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的计算
- 共999题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该______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3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______cm,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
正确答案
解:(1)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
(2)重物和动滑轮有三段绳子承担,第3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3h=60c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
×100%=
×100%=88.9%.
(3)根据第1次和第2次数据可知,提升高度相同时,物重不同,机械效率不同,可见,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根据第2次和第3次数据可知,当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不同时,机械效率相同,可见,机械效率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无关.
综上可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重物有关,机械效率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2)60;88.9%;(3)提升的物重.
解析
解:(1)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
(2)重物和动滑轮有三段绳子承担,第3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3h=60c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
×100%=
×100%=88.9%.
(3)根据第1次和第2次数据可知,提升高度相同时,物重不同,机械效率不同,可见,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根据第2次和第3次数据可知,当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不同时,机械效率相同,可见,机械效率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无关.
综上可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重物有关,机械效率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2)60;88.9%;(3)提升的物重.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面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滑至曲面的最低点B时,下滑的高度为5m,速度为6m/s,若物体的质量为1kg.则下滑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对A到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f=mvB2-0
解得Wf=mgh-mvB2=10×5-
×36=32J.
故选:C
如图所示,一质量m=4.0kg的物体,由高h=2.0m,倾角θ=53°的固定斜面的顶端滑到底端.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所受重力所做的功
为______J;支持力所做功为______J;摩擦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合外力所做的功为______J.(g=10m/s2)
正确答案
80
0
-12
68
解析
解:重力做功:WG=mg△h=40×2=80J,
支持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则有:WN=0;
滑动摩擦力为:f=μFN=0.2×40×0.6=4.8N,
则摩擦力做功为:Wf=-fs=-4.8×=-12J;
合外力做功为:W合=W+WN+Wf+WG=80-12=68J
故答案为:80;0;-12;68.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相互垂直的大小分别为F1=3N和F2=4N 的恒力,其合力在水平方向上,从静止开始运动10m,则:
(1)F1和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______J,代数和为______J
(2)F1和F2合力为______N,合力做功是______J.
正确答案
解:(1)根据W=Fscosθ得:
代数和为W=W1+W2=18+32=50J
(2)F1和F2合力
合力做功W=Fscosθ=5×10=50J
故答案为:(1)18;32;50;(2)5;50
解析
解:(1)根据W=Fscosθ得:
代数和为W=W1+W2=18+32=50J
(2)F1和F2合力
合力做功W=Fscosθ=5×10=50J
故答案为:(1)18;32;50;(2)5;50
一个质量 m=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5m.雪橇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100N.求
(1)各力分别对雪橇所做的功.
(2)力对雪橇做的总功.
正确答案
解:(1)雪橇的受力如图所示,重力和支持力与位移垂直,两个力做功为0,拉力F做的功为:
摩擦力做的功为:
(2)力对雪橇做的总功为:
答:(1)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拉力做功2000J;摩擦力做功-500J;
(2)力对雪橇做的总功为1500J.
解析
解:(1)雪橇的受力如图所示,重力和支持力与位移垂直,两个力做功为0,拉力F做的功为:
摩擦力做的功为:
(2)力对雪橇做的总功为:
答:(1)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为零;拉力做功2000J;摩擦力做功-500J;
(2)力对雪橇做的总功为1500J.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