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法律制度
- 共4468题
本着安居才能乐业的原则,某房地产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期问结婚,则可以按成本价购买本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套。”则该行为属于( )的法律行为。
A.附解除期限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生效条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中指定一定的条件,把该条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终止的根据.这就是指的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该企业老板与职丁附加的该协议是属于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贾某于2006年1月1日入职某公司,2011年12月31日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同意按照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与贾某续订劳动合同,已知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3000元,则该公司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是( )元。
A.0
B.12000
C.18000
D.24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劳动合同期满后,若用人单位不同意按照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即以2008年1月1日为分界点,对于2008年1月1日后,因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的计算年限应自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2008年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不属于经济补偿的计算范畴。则该公司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4×3000=12000(元)。
下列选项中,劳动者的做法不符合劳动法律关于劳动合同效力规定的有( )
A.李某与甲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未约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合同订立后李某以该合同欠缺法律规定的合同必备条款为由,请求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合同无效
B.王某受到来自乙公司的威胁,被迫与该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合同订立后王某以自己受威胁为由,请求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撤销合同
C.张某与丙公司订立劳动合同时,丙公司要求张某交付5 000元保证金,合同订立后张某以劳动合同违法为由,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
D.宋某与丁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宋某一旦怀孕,合同自行解除。合同订立后宋某以该约定违法为由,请求法院确认该项约定无效,合同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劳动合同效力的判断和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 《劳动法》第18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可见,劳动合同无效仅限于违法、欺诈、威胁三种情形;劳动合同无效的确认机关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 A选项,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可见,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之一。但必备条款的欠缺不属于第18条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因此这种情形下,合同有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在协商的基础上补充欠缺的合同内容。故A项错误,入选。 B选项,根据第18条的规定,在威胁的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而不是可撤销。因此,王某只能请求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定合同无效,不能请求撤销合同。故B项错误,入选。这里提请考生注意,一定要区分欺诈、威胁(胁迫)情形下,劳动合同的效力与合同法规定的一般合同的效力。 C选项,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对违反以上规定的……由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立即退还给劳动者本人。可见,丙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劳动部的部门规章。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无效时的“违法”情形仅限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并不包括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其他广义上法律的违反。因此,违反部门规章并不导致合同无效。故C项错误,入选。 D选项,《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丁公司的做法违反了法律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规定。故宋某可以请求确认合同中的违法部分无效。且对该部分确认无效,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因此宋某的请求于法有据,D项正确,不选。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1年,则加薪5%。则该行为属于( )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行为的附款,区别在于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是明确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期限,但都必须是一定会发生的。而附条件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是否成立则是不确定的。所以本题中的情况是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施工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雇员应当接受搜身检查的条款,或者在施工合同的履行中规定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担保的约定,都属于( )条款。
A.有效的合同
B.效力待定的合同
C.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D.无效的合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因( )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
A.履行
B.解除
C.终止
D.签订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一年,则加薪5%。则该行为属于( )的法律行为。
A.附延缓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本题虽然有“1年”的时间约定,但本题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因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的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该职员是否能在该公司工作满一年,是不确定的,不属于必然到来的事实。
某公司老板与其职员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如下条款:若该职员在本公司工作满一年,则加薪 5%。则该行为属于( )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
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
D.附解除期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的界定。虽然是一年时间,但在本题不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因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中期限是必然到来的事实,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不同。该职员是否能在该公司工作满一年,是不确定的,不属于必然到来的事实。
李某2004年3月15日与某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试用期6个月。2004年6月20日,李某上班时喝酒,并因琐事与同班组一名工人发生争执,打伤了该名工人。该公司依照厂规厂纪对李某处以100元罚款的处罚,同时决定立即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不服公司的处理决定。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李某的下列主张中,符合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是( )。
A.立即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已经给予罚款处理,不可以再解除劳动合同
C.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通知
D.在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某施工单位与甲在2010年4月10日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五年。在合同履行期间,由于甲不能胜任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最迟于( )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A.2010年7月10日
B.2010年10月10日
C.2010年11月10日
D.2010年12月10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及其待遇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B.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C.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D.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E.用人单位一般不得在试用斯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提示]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甲某2006年大学毕业到A公司工作,双方于2006年5月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甲的工资为每月3000元,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 2500元,合同期限为两年。
2008年甲某被公司选中参加了某特殊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公司花费培训费5000元,甲某参加培训的差旅费5000元,双方另行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约定甲某至少应当为A公司服务五年,如果由于甲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甲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支付A公司违约金10000元。
2009年2月,甲某在周末自驾游活动中发生车祸落下残疾,医疗期满后也无法再从事A公司的工作,此时正值两年劳动合同到期,A公司选择不再与甲某续约,甲某则主张双方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发生争议,请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回答94-97题。
甲国以保护本国环境和维护生命健康(认为含色素过高)为由,决定对境内销售的所有外国生产的易拉罐装饮料征收附加税,事实上甲国境内销售的易拉罐装饮料主要是乙国某跨国公司生产的某一品牌,但甲国对境内销售的国产易拉罐装饮料并不征税。乙国认为其根据 GATT1994所应获得的利益受到损害,而甲国认为其采取的措施符合GATTl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规定,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甲、乙两国均为 WTO成员国。双方将争议提交DSB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乙国提出的如下主张中哪项主张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违反了WTO国民待遇的原则
B.甲国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乙国,因而有不合理的歧视
C.甲国不对其国内的同等情况采取同等的措施,构成了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D.甲国的行为违反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协议中的例外规定
[详解]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协议中的例外规定,包括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成员方如采取一般例外措施,可以不受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及该成员承诺的约束,但应遵守非歧视原则。成员方援引一般例外条款采取有关措施的依据,主要有国内法和国际公约。本题中,甲国所采取的措施违背了国民待遇原则,构成了对国际贸易的歧视。
2011年5月10日,乙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同年7月10日,乙发现甲公司有欺诈行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劳动合同。乙如果在( )前没有行使撤销权,其撤销权消灭。
A. 2011年11月10日
B. 2012年1月10日
C. 2012年5月10日
D. 2012年7月10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撤销权是权利人以其单方的意思表示变更或撤销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的权利。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故依撤销权人的意思表示即可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无须相对人同意。具有撤销权事由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故正确答案为D。
(七)2001年7月,成某大学毕业后与某机器制造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成某从事设计制图工作,月薪2000元,如果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公司可提前30日通知成某终止劳动合同。2005年5月,成某外出旅游时遭遇车祸,手臂伤残,在家休息了5个月后,回到公司上班。由于手臂伤残,公司作出了30日后与成某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成某听到此消息后,向公司提出质疑,认为自己与公司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公司不能随意终止合同,即使要终止合同,也应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公司经理拿出劳动合同对成某说:“这是白纸黑字,你自己签的终止合同的条件。按照国家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但终止劳动合同,就不存在经济补偿问题。”成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分析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2006,8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成某的申请书之日起( )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A.5
B.7
C.10
D.15
正确答案
B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劳动仲裁受理时限。《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5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故本题B项正确。
张某自2010年4月1日起与星海汽车厂(以下简称“星海厂”)建立了劳动关系,2010年9月1日,双方发生争议并解除劳动关系,张某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经审理查明双方一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张某月工资为4000元(4月份至7月份的工资均已正常发放),三名仲裁员分别就该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张某只能要求星海厂支付4000元
B.张某可以要求星海厂支付16000元
C.张某可以要求星海厂支付20000元
D.张某可以要求星海厂支付40000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本案中:(1)前4个月的工资已经正常发放,欠付的是8月份的工资,应当补发;(2)从5月1日起至8月31日,星海厂应当向张某支付双倍工资;因此,张某有权要求星海厂支付的金额为:4000+4000×4=20000(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