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1)有8年工作年限的张某提出年休假5天,甲公司认为,由于张某2009年请病假累计已达40天,拒绝了张某的请求。
(2)2009年10月1日,甲公司安排王某(日工资标准为200元)加班,王某要求甲公司支付600元的加班费,遭到甲公司的拒绝。
(3)2009年4月1日,甲公司与孙某订立了1年期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了试用期,试用期满月工资为1200元。甲公司所在地的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000元。
(4)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出资30万元送赵某到国外参加技术培训2个月,双方约定了5年的服务期。2009年11月1日,赵某发现甲公司未为自己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赵某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以赵某未完成约定的服务期为由,要求赵某支付赔偿金。
(5)2009年6月1日,实际工作年限为8年、在甲公司已经工作4年的杨某因病请长假休息。杨某的月工资为2000元,病休期间,甲公司向杨某支付的病假工资为600元,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00元。2009年8月1日,甲公司与杨某于3年前订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______。

A.张某享有5天的带薪年休假
B.张某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C.由于张某在2009年请病假累计1个月以上,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D.由于张某在2009年请病假累计未达到2个月,仍可以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1)选项A: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选项B: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3)选项CD: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在本题中,累计工作8年的张某在2009年请病假累计未达到2个月,可以享受5天的年休假。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因整理文字资料的需要招聘了李某,并与李某协商签订了一份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李某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收入太低,又到乙公司工作,并签订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不久,李某觉得同时在两家公司工作太累,遂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认为李某应提前30日通知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而李某则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要求。 关于甲公司支付李某劳动报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所从事的非全日制用工必须按周计酬 
B.甲公司向李某支付劳动报酬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C.甲公司应按月向李某支付劳动报酬 
D.李某在甲公司的计酬标准不得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选项错误,应以小时计酬为主;C选项错误,因为周期不得超过15日;D选项错误,应不得低于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甲公司因整理文字资料的需要招聘了李某,并与李某协商签订了一份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李某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收入太低,又到乙公司工作,并签订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不久,李某觉得同时在两家公司工作太累,遂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认为李某应提前30日通知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而李某则向甲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要求。 关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应提前30日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B.甲公司可不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C.李某可以随时通知甲公司终止用工 
D.甲公司应向李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生活补助

正确答案

B, C

解析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一定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该罚款的标准是( )。

A.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B.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C.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B.企业宣告破产或者依法被撤销
C.劳动者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D.劳动者因工负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考点]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解析]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根据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主体情形可分为双方协议解除和单方解除两种。对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严格限制。我国《劳动法》第29条明确规定,有四种情况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一是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是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CD项是正确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定义: ①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之前依双方协议或一方的意思表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执行,解除劳动法律关系。 ②劳动合同的终止: 由于劳动合同期限已满,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已经出现,劳动合同归于消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就此不再存在。 ③劳动合同的变更: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或者法律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协商一致,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利补充。 典型例证: (1)王某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和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被公司解聘 (2)蔡某与一家广告公司签了三年的工作合同,三年后,蔡某离开了该公司 (3)徐某由于工作出色,工作两年后,公司与其改签了合同,把基本工资提高20%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
B.1
C. 2
D.3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本题属于基于“种差”进行的多定义判断。本题中,典型例证(1)、(2)和(3)分别与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和劳动合同的变更三个定义相对应。因此,答案为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满足的条件是( )。

A.公司单方面的决定
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改变
C.在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不变的情况下,当事人权利义务内容的改变
D.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

正确答案

C

解析

劳动合同变更时,如在协商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解除劳动合同,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不得解除、终止
B.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日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
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D.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劳动合同就可以解除、终止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劳动法》第20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又称无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不约定合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不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合同就不能解除、终止。劳动者在同中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因单位调整产业结构,职工无法适应原工作,经过单位组织的培训后仍然不能胜任新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告知单位工会,由工会决定
B.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C.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提前15天通知劳动者
D.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当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

正确答案

D

解析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真题试题】 (2009年案例分析第三大题,第79~82题)  2008年1月1日,26岁的女研究生冯某被A公司录用为职员,双方约定合同期为1年6个月;试用期3个月;合同期内冯某不得怀孕生育小孩,否则立即终止合同;冯某提前解除合同须支付违约金3000元。自上班以来,冯某一直勤勤恳恳、尽职尽责。2008年11、12月,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就业形势的恶化,我国出现了女性劳动者以保住工作岗位为目的的怀孕高潮。2009年春节期间(2009年1月26日~2月4日),冯某在父母的劝说下也萌发了生育小孩的想法,不料这一想法很快传到了A公司领导那里。2009年2月10日,A公司领导约冯某谈话,重申了当初合同约定内容,并提出如果冯某主动提出辞职,公司将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冯某当即表示拒绝辞职。2009年6月30日,合同到期后双方未续期。10天后就在冯某准备办理离职手续之时突觉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确定已怀孕1个多月。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真题试题】 (2009年案例分析第80题) 下列是几位法律工作者对本案劳动合同的不同看法,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有( )。

A.劳动合同尚未终止
B.劳动合同已因期限届满而终止
C.劳动合同已于2009年冯某经检查确认怀孕时终止
D.A公司在冯某怀孕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真题解析】  在女职工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届满后应当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怀孕期间如果有特定情形,仍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关于劳务派遣,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为劳动者的劳务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交付赔偿金
B.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C.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D.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考点] 劳务派遣
[解析] 依《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可见,C项正确。第30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可知B项正确。依第31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可见,D项正确。第32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可见,A项正确。故本题四项均当选。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张某2011年1月在提供了5000元保证金后开始到甲公司上班,但是一直到2011年3月,甲公司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工作期间,甲公司多次安排张某加班,但均未支付加班费。2011年9月甲公司打算解除其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双方就此发生了争议。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张某人职后由于专业技术有限不能胜任其工作,经过公司培训和换岗仍不能胜任工作。甲公司打算解除其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在下列哪些情形下,该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

A.张某正处于怀孕期间
B.张某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C.张某被选举为该单位的职工代表,尚在任期内
D.张某由于与工作无关的犯罪,已经被判处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怀孕期间、非因工负伤以及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企业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选为职工代表,不是法律规定的限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犯罪的,可以随时解除。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真题试题】 (2008年案例分析第二大题,第75~78题)  王某自1985年以来一直受雇于X市Y县的W公司从事汽车驾驶员工作,月工资1500元,双方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8年2月10日,王某要求与W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料得到的却是w公司的解雇通知书,要求王某在月底前办理离职手续,工资结算至2月底。此后王某虽然每天到W公司上班,但W公司始终不给其分配工作,也不向其支付工资。2008年5月5日,王某向Y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2008年5月10日,王某驾驶其朋友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随即被公安机关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拘留。2008年5月12日,王某在大地震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本案中王某在向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时有权( )。

A.请求w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B.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发出支付赔偿金的支付令
C.请求w公司支付自2008年1月1日起计算的双倍工资
D.请求w公司支付自2008年2月1日起计算的双倍工资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  规定,劳动合同没有依法解除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另根据该法第3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故B项的申请对象错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法\律 教 \育网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规定,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2008年1月1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因而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应当从2008年2月1日起计算的双倍工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真题试题】 (2008年案例分析第二大题,第75~78题)  王某自1985年以来一直受雇于X市Y县的W公司从事汽车驾驶员工作,月工资1500元,双方从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8年2月10日,王某要求与W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料得到的却是w公司的解雇通知书,要求王某在月底前办理离职手续,工资结算至2月底。此后王某虽然每天到W公司上班,但W公司始终不给其分配工作,也不向其支付工资。2008年5月5日,王某向Y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2008年5月10日,王某驾驶其朋友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随即被公安机关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拘留。2008年5月12日,王某在大地震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必然导致王某与W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消灭的事由是( )。

A.王某被刑事拘留
B.王某被宣告死亡
C.王某在地震后下落不明
D.W公司通知王某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真题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劳动合同效力的终止。王某被刑事拘留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关系消灭,因为只有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单方面主张劳动合同解除方消灭劳动合同关系。王某被宣告死亡意味着劳动合同一方不存在了,因而合同关系必然消灭。地震后下落不明没有被法院宣告失踪或死亡也不能消灭劳动合同关系。公司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是依照法定事项履行法律程序的才可以导致劳动合同关系消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深圳某个体服装生产企业非法延长劳动工作时间,为防止职工早退,企业将生产车间大门紧锁,员工进出必须由保安人员审查同意
B.刘某与一家外资企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支付方式为按月支付,后该外资企业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停发刘某三个月工资,声称三个月后连本带息补发
C.张某与某建筑工程队签订劳动合同后,在试用期内感觉体力不支,萌生辞职念头
D.魏某因工负伤,治疗期满伤愈出院后欲到一家工作条件较好的单位工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3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依此,A、B、C三项情形下劳动者均可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合同。但D项不属此列,应依第31条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