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民族精神
- 共6649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骚乱及流血事件。在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时,有3万多名中国公民滞留在该国。我国启动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国家救援行动,从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在利中国公民35860人全部撤出利比亚。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12分)
正确答案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这次利比亚撤离行动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魄,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④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12分,每小点3分)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结合材料可从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点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分析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这些知识分析在利比事件中中国公民感受祖国的温暖。注意组织答案要全面。
(14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三(2)班同学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1)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8分)
材料三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2)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6分)
正确答案
(1)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③弘扬中国精神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8分。①要点2分,②③要点中每分句1分)
(2)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将梦想变成现实。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推动梦想的实现;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实现梦想。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实现梦想。(6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最高给6分)
试题分析:(1)该问要求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其实质是要求分析什么是中国精神以及中国精神对国家与民族的作用。中国精神包括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其作用可以用教材知识点“民族精神的作用”来分析即可。
(2)“求真务实”本身体现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等哲学观点;材料中强调不能“空谈误国”必须“实干兴邦”,这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用这些观点结合问题论证分析即可。
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道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累积经验。
根据材料回答
(1)航天事业的成功,使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简述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新时代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6分)
正确答案
(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分)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2分)
必须以马克思主以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新的时代精神,涉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2分)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思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民族精神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兴旺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重视发扬民族精神。(6分)
略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中国的“航天精神”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焦点。材料一: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航天人的严谨让我们感动。
材料二:随着“嫦娥工程”的成功,面对科技界有可能出现的盲目升空探测热的状况,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81岁的孙家栋清醒地认为:中国的航天人“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实事是,璐谩驽实实一步一步走。”不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冒进,只会花了学费又没买着经验。
材料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双想”几乎是每个航天人发射前都会做的一件事:即回想迂去工作中.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预想真正发射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状况,如何应对。发射不到,双想不止。
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的“航天精神”给你怎样的哲学感悟?
正确答案
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越来越多灾后重建重生的故事感染着人们。
材料一:刘刚均,在地震酌非常态情况下,无麻醉切断了一条腿,勇敢自救,虽一度沉沦,但最终重新站立,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真诚为民服务的道路。
材料二:刺绣女钟思琪是生产自救的模范,她抱定“我们要靠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信念,带领同村其他绣女们坚强地站了起来,依靠刺绣这门传统手艺在灾后重建中未显身手,在穿针引线中重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绣出了美好的未来。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中展现的精神的共同内涵是什么?
(2)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培育这种精神?
正确答案
略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虽然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但甘肃人的精神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是陇原儿女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融汇时代改革创新元素的文化成果。在这种精神阳光的沐浴下,以“诚实守信、包容创新、执著坚韧、团结奋进”为主要特征的陇人品格,激荡着每一个甘肃人的创造活力,点燃了每一个甘肃人为加快甘肃发展奉献进取的巨大热情。
生发于陇原大地的铁人精神、庄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会宁县“三苦两乐”的教育精神,杨晓明精神、侯殿禄精神……这些拼搏创新、奉献和谐的精神财富,是对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的最好凝练和诠释。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指出“甘肃精神、陇人品格”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并藉此分析,在实现甘肃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的必要性。(13分)
正确答案
(1)“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是甘肃人民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甘肃精神的核心“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蕴意、陇人品格中的“执着坚韧”、铁人精神、庄浪精神、会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等,无不诠释和体现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4分)
(2)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对于实现甘肃跨越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对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甘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分)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教育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的综合文化素质不高,这是制约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是全面提高甘肃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3分)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甘肃作为西部落后省份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发扬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具体表现的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集聚全省各民族的力量,激荡每一个甘肃人的创造活力,点燃每一个甘肃人为加快甘肃发展奉献进取的巨大热情,这是提升甘肃竞争实力,实现甘肃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3分)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准确表述“甘肃精神”、“陇人品格”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甘肃精神”、“陇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以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为知识依托,适当对接“甘肃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阐述发扬“甘肃精神”和塑造“陇人品格”的必要性。注意课本知识和材料的结合详细组织答案。
郭明义,一个鞍钢普通职工的名字,在2010年逐渐传遍全国。他平凡朴实的言行在震撼着人们心灵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周围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某校高二(3)班同学以“走进郭明义,学习郭明义”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
你共同参与。
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我心中的雷锋——向郭明义学习”主题征文活动。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在主题征文中说明弘扬郭明义精神的原因及意义。(8分)
郭明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简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8分)
正确答案
(16分)(1)①弘扬郭明义精神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可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4分)
②弘扬郭明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可以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4分)
(2)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4分)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激发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4分)
略
(15分)某校离二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开展一次“长城与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班会做准备工作。
第一小组在图书室查阅到如下信息:在联合国大厦内,悬挂着中国政府赠送的巨幅长城挂毯。他们
了解到中国政府之所以将绣有长城的巨幅挂毯送给联合国,是因为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长城的坚固雄伟、蜿蜒数千里,正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奋斗、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二小组在网上查到如下信息: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周围的景现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加强对长城的保护,对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假如你是该班一位成员,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请结合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理解。(6分)
(2)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有哪些? (9分)
正确答案
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明代以前)
注: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4分)
材料二:发展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公司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2)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该企业文化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并说明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分)
正确答案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农学等史书典籍以文字记载着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成果,使中华农业科技得以传承,是中国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独树一帜,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分)
(2)爱国主义,自强不息。(2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1分)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分)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1分)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1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第(1)问:体现类试题,考查的角度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措施,结合材料考生可以回答出:该企业文化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对于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考生可以从发挥“主心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等角度作答。
点评: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必要性以及措施。(1)必要性: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④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度适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