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  )

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外界溶液浓度先大于细胞液浓度,后小于细胞液浓度

D外界溶液浓度先小于细胞液浓度,后大于细胞液浓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细胞质壁分离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所取洋葱表皮细胞可能是死细胞

B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细胞液浓度

C细胞在盐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

D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该实验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所取洋葱表皮细胞为死细胞,故A正确;

B、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该实验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可能是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细胞液浓度,故B正确;

C、洋葱表皮细胞在较高浓度的盐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故C错误;

D、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先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发生渗透吸水,即质壁分离的复原,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昆明校级期末)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1M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后20分钟,(Ⅰ)和(Ⅱ)两组的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

B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Ⅰ)的细胞中必含蔗糖

C实验开始后30分钟,(Ⅱ)的细胞中必含尿素

D此图显示尿素可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却不能通过细胞膜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一定浓度的蔗糖和尿素都能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因失水收缩而体积变小,A正确;

B、20分钟后放入蔗糖溶液的细胞相对表面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失水达到了最大程度,此时蔗糖溶液没有进入细胞,B错误;

C、20分钟后放入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开始吸水,处于复原过程是由于细胞能吸收尿素,C正确;

D、植物细胞不断吸收尿素,使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吸水的能力不断增强,使细胞逐渐由失水状态变为吸水状态,植物细胞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所以,细胞体积开始逐渐减少随后又不断增大.蔗糖分子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细胞体积不再变小,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以洋葱表皮为材料,分别以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的实验(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测得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如图).则曲线a、b、c、d依次代表(  )

A清水、0.3g/mL尿素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

B0.3g/mL尿素溶液、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

C清水、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

D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清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洋葱表皮放在0.3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用清水处理会复原,对应图中c;在0.5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但细胞会因为过度失水死亡,所以用清水处理不会复原,对应图中d;在0.3 g/mL尿素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但尿素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变大,细胞吸水自动复原,对应图中b;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由于有细胞壁限制吸水,原生质体体积略微增大,对应图中a.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  )

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

C细胞液的浓度低于蔗糖溶液的浓度

D水分子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当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层缩小时,两者分离,A正确;

B、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错误;

C、细胞液的浓度低于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C正确;

D、水分子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用车前草完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1)取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含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层内外的颜色分别是______

(2)若将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g/mL蔗糖和0.7g/mL KNO3溶液中,观察其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则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0.3g/mL蔗糖和在0.7g/mL KNO3溶液中的依是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内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允许一部分需要的物质通过,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层内外的颜色分别是无色和红色.

(2)若将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g/mL蔗糖和0.7g/mLKNO3溶液中,由于植物细胞会主动吸收LKNO3,则分别会发生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后又复原,对应的曲线为A、C、B.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故答案为:

(1)无色、红色

(2)A C B

(3)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解析

解:(1)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允许一部分需要的物质通过,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原生质层内外的颜色分别是无色和红色.

(2)若将叶片的下表皮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g/mL蔗糖和0.7g/mLKNO3溶液中,由于植物细胞会主动吸收LKNO3,则分别会发生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后又复原,对应的曲线为A、C、B.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故答案为:

(1)无色、红色

(2)A C B

(3)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需要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的是(  )

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③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场所   ⑤观察黑藻叶片中叶绿体的形态和细胞质流动   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加二氧化硅进行研磨,破坏细胞结构,①不需要;

②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如果细胞死亡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所以此实验需保证细胞处于生活状态,②需要;

③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细胞在解离期在由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组成的解离液的作用下死亡,③不需要;

④恩格尔曼用水绵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如果细胞死亡,光合作用将无法进行,④需要;

⑤用黑藻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叶片要保持有水状态,⑤需要;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酒精灯烘干及用盐酸处理,使细胞死亡,⑥不需要.

所以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的实验有②④⑤.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有______(填图中数字标号);判断失水后的甲图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简便的操作是滴加清水,看它能否发生______

(2)图乙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______;通过乙产生水的场所(细胞器)是______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______,破坏细胞核中的______(结构)会使该过程不能发生.

(4)丁图生命活动产生的另一化合物的转移途径是______,丁反应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能进行丁图生命活动的细胞同时还能完成下列______(填编号)过程.

①葡萄糖→丙酮酸;   ②ATP→ADP+Pi; ③细胞核DNA→DNA

④染色质→染色体;⑤氨基酸→蛋白质

(5)破坏动物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①②③不属于原生质层.如果是活细胞,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通过滴加清水检验.

(2)图乙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脱水缩合,由于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破坏细胞核中的核仁会使该过程不能发生.

(4)丁图所示结构上发生的是水的光解形成[H]和O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转移途径由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基质;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但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葡萄糖→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正确;ATP→ADP+Pi,并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②正确;该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因此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不能进行DNA复制,③错误;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染色质不能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④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⑤正确;故选①②⑤.

(5)破坏动物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细胞放到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

故答案为:

(1)①②③(答全给分)     质壁分离复原

(2)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缺少热能不得分)

线粒体

(3)脱水缩合    核仁

(4)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光      ①②⑤

(5)将细胞放到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

解析

解:(1)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所以①②③不属于原生质层.如果是活细胞,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通过滴加清水检验.

(2)图乙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3)丙图中的化学反应称为脱水缩合,由于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破坏细胞核中的核仁会使该过程不能发生.

(4)丁图所示结构上发生的是水的光解形成[H]和O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转移途径由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基质;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但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葡萄糖→丙酮酸属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①正确;ATP→ADP+Pi,并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②正确;该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因此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不能进行DNA复制,③错误;叶肉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染色质不能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④错误;叶肉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⑤正确;故选①②⑤.

(5)破坏动物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细胞放到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

故答案为:

(1)①②③(答全给分)     质壁分离复原

(2)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缺少热能不得分)

线粒体

(3)脱水缩合    核仁

(4)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光      ①②⑤

(5)将细胞放到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

A将植物细胞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则是死细胞

B龙胆紫染液-染色体-紫色;甲基绿-HIV的核酸-绿色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叶绿素a

D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排除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办法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自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质壁分离的条件是要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将植物细胞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HIV的核酸是RNA,而甲基绿能使DNA变绿色,B错误;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萝卜素,C错误;

D、生物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排除温度等因素影响的办法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自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一种动物细胞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它会膨胀破裂,则它的细胞液的浓度(  )

A小于5%

B等于5%

C大于5%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将一种动物细胞浸没于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它会膨胀破裂,说明它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