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法律制度
- 共4468题
上个月,小赵被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成为失业人员,偏偏他又生病住了院,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小赵犯了愁。同病房的老王对小赵说,现在失业人员不用缴纳医疗保险费,同样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小赵将信将疑,但他想起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小王曾告诉他,他可以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小赵担心,因为他没有及时提出申请,可能已经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了。小赵于是向医生请假,赶紧跑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问个究竟。 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之日起计算。
A.解除劳动合同
B.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C.办理失业登记
D.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A公司是国内一家生产中央空气净化器的企业,公司产品质量过硬,是市场知名品牌。2008年该公司率先在本行业提出了报修后48小时内完成维修的承诺,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由于维修工作量和强度的增加,该公司某售后服务中心于2010年10月雇佣了20名全日制售后技术服务人员,为该公司客户提供产品售后的技术咨询和维修服务,但并未和这些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2年11月,A公司为了降低长期的人力成本,要求这20名员工与A公司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并让这些员工与B劳务派遣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并由B公司派遣到A公司从事原来的售后技术服务工作。这20名员工中有的员工不同意解除与A公司的劳动关系,同意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也要求A公司必须先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再考虑是否与B公司签订劳动合同。A公司认为这些员工不是真正的解聘,还会继续经由劳动派遣在A公司工作,拒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请根据上述情境,回答以下问题:A公司的市场策略是什么?适宜采用哪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针对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该公司对这20名员工的做法会带来哪些问题?(10分)
正确答案
A公司的市场策略是廉价战略;(2.5分)适宜采用吸引策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2.5分)针对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该公司对这20名员工的做法会带来如下问题:(5分)采取人力资源吸引策略的企业,其人员的补充主要依赖于外部劳动力市场,工作岗位的要求严格具体,员工晋升的路线阶梯狭窄,职位不易转换。在这种企业中,员工绩效评估具有三个特点:注重短线目标;以最终成果为评估标准;以个人考核为主体。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很少,强调“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只要求员工掌握简单的应用技巧。在薪酬上,以对外公平为原则,不但薪酬水平低,员工的归属感、雇佣保障也很低。
解析
暂无解析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存在下列问题:
(1)有8年工作年限的张某提出年休假5天,甲公司认为,由于张某2009年请病假累计已达40天,拒绝了张某的请求。
(2)2009年国庆节,甲公司安排王某(日工资标准为200元)加班,王某要求甲公司支付600元的加班费,遭到甲公司的拒绝。
(3)2009年4月1日,甲公司与孙某订立了1年期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满月工资为1200元。甲公司所在地的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000元。
(4)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出资30万元送赵某到国外参加技术培训2个月,双方约定了5年的服务期。2009年11月1日,赵某发现甲公司未为自己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赵某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以赵某未完成约定的服务期为由,要求赵某支付赔偿金。
(5)2009年6月1日,实际工作年限为8年、在甲公司已经工作4年的杨某因病请长假休息。杨某的月工资为2000元,病休期间,甲公司向杨某支付的病假工资为6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00元。2009年8月1日,甲公司与杨某于3年前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回答下列第60~64小题。
根据(3)所提示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规定的是( )。
A.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B.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C.孙某在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960元
D.在试用期内,如孙某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甲公司向孙某说明理由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试用期属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双方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合同仅约定劳动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在本题中,孙某在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1000元。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只有“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刘某在甲化工厂工作期间,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不仅给甲厂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本人也因伤住院,那么甲厂于什么时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刘某属于因工受伤,甲厂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如果刘某怀孕,甲厂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C.规定的医疗期满后解除合同,并要给予经济补偿
D.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须给予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23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痛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所以本题应选D。
下列( )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范围。
A.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C.因公司人际关系产生的争议
D.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范围包括:(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以下用人单位的做法不违反法律的是( )
A.张某是某工厂电工,由于张某严重违反操作规范导致工厂高压电线漏电,张某被电击伤后截肢,工厂因为抢修高压电线停产 1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工厂将张某开除,并拒绝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B.王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王某3年内不许结婚,如果结婚,劳动合同立即终止。王某进公司后不到2年即结婚,公司将王某辞退,并拒绝支付经济补偿
C.某工厂因生产经营困难裁减人员,被裁减人员领取了失业救济金,工厂扣除失业救济金的数额后发放经济补偿
D.李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10年,劳动合同期满后,李某要求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表示不再与李某续签任何劳动合同,并且拒绝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根据《劳动法》第25条第(2)项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意见》第30条,《劳动法》第25条的效力高于《劳动法》第29条,A选项中,虽然张某是工作期间受伤,并且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但是张某的受伤是因为自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所以单位有权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并且根据《劳动意见》第39条的规定,单位有权拒绝支付经济补偿。虽然根据《劳动意见》第38条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B选项中用人单位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违反法律,因此根据《劳动法》第18条,劳动合同的这个条款无效,单位无权根据这个条款终止劳动合同,所以B选项中用人单位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劳动意见》第43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机构也不得以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为由,停发或减发失业救济金。”根据该条规定,c选项中用人单位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必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才有权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D选项中,劳动合同期满,单位有权不续签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劳动意见》第38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国家另有规定,可以从其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所以D选项中用人单位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有______。
A.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B.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析] (1)选项A: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2)选项C: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即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有______。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D.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1)选项C: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2)选项D: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医疗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______。
A.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医疗期内遇合同期满,则合同必须续延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
C.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D.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1)选项C: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选项D:对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规定给予其经济补偿。
甲房地产公司与乙国有工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乙公司原有的仓库用地上开发商品房。双方约定,共同成立“玫园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园公司”)。甲公司投入开发资金,乙公司负责将该土地上原有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变为出让土地使用权,然后将出让土地使用权作为出资投入玫园公司。
玫园公司与丙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由其派遣王某到玫园公司担任保洁员。不久,甲、乙产生纠纷,经营停顿。玫园公司以签订派遣协议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将王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遂以此为由解除王某的劳动合同。请回答第下列题。
关于王某劳动关系解除问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玫园公司有权将王某退回丙公司
B.丙公司有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
C.王某有权要求丙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D.王某如不愿回到丙公司,有权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 劳务派遣合同的解除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65条第2款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都是劳动者在工作上存在重大过错或者实在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而本题中玫园公司以签订派遣协议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将王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以此为由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均违反法律规定,所以A、B选项均不正确。
对于C、D选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本题中,用人单位丙公司违反规定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王某有权要求丙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王某不愿意回到丙公司,那么其有权要求丙公司支付赔偿金,因此C、D选项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当选。
2008年5月,松园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松园公司”)与天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利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李某派遣到天利公司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第下列题。
天利公司将李某再派遣到自己的子公司,被李某拒绝。天利公司遂以李某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将其退回松园公司。随后,松园公司以李某已无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天利公司可以对李某进行再派遣,但不能因李某拒绝而将其退回
B.松园公司不得因李某已无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
C.李某可以将天利公司或者松园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D.李某可以就其因劳动合同解除而受到的损失,请求天利公司和松园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劳动派遣中劳动合同的解除及救济
[解析] 本题公布答案为A,但我们认为正确答案应为AC。《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65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在本题中,天利公司不得对李某进行再派遣;李某拒绝被派遣到另一个公司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属于用工单位可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的情形,天利公司不得依此将其退回。A选项错误,应选。
由于李某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39、40条规定的劳动者存在过错或劳动者不能从事或胜任工作的情形,因此天利公司将李某退回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因此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天利公司不但不得解除合同,在李某无工作期间,还应当按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李某按月支付工资。B选项符合法律规定,不应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当劳动争议发生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不论李某是与天利公司还是松园公司发生劳动争议,都应当以天利公司和松园公司作为被申请人。C选项中李某可以选择被申请人的陈述是不正确的。C项也应选。考生请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即当劳动派遣案件进入诉讼程序时,只有在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方为共同被告;一般情形下,以派遣单位为被告即可。
《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李某可以就其因劳动合同解除而受到的损失,请求天利公司和松园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选项D正确,不应选。
[陷阱点拨] 我国的劳动法部门内法规较多,效力层次不甚明确,因此,考生要对该部门法的效力层次、适用优先性有清楚的了解。此外,劳动仲裁前置是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的一个特殊制度,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需特别注意劳动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案件诉讼制度的衔接上的不同点,注意辨明如劳动派遣案件中仲裁和诉讼的相对人不同等细节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得再约定试用期的有______。
A.在试用期内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的
B.在试用期内由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的
C.劳动合同终止后一段时间又招用该劳动者的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1)选项AB: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不管是用人单位解除还是劳动者解除,用人单位再次招用该劳动者时,不得再约定试用期;(2)选项CD:劳动合同续订或者劳动合同终止后一段时间又招用劳动者的,对该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劳动者不需要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有______。
A.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
B.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C.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1)选项AB:劳动者“不需要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2)选项CD: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2002年)在某国有企业工作的吴某,在向该企业递交辞职书的第2日不辞而别,对这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该企业决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企业有权要求吴某赔偿单位下列哪些损失?
A.该单位招收录用吴某时向有关管理机构交纳的200元行政管理费用
B.企业为培养吴某,曾派他到国外学习,企业为此支付培训费用1万元
C.由于吴某不辞而别,企业没有及时找到人员顶替吴某的工作,由此给该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D.由于吴某不辞而别,给该企业生产造成间接经济损失4万元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本题中吴某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因此,吴某应该赔偿单位200元行政管理费用、1万元培训费用、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因此本题应选ABC. 注意:本题出在《劳动而合同法》颁布之前,原解析是以《劳动法》第102条和《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为依据。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不约定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下列各种情形,哪些不符合《劳动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 )
A.李某刚刚大学毕业,就与一家广告公司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张某与其所在的电器公司签订了一份5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06年5月合同期满,张某继续在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没有提出异议,则双方的劳动合同从2006年5月起启动成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宋某在某投资公司连续工作了12午后,双方协议延续订立合同,但宋某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该投资公司对此要求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D.某海运公司解除了与陈某的劳动合同,并以与陈某订立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为由拒绝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考点] 劳动法适用范围[解析] A选项,《劳动法意见》第20条第1款规定,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要达到一致,无论初次就业的,还是由固定工转制的,都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见,初次就业就签订该类合同并无不妥,故A项正确。 B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一方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可见,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上述情形下,双方的劳动合同并不能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是按照原来的合同继续执行。故B项错误,入选。 C选项,《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见,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2年后,有权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故C项错误,入选。 D选项,《劳动法意见》第20条第2款规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将法定解除条件约定为终止条件,以规避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义务。可见,解除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应当给予经济补偿的,否则该条的禁止性规定便没有必要了。故D项错误,入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