甲<丙
③实验后乙≥甲=丙 ④实验后乙<甲<丙.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甲、丙都发生质壁分离,丙分离程度较大,说明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甲和乙细胞液浓度,且甲细胞液浓度大于丙,乙没有质壁分离,说明乙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溶液相当,故实验前乙>甲>丙
2、由于乙没有质壁分离,故实验后乙细胞液浓度≥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而甲和丙发生质壁分离,图示形态不再变化,那么实验后甲、丙细胞液浓度和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相等,故实验后乙≥甲=丙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