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不定项选择

2008年5月,松园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松园公司”)与天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利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李某派遣到天利公司工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请回答下列问题。天利公司将李某再派遣到自己的子公司,被李某拒绝。天利公司遂以李某不服从工作安排为由将其退回松园公司。随后,松园公司以李某已无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天利公司可以对李某进行再派遣,但不能因李某拒绝而将其退回
B.松园公司不得因李某已无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
C.李某可以将天利公司或者松园公司作为被申请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D.李某可以就其因劳动合同解除而受到的损失,请求天利公司和松园公司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点] 劳务派遣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2条第2款的规定,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故A项表述错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65条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36条、第38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1条第 (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因而松园公司只能依《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能因李某已无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所以B项说法正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故C说法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2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1000元以上 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故D项说法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乙两人在机械厂的同一车间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致乙右臂伤残。有关该事件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假设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则机械厂仍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B.乙所受损失应向甲要求赔偿
C.机械厂工会对该厂解除与甲或乙的劳动合同无权提出意见
D.机械厂在对乙作出相应经济赔偿的前提下可以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中,乙是在工作时间,因甲的疏忽大意而导致右臂伤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因此,乙应被认定为工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机械厂也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故A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陈某于2004年4月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2004年7月,陈某出国留学的签证得到批准,遂想解除与某房地产公司的劳动合同。陈某应采取下列哪种做法( )

A.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可能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C.应当提前7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D.应当提前7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见《劳动法》第32条。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1
题型:简答题
|
不定项选择

(二) 2008年1月8日,张某看到某公司的招聘启事后,于1月10日到某公司应聘,1月11日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张某于1月15日正式上班,2月28日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张某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是()。

A.违反服务期约定
B.违反晚婚约定
C.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D. 擅自参加研究生考试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2002年)下列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哪些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A.某私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
B.某国家机关与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
C.某公司董事长与公司之间的聘用合同
D.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本题中C项中的董事长不是和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所以该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范围。此外,法人之间的劳务合同也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陈某是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陈某与甲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合同有效期内不得辞职。陈某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乙公司对陈某允诺高薪,陈某不辞而别,直接到乙公司处工作,并将自己掌握的甲公司的商业秘密告知乙公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应赔偿自己辞职给甲公司的经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B.陈某应赔偿甲公司的商业秘密被侵害所造成的损失
C.乙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乙公司向甲公司赔偿后,有权向陈某追偿,追偿份额为赔偿额的50%。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用人单位招收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责任[解析]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根据该条规定,A、B、C三个选项均正确,用人单位承担的连带赔偿份额应不低于 70%,所以D选项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王某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的10号之前发放上月的工资,但是直至2004年5月31号公司尚未发放王某的 4月份工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并支付赔偿金
B.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公司向王某支付工资,并责令支付赔偿金
C.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公司处以罚款
D.王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考点] 拖欠工资的处理[解析] 《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根据这两条规定可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支付赔偿金,但是无权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但是不能直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所以朋选项正确,CD选项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5年) 某民办科研所与技术员周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由周某承担科研所的一个产品开发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资金缺乏,项目被迫下马。科研所决定与周某解除劳动关系。对此,该单位法律顾问提供的下列哪一项建议不符合法律规定?

A.告知周某当初聘用他的工作岗位已不存在
B.至少提前30天向周某发出书面通知
C.先安排周某到后勤岗位,如他拒绝就可以解雇
D.如周某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可与单位签订解约协议,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如周某不同意签订解约协议,单位有权单方解约并不必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D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A选项正确,其仅是一种告知行为,符合法律规定;B选项正确,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C选项正确,属于《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3项所规定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情形;D选项错误,《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所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A是某旅店招用的服务员,现年18岁,双方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A为发泄对旅店老板的不满,经常对住宿的客人开口大骂,使客人对旅店印象极差,客流量骤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

A.A与旅店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B.旅店可以解除与A的劳动合同
C.旅店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A,并支付1个月的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D.在试用期内,旅店不能解除与A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按劳动合同的解除。A现年18岁,所以其与旅店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有效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A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还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该旅店可以解除与A的劳动合同。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 )。

A.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B.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C.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D.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①劳动合同期满的;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④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⑤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⑥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第②、⑤、④条可知,选项A、B、D均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选项C“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属于用人单位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的情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2002年)某甲在一企业工作,试用期未满便想解除劳动合同,请问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甲应当提前30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B.甲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C.甲可以随时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D.甲在试用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正确答案

-1

解析

无正确选项(当年参考答案:C)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注意:因为本题出在《劳动合同法》生效前,因此当时适用《劳动法》第32条的规定解析,即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法》生效后,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不再适用《劳动法》,因此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本体无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乙两人在机械厂的同一车间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致乙右臂伤残。有关该事件的下列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假设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则机械厂仍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B.乙所受损失应向甲要求赔偿
C.机械厂工会对该厂解除与甲或乙的劳动合同无权提出意见
D.机械厂在对乙作出相应经济赔偿的前提下可以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劳动法》第29条和第30条有关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00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2年1月1日期满。签订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1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1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请分析说明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

答: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不合法。  1.劳动合同的解除不符合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包括自然终止条件和因故终止条件。  其中,自然终止条件包括:(1)定期劳动合同到期;(2)劳动者退休;(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任务完成,合同即为终止。  因故终止条件包括:(1)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终止;(2)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解除劳动关系;一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3)劳动关系主体一方消灭(企业破产、劳动者因故死亡);(4)不可抗力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战争、自然灾害等);(5)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人民法院判决亦可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2.张某的一个月两次迟到的情况还不足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且张某不存在严重失职以至于造成用人单位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张某系某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张某与该公司的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1年。该公司出资给张某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但张某需在该公司工作服务至少3年。并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3年内,张某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经济补偿在张某任职期间按月给付。请回答以下问题。
以下哪些情形下公司应当支付给张某经济补偿?______

A.公司提出并与张某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B.公司未依法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费,张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C.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劳动合同终止
D.张某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提出解除合同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ABC当选。D选项中,由于劳动者过错而导致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不支付劳动补偿。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