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 共3480题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无机盐在细胞或生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其功能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根据题干信息“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能促进细胞吸收水分”可见液泡内的Na+参与维持渗透压平衡.
故选:A.
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将(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在低浓度的溶液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故选:A.
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将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原生质体一定能发生(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酶解法除去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则没有了细胞壁,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了,A错误;
B、将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层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低,则原生质层通过渗透作用失水,B正确;
C、将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层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低,则原生质层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原生质层收缩,颜色加深,C错误;
D、将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层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低,则原生质层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则原生质层的失水能力逐渐变小而吸水能力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B.
下面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③为半透膜)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1)______(请写出甲图中相应的序号);(2)______.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______.
(3)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写序号),乙图中④的名称为______,它包括______.(写出名称)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______.
(5)若把根毛细胞放入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______,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______.为什么?______.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图甲中漏斗中的液体浓度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3)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依次是细胞膜、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液泡膜,共同组成了原生质层④;它相当于半透膜.
(4)将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不一样,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盐碱地中的土壤溶液浓度较高,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萎蔫.
故答案为:
(1)半透膜③浓度差
(2)(②>①
(3)④原生质层 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复原
(5)质壁分离 不一样 外界浓度过高,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6)细胞外(或土壤中)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解析
解:(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图甲中漏斗中的液体浓度高于烧杯中的液体浓度,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3)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依次是细胞膜、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液泡膜,共同组成了原生质层④;它相当于半透膜.
(4)将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再放入清水中,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不一样,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5)盐碱地中的土壤溶液浓度较高,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萎蔫.
故答案为:
(1)半透膜③浓度差
(2)(②>①
(3)④原生质层 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4)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复原
(5)质壁分离 不一样 外界浓度过高,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6)细胞外(或土壤中)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若发生质壁分离前观察的细胞如图甲,则发生质壁分离时所观察到的细胞是乙图中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紫色的洋葱鳞茎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液泡缩小,细胞液浓度变大,所以液泡中紫色变深,而细胞质仍为无色.
故选:A.
如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_____Ma(填大于、等于、小于),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由______(填数字)组成.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_____Mb(填大于、等于、小于).
正确答案
解:(1)如果都是蔗糖溶液,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因为有大气压强的存在,漏斗内的液面不能无限上升,故仍然是Ma>MA,图2中1细胞膜、3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5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也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不再进行吸水和失水时即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
(1)小于 原生质层 1、3、5
(2)等于
解析
解:(1)如果都是蔗糖溶液,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因为有大气压强的存在,漏斗内的液面不能无限上升,故仍然是Ma>MA,图2中1细胞膜、3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5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也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细胞不再进行吸水和失水时即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
(1)小于 原生质层 1、3、5
(2)等于
(2015秋•上饶校级月考)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试题分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正确;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
C、甲、丙的浓度变化是有渗透作用引起的,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C正确;
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夹在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属于原生质层,D错误.
故选:AC.
(2015秋•山西校级月考)在30%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蛙卵细胞 ⑥洋葱根尖的根冠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不成熟,没有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①错误;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②错误;
③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成熟,含有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③正确;
④干种子细胞通过吸胀吸水,不能渗透吸水,不会发生质壁分离,④错误;
⑤蛙卵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⑤错误;
⑥洋葱根尖的根冠细胞已经成熟,含有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⑥正确.
故选:B.
如图是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请在[]内写出结构的标号,在横线上填结构或物质名称):
(1)图中结构②、⑥分别是______、______.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______]______、核膜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的.
(3)该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4)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
(6)如果图为植物成熟区的根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图中结构②为高尔基体;结构⑥为内质网.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①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的.
(3)蓝藻属于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4)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④液泡、⑨叶绿体.
(5)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
(6)植物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
(1)高尔基体 内质网
(2)①细胞膜
(3)核膜
(4)液泡 ⑨叶绿体
(5)中心体
(6)叶绿体
解析
解:(1)图中结构②为高尔基体;结构⑥为内质网.
(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①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的.
(3)蓝藻属于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4)与动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④液泡、⑨叶绿体.
(5)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细胞具有而该细胞没有的细胞器.
(6)植物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故答案为:
(1)高尔基体 内质网
(2)①细胞膜
(3)核膜
(4)液泡 ⑨叶绿体
(5)中心体
(6)叶绿体
(2015秋•德阳校级月考)如图为洋葱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细胞吸水力和原生质层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为1.0)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等.
试剂:清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
(1)由B→C的过程中,细胞可能处于哪种试剂中?______.细胞液的浓度变化是______.
(2)若B→A过程发生后可自动发生A→B过程,请补充完善下面的实验操作:
第一步:将小块紫色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
第二步:______;说明选择该试剂的原理是:______.
(3)若选择一种试剂使洋葱表皮细胞在完成B→A过程后,无论再用哪种试剂,A→B过程都不能发生,则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B→C的过程中,细胞相对体积高于1,则细胞处于清水中,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到不变.
(2)若B→A过程细胞吸水能力增强,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可自动发生A→B过程,即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则选用的外界溶液是0.1g/mL的KNO3溶液.
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等现象.
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浸入到KNO3溶液中.用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记录结果.
选择该试剂的原因是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后,外界的水进入细胞内,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3)置于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和不能复原,原因是该溶液浓度过高,在该溶液内细胞过度失水死亡,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故答案为:
(1)清水 逐渐变小
(2)将0.1g/ml KNO3溶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到细胞完全浸入其中,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后,外界的水会自动进入细胞内,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3)0.5g/ml的蔗糖溶液 0.5g/ml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解析
解:(1)由B→C的过程中,细胞相对体积高于1,则细胞处于清水中,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到不变.
(2)若B→A过程细胞吸水能力增强,说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可自动发生A→B过程,即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则选用的外界溶液是0.1g/mL的KNO3溶液.
第一步:将一小块紫色洋葱表皮平展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原生质层紧紧地贴着细胞壁等现象.
第二步:在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KNO3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洋葱表皮浸入到KNO3溶液中.用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记录结果.
选择该试剂的原因是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后,外界的水进入细胞内,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3)置于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和不能复原,原因是该溶液浓度过高,在该溶液内细胞过度失水死亡,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故答案为:
(1)清水 逐渐变小
(2)将0.1g/ml KNO3溶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到细胞完全浸入其中,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
K+和NO3-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后,外界的水会自动进入细胞内,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3)0.5g/ml的蔗糖溶液 0.5g/ml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