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的保护
- 共940题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
请回答: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_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殖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下图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相关内容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图2为图1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图3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________;图l中丙所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应对应图2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图3所示的C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若图1甲的有机物干重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要消耗丁的有机物干重______千克。
(3)图3中_______(填字母)为分解者,其包含的生物种类除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D的无氧呼吸是否是产生CO2的途径之一? 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随着人口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若甲乙丙丁均可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最好以_____________作为主要食物来源。
正确答案
(1)丁→乙→甲→丙;③
(2)CO2;25
(3)B;不是;D生物为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
(4)丁
下表是我国1981年35~45岁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育龄妇女的生育子女数情况,依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绘制农村和城市妇女生育子女数曲线。(农村用实线表示,城市用虚线表示)
(2)从上表中可知人口的生育率与_______成反比。当前,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在农村。结合上述材料你认
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__________。
(3)分析上表,谈谈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4)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发展地区经济和教育、提高人们尤其是妇女的受教育水平
(3)生育率和多胎率随着育龄妇女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文化程度的高低是人口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文化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差,生育率高,人口增长快,教育基金少,受教育程度下降,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反之,则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既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如下图所示,以1990~1997年世界人口、粮食、资源、污染变化量为依据绘制的20世纪及未来50年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一定时间内人均粮食迅速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人口数量到一定时间也会减少,可能因为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不合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2)人口剧增,耕地减少,环境恶化
(3)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 开发和利用
(4)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不足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生的问题不同,采取的对策也不同。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请阅读表中资料(1991年),回答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为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可采取的对策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人口老龄化 提高社会福利、保险
(2)人口出生率过高 计划生育
下图为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需要的时间:
(1)从图中可以看出1830年至1930年人口增长10亿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年,而进入20世纪后,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依次为_________年、_________年、________年、________年。
(2)人口增长必然带来对_________需求的同步增长。
正确答案
(1)100 30 15 13 11
(2)资源
下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模式图,识图回答问题。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向人类社会中输入___________。
(2)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__________输出给环境。
(3)箭头C表示人类对_________产生的影响。
(4)箭头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__作用。
(5)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
(6)要使A、B、C、D达到良性循环,最根本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实现______________战略。
正确答案
(1)物质和能量
(2)废弃物
(3)环境
(4)反馈
(5)人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6)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搞好国土整治 可持续发展
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_________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________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易受到破坏。
正确答案
(1)细菌
(2)藻类、大米草 食草虫、线虫、海螺 沼蟹、蜘蛛
(3)一龄幼虫
(4)减少 细菌→线虫→沼蟹(答案合理即可) 藻类→线虫→沼蟹
(5)下降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在某海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_________曲线。当人口数量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是该岛环境___________。
(2)当人口数量强行增长到O点时,就会很快下降至P点,原因是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短缺,各种人为因素使__________遭到破坏,加上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______________(如有人被迫离岛等)。
(3)若干年后岛上人口数又从P点上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以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发展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自身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正确答案
(1)“J”型 允许的最大值(K值)
(2)生态系统稳定性 种内斗争
(3)自我调节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因素是______,因此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地灭鼠方案:_____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________(写出三种方法);这种生物防治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增加
(2)出生率和死亡率 计划生育
(3)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培育抗虫作物 不污染环境且保持生态系统稳定
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下列选项中,是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的是
[ ]
正确答案
在过去的10年里,大气中的co2含量大大增加,以下不是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
正确答案
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 ]
正确答案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