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共576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邓小平说“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为此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建立乡镇企业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

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

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

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时,人们议论纷纷,一些人感叹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但是资本主义要复辟了,地主富农也要回来啦”。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

A当时大多数农民衷心拥护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B担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C没有认识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土地属于集体

D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仍旧根深蒂固,束缚人们的思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是(  )

①推行人民公社制度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培育杂交水稻 

④取消了票证制度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政企分离,实行宏观调控

C实行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D实行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村民在曾经推动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分 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手印。现在,他们却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倡导者,还说“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可见小岗村将土地重新集中,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的这一做法

①就是把个体经济转变为集体经济②是对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变革

③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④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