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元璋故里涌春澜,十八农夫划地田。歃血为盟求腹饱,签押作证避囚牵。”其中的“划地田”是指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涵义是

A把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B改变所有制形式

C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

D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百年“张裕”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994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这直接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农民调查》记载:小岗村前任书记沈浩认为小岗村现在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明星村,原因正是当年的分田到户。小岗村的土地分散,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中国现在发展的比较好的明星村都是靠集体经济壮大的。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当年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是个错误的决定

B分散的家庭经济不适合现今社会化大生产

C只有国有经济,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D中国所有的农村地区仅适合发展集体经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

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

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

D完善了人民公社体制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②改革开放同天庆,经济建设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实现了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歌曲《春天的故事》曾经响彻华夏大地。“春天的故事”喻指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