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 共38题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关于“最近发展区”这一理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理论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最先提出的
B.在研究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中,要同时考虑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在指导下所能达到的水平
C.强调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强调发展要先于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最近发展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A、B两个选项没有争议,是正确的,C、D两个选项是相反的说法,其中选项C是正确的,教学要着眼、落实于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是迁就现有水平,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带动、加速发展。
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解析
[解题指导] 此题要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
教育只能适应青少年发展而不能促进其发展。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5)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但这种适应正是为了促进其发展,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适应是为了发展,发展是最终目的。题目中只见适应不见发展,是错误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略论教育现代化。
正确答案
教育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具有指向性的能动的教育变革过程。
(1)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进程。在今天及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教育起着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教育现代化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分不开的。概括起来,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般特征:①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②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③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2)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
①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受教育机会的均等――不仅在入学机会上的均等和获得知识方面的机会均等,还是充分发展每一个体内在潜力、获得本领方面的均等,否则,受教育者就不能在社会中处于他所应处的位置;均等地改变所有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与生活条件;通过学校加强升迁性的社会流动;师生关系的平等与民主;使教员、家长、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使教师与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教育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培养,等等。
②教育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
(3)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舍弃传统教育观念、理论、思想中不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部分,并在继承中发展,实践中创新,形成一系列适应并有助于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理论。
②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它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全体公民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结构的合理优化状态;与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总量。
③关于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这里包括:课程结构要健全合理,符合现代化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既要重视传统教育体系中的精华,又要及时反映当代科学的崭新成果;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着力于使受教育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建立起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全新的教育方法。
④关于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把抓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龙头。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包括:师德修养;知识水平与结构;教学能力;改革创新意识;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自我更新提高。
⑤关于办学条件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其重点就是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来武装学校。还要把办学条件作为教育资源盘活,使之不断更新、充实、高效运作。
⑥关于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具体包括: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目标,以社会效益为宗旨,自觉地规范教育行为;决策体系的科学、民主、高效;管理体制的合理状态;运行中既能引入市场机制又能充分掌握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具有活力的管理者队伍。
(4)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而产生的一些思想观念
①全民教育与“学会关心”
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向民众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国家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全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负有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的重任,这些新人必须有面对种种挑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能从自我中心的圈子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关心其他物种,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为在全民教育中适应“学会关心”的时代要求,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人类意识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人口教育;信仰教育;世界和平教育。
②学习化社会与终身教育
“学习化社会”是20世纪60年代富勒、赫钦斯等一批欧美学者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设想。《学会生存》一书归纳了这一设想的主要观点:全画反思现有学校教育;在教育系统外还应有其他受教育途径;确认人在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获得经验与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在家庭和公民生活中相互渗透;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实施终身教育思想,特别倡导发展非正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引进现代技术。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种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终身教育既有专业性的教育,也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技能的形式外,终身教育还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③其他思想观念的兴起
在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同期,西方国家还出现了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等相近的思想观念。
“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
“回归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欧洲出现的思潮。它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完成,而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在一生中选择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接受灵活有效的教育。传统教育视学生辍学为消极行为,而回归教育认为可以化作积极行为,即在一定时期内主动离开校园,就业、旅行和进行社会活动,尔后重返学校,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回归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个人离校和复学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