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们在禽流感疫区通常洒石灰进行消灭病毒,甚至是低矮树木的叶子上都洒上了石灰,效果较好.根据有关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生石灰与水产生的氢氧化钙显碱性,可以使病毒蛋白失去活性

B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H不变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不变

D给饱和石灰水溶液升高温度,c(OH-)的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碱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A正确;

B.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保持不变,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保持不变,故B正确;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保持不变,但溶剂变少了,钙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故C错误;

D.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故c(Ca2+)、c(OH-)降低,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B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对垃圾应分类回收,再利用,可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并资源化处理,故A正确;

B.将煤气化或液化,燃烧充分,减少污染,获得清洁燃料同时产物作为化工原料,故B正确;

C.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资源,含氟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则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故C正确;

D.胶体的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直径在1~100n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直径大于100nm,则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

(1)排放含______(填序号)的化合物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①磷                         ②钠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②海上油轮原油泄露    ③水力发电   ④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

(3)向含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以除去Hg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Cu2+和SO.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流程以回收铜和硫酸亚铁.

请回答:

(i)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ii)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iii)原料②的名称为______

(iv)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P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之一,P的大量存在导致植物疯长,致使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污染,所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P元素,故选①;

(2)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P元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所以污染水资源,故选;

②海上油轮原油泄露,会造成水中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故选;

③水力发电,污染小,能源利用高,不会污染水,故不选;   

④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N、P、As等元素排放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故选;

故选①②④;

(3)Hg2+和Na2S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g2++S2-=HgS↓,故答案为:Hg2++S2-=HgS↓;

(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Cu2+和SO4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铁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然后过滤得到固体混合物和溶液,固体中含有铁、铜,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在固体中再加入稀硫酸,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再过滤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i)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所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Fe2++Cu,故答案为:Cu2++Fe=Fe2++Cu;

(ii)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过滤时,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盛放液体的烧杯、过滤使用的漏掉、引流使用的玻璃棒,故选abc;

(iii)加入稀硫酸,使铁被溶解,铜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硫酸亚铁,从而得到较纯净的铜,所以原料②的名称为稀硫酸,故答案为:稀硫酸;

(iv)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立即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解:(1)P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元素之一,P的大量存在导致植物疯长,致使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污染,所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P元素,故选①;

(2)①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P元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所以污染水资源,故选;

②海上油轮原油泄露,会造成水中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故选;

③水力发电,污染小,能源利用高,不会污染水,故不选;   

④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N、P、As等元素排放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故选;

故选①②④;

(3)Hg2+和Na2S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g2++S2-=HgS↓,故答案为:Hg2++S2-=HgS↓;

(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Cu2+和SO4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铁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然后过滤得到固体混合物和溶液,固体中含有铁、铜,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在固体中再加入稀硫酸,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再过滤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i)铁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所以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Fe2++Cu,故答案为:Cu2++Fe=Fe2++Cu;

(ii)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过滤时,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盛放液体的烧杯、过滤使用的漏掉、引流使用的玻璃棒,故选abc;

(iii)加入稀硫酸,使铁被溶解,铜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硫酸亚铁,从而得到较纯净的铜,所以原料②的名称为稀硫酸,故答案为:稀硫酸;

(iv)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立即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5•12大地震后在灾区使用了多种消毒剂,高锰酸钾是其中之一.以下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_(填代号).

a.84消毒液(NaClO溶液)    b.双氧水      c.浓盐水      d.75%酒精

(2)上述流程中可以直接回收使用于本流程的物质有______(写化学式).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Ⅱ是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______(填性质)上的差异,采用______(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的.

(4)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Fe2+,该方法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KMnO4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消毒原理与NaClO溶液、双氧水一样,75%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病毒的成分蛋白质发生变性进行消毒,而浓盐水杀菌不是利用强氧化性,故ab正确,

故答案为:ab;

(2)在开始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中都含有MnO2和KOH,所以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能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MnO2、KOH;

(3)操作I是将固化与液体分开,属于过滤;操作II是将两种可溶于性盐分离开,应该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浓缩结晶的方式将二者分离开.

故答案为:过滤;溶解度;浓缩结晶;

(4)亚铁离子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据此可检验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解析

解:(1)KMnO4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消毒原理与NaClO溶液、双氧水一样,75%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病毒的成分蛋白质发生变性进行消毒,而浓盐水杀菌不是利用强氧化性,故ab正确,

故答案为:ab;

(2)在开始的反应物和最终的生成物中都含有MnO2和KOH,所以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能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MnO2、KOH;

(3)操作I是将固化与液体分开,属于过滤;操作II是将两种可溶于性盐分离开,应该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浓缩结晶的方式将二者分离开.

故答案为:过滤;溶解度;浓缩结晶;

(4)亚铁离子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5Fe2++8H+═Mn2++5Fe3++4H2O,据此可检验亚铁离子,

故答案为:MnO4-+5Fe2++8H+═Mn2++5Fe3++4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水体污染物有:I含盐酸的酸性废水,II悬浮颗粒,III重金属离子;污水处理的化学方法有:a中和法,b沉淀法,c混凝法.所采用的方法对水体污染物处理不正确的是(  )

AI-a

BI-b

CII-c

DIII-b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I含盐酸的酸性废水,常用石灰浆(Ca(OH)2中和酸性废水,I-a,故A正确;

B.沉淀法,向污水中加入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使污水中的污染物以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I含盐酸的酸性废水,无法使用沉淀法使氢离子沉淀析出,故B错误;

C.混凝法是净化水常用的方法,在天然水或污水中加入一定的混凝剂,可使水中的悬浮物变为沉淀而除去从废水中分离出去,悬浮颗粒可用明矾等混凝剂净化,II-c,故C正确;

D.沉淀法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作沉淀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析出,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利用来沉淀法除去,如:向含有Hg2+的废水中加入硫化钠,使Hg2+转变为HgS沉淀而除去,III-b,故D正确;

故选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生产中三废的处理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