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地面成a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地面向右移动了l的距离,速度由0增大到v.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且Fsina<mg.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l=mv2

BFlcosa=mv2

CFlcosa-μmgl=mv2

DFlcosa-μ(mg-Fsina)l=mv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W=△EK

则有:Flcosa-μ(mg-Fsina)l=mv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该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1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2m,g取10m/s2,求:

(1)力F的水平分力多大;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多大;

(3)物体滑行2m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力F的水平分量为FX=Fcos30°=10×=5N        

(2)滑动摩擦力为Ff=μ(mg-Fsin30°)=0.2×(10-10×)=1N

(3)力F做的功为W=FScos30°=5×2=10J

答:(1)力F的水平分力5N;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1N;

(3)物体滑行2m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10J.

解析

解:(1)力F的水平分量为FX=Fcos30°=10×=5N        

(2)滑动摩擦力为Ff=μ(mg-Fsin30°)=0.2×(10-10×)=1N

(3)力F做的功为W=FScos30°=5×2=10J

答:(1)力F的水平分力5N;

(2)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1N;

(3)物体滑行2m的过程中力F做的功10J.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兴庆区校级月考)我国古代力学的发展较为完善.例如,《淮南子》中记载“物之功,动而有益,则损随之”.这里的“功”已初步具备现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下列单位分别是四位同学用来表示功的单位,其中正确的是(  )

AN•m•s-1

Bkg•m2•s-2

CC•V•s

DV•Ω•s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功的单位是焦耳,根据功的定义W=FL可知:1J=1N•m==kg•m2•s-2.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电功的公式:W=Pt=UIt,电压的单位是V,电流的单位是A,时间的单位是s,所以:1J=1V•A•s=1V•C.故C错误;

D、根据电热的单位:Q=所以:1J=.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物体,由高h=0.3m,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顶端滑到底端.若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外力做的总功.

正确答案

解:重力做的功WG=mgh=4×10×0.3=12J

斜面的长度S===0.5m

滑动摩擦力f=µFN=µmgcos37°=0.2×40×0.8=6.4N

则摩擦力做的功Wf=-fs=-6.4×0.5=-3.2J

弹力做功为零;则总功W=12-3.2=8.8J;

答: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外力所做的总功为8.8J.

解析

解:重力做的功WG=mgh=4×10×0.3=12J

斜面的长度S===0.5m

滑动摩擦力f=µFN=µmgcos37°=0.2×40×0.8=6.4N

则摩擦力做的功Wf=-fs=-6.4×0.5=-3.2J

弹力做功为零;则总功W=12-3.2=8.8J;

答:下滑过程中物体所受外力所做的总功为8.8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人用力F=100N的恒力,通过滑轮把物体M拉上斜面,如图所示力F方向恒与斜面成60°,若物体沿斜面运动了1m,那么他做的功是多少?(g取10m/s2

正确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L时,力的作用点沿力方向移动L的同时也会随滑轮向上移动L,则力的作用点的合位移如图所示,则s=2Lcos

则F对物体做功W=Fscos=2FLcos2=2×100×1×=150J;

答: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150J.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L时,力的作用点沿力方向移动L的同时也会随滑轮向上移动L,则力的作用点的合位移如图所示,则s=2Lcos

则F对物体做功W=Fscos=2FLcos2=2×100×1×=150J;

答: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150J.

下一知识点 : 正功和负功的区别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功的计算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