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 共418题
耳鲍(H.asinina)是中国传统海产品.科研人员发现耳鲍的卵子受精后,会释放出第二极体,而利用细胞松弛素B(简称CB)处理二倍体耳鲍(2N=32)的受精卵形成过程,则可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培育出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的三倍体耳鲍.下表是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细胞松弛素B处理二倍体耳鲍的受精过程后获得的有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1)为了诱导产生更多的卵子,一般可先用______激素处理成熟的雌耳鲍.通常,耳鲍的卵子需发育至______阶段才能与精子结合,当精卵结合后,所释放出的第二极体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2)细胞松弛素B的浓度与胚胎畸形率间的关系是______,而与受精卵的孵化率间的关系是______.
(3)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CB处理后的受精卵,当CB浓度为______mg•L-1时,能诱导出三倍体;当CB浓度为______mg•L-1时,第二极体的释放率最低.
(4)用CB处理相同数量的二倍体耳鲍受精过程以获得能正常发育的三倍体耳鲍幼体时,最为适宜的CB浓度值是______mg•L-1.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为了诱导产生更多的卵子,一般可先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成熟的雌耳鲍.通常,耳鲍的卵子需发育至MII(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或减II)阶段才能与精子结合.根据二倍体耳鲍(2N=32),当精卵结合后,所释放出的第二极体含有16条染色体.
(2)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在较低浓度范围内,随CB浓度增加胚胎畸形率保持不变,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着CB浓度增加胚胎畸形率不断增加;随CB浓度增加孵化率不断降低(或负相关).
(3)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CB处理后的受精卵,当CB浓度为0、0.3、0.4(或≤0.4)mg•L-1时,能诱导出三倍体;当CB浓度为1.0mg•L-1时,第二极体的释放率最低.
(4)从表格中的数据看出,用CB处理相同数量的二倍体耳鲍受精过程以获得能正常发育的三倍体耳鲍幼体时,最为适宜的CB浓度值是0.50mg•L-1.
故答案为:
(1)促性腺 MII(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或减II) 16
(2)在较低浓度范围内,随CB浓度增加胚胎畸形率保持不变,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着CB浓度增加胚胎畸形率不断增加 随CB浓度增加孵化率不断降低(或负相关)
(3)0、0.3、0.4(或≤0.4)1.0
(4)0.50
把果蝇受精卵的细胞质用微细玻璃管抽掉或注入到受精卵别的部位,观察细胞质对胚胎的影响.有关实验结果的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图中结果可知,用微细玻璃管穿刺受精卵,对胚胎没有影响,A正确;
B、由图中结果可知,将受精卵的细胞质用微细玻璃管抽掉或注入到受精卵别的部位后,受精卵没有收到影响,这说明特定部位的细胞质在其他部位中也执行其功能,B正确;
C、细胞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细胞核的活动要受到细胞质的调节和制约,C正确;
D、由图中结果可知,将受精卵的细胞质用微细玻璃管抽掉或注入到受精卵别的部位后,受精卵没有收到影响,这说明参与分化的物质并没有分布到细胞的特定部位,D错误.
故选:D.
下列最能表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桑椹胚期细胞属于全能细胞;
B、囊胚期细胞已经分化形成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细胞,其中只有内细胞团细胞属于全能性;
C、外胚层细胞已经分化,不属于全能细胞;
D、滋养层细胞已经分化,不属于全能细胞.
因此,最能表现细胞全能性的桑椹胚细胞.
故选:A.
(2015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雌性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发生的时期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不断增加其数量,并演变为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形成卵泡,这是在胎儿时期完成的.
故选:B.
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A正确;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B正确;
C、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C正确;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故能选择此时期的胚胎进行,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