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蒸馏法)和湿法(电解法)两大类.

Ⅰ.火法炼锌工艺如下:

焙烧和蒸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2ZnS(s)+3O2(g)═2ZnO(s)+2SO2(g)△H1=a kJ•mol-1   ①

2C(s)+O2(g)═2CO(g)△H2=b kJ•mol-1  ②

ZnO(s)+CO(g)═Zn(g)+CO2(g)△H3=c kJ•mol-1  ③

(1)以上三个反应中,一定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2)反应:ZnS(s)+C(s)+2O2(g)═Zn(g)+SO2(g)+CO2(g)△H=______kJ•mol-1

Ⅱ.湿法炼锌工艺如下:

(3)写出“浸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电解”获得锌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5)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正确答案

①②

+c

ZnO+2OH-═ZnO22-+H2O

ZnO22-+2H2O+2e-═Zn+4OH-

NaOH

解析

解:(1)2ZnS(s)+3O2(g)═2ZnO(s)+2SO2(g)△H1=a kJ•mol-1   ①

2C(s)+O2(g)═2CO(g)△H2=b kJ•mol-1  ②

ZnO(s)+CO(g)═Zn(g)+CO2(g)△H3=c kJ•mol-1  ③

①属于金属化合物的燃烧反应,所以是放热反应;②是非金属碳的燃烧反应,所以是放热反应;③是金属和一氧化碳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①②;

(2)2ZnS(s)+3O2(g)═2ZnO(s)+2SO2(g)△H1=a kJ•mol-1   ①

2C(s)+O2(g)═2CO(g)△H2=b kJ•mol-1  ②

ZnO(s)+CO(g)═Zn(g)+CO2(g)△H3=c kJ•mol-1  ③

方程式+③得方程式ZnS(s)+C(s)+2O2(g)═Zn(g)+SO2(g)+CO2(g),

所以△H=+c kJ•mol-1

故答案为:+c;

(3)氧化锌与氧化铝相似,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氧化锌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锌酸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ZnO+2OH-═ZnO22-+H2O,

故答案为:ZnO+2OH-═ZnO22-+H2O;

(4)电解偏锌酸钠溶液时,偏锌酸根离子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锌和氢氧根离子,即ZnO22-+2H2O+2e-═Zn+4OH-

故答案为:ZnO22-+2H2O+2e-═Zn+4OH-

(5)电解偏锌酸钠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钠,由氧化锌制取偏锌酸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溶液,所以氢氧化钠能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NaOH.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氯化铝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属于分子晶体,为共价化合物,工业上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故A错误;

B.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故B错误;

C.CaO遇水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会和氯气反应,故C错误;

D.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真空炼铷的原理如下:2RbCl+MgMgCl2+2Rb(g).对于此反应的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的是(  )

A镁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铷强,镁可置换出铷

B铷的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出时,平衡向右移

CMgCl2的热稳定性比RbCl弱

DRb单质比RbCl更稳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镁可置换出铷,但不是因为活泼金属可置换不活泼金属,因镁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铷强,故A错误;

B.真空炼铷:生成物Rb为气态,把铷蒸气抽出,则减少了生成物的浓度,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反应可以不断向生成Rb(气)方向进行,故B正确;

C.MgCl2的离子键比RbCl强,MgCl2的热稳定性比RbCl强,且两者稳定性与真空炼铷的原理无关,故C错误;

D.Rb为活泼金属,其稳定性不及RbCl稳定,且两者稳定性与真空炼铷的原理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研究发现铜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在工业上铜的冶炼大致可分为:

①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

②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

③制粗铜,在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

④电解精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可以通入氨水中,生产氮肥

B每生产6mol Cu,理论上需消耗11mol O2

C反应2Cu2O+Cu2S=6Cu+SO2↑中的还原剂是Cu2S

D电解精炼时,粗铜应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生产的尾气可以通入氨水中生成亚硫酸铵,进而生成硫酸铵,故A正确;

B、每生产6molCu需要3molCuFeS2,根据题中方程式可知共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2mol+3mol=15mol,故B错误;

C、反应中Cu2O为氧化剂,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

D、精炼铜时,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阳极,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反应为: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1)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答: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II.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2来获得Ti:将处理过的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O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3)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方法二”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s)+2Cl2(g)⇌TiCl4(l)+O2(g)△H=+151kJ•mol-1所以不能直接由TiO2和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碳与上述反应发生耦合,使得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

(4)已知:C(s)+O2(g)=CO2(g);△H=-394kJ•mol-1

请写出TiO2与Cl2、C反应制各TiCl4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5)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正确答案

解:(1)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净化钛矿石时,不需要除去杂质FeO,故答案为:不需要;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l2O3+2NaOH=2NaAlO2+H2O,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SiO2+2NaOH=Na2SiO3+H2O,

故答案为: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H=Na2SiO3+H2O;

(3)电解时,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二氧化钛得电子生成钛和氧离子,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故答案为:TiO2+4e-=Ti+2O2-

(4)将方程式TiO2(s)+2Cl2(g)⇌TiCl4(l)+O2(g)△H=+151kJ•mol-1和C(s)+O2(g)=CO2(g);△H=-394kJ•mol-1相加,

得方程式:TiO2(s)+2Cl2(g)+C(s)=TiCl4(l)+CO2(g)△H=+151kJ•mol-1-394kJ•mol-1=-243KJ•mol-1

故答案为:TiO2(s)+2Cl2(g)+C(s)=TiCl4(l)+CO2(g)△H=-243KJ•mol-1

(5)TiO2(s)+2Cl2(g)⇌TiCl4(l)+O2(g),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

故答案为: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

解析

解:(1)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净化钛矿石时,不需要除去杂质FeO,故答案为:不需要;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l2O3+2NaOH=2NaAlO2+H2O,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SiO2+2NaOH=Na2SiO3+H2O,

故答案为:Al2O3+2NaOH=2NaAlO2+H2O;SiO2+2NaOH=Na2SiO3+H2O;

(3)电解时,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二氧化钛得电子生成钛和氧离子,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故答案为:TiO2+4e-=Ti+2O2-

(4)将方程式TiO2(s)+2Cl2(g)⇌TiCl4(l)+O2(g)△H=+151kJ•mol-1和C(s)+O2(g)=CO2(g);△H=-394kJ•mol-1相加,

得方程式:TiO2(s)+2Cl2(g)+C(s)=TiCl4(l)+CO2(g)△H=+151kJ•mol-1-394kJ•mol-1=-243KJ•mol-1

故答案为:TiO2(s)+2Cl2(g)+C(s)=TiCl4(l)+CO2(g)△H=-243KJ•mol-1

(5)TiO2(s)+2Cl2(g)⇌TiCl4(l)+O2(g),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

故答案为:碳单质与氧气反应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导致反应顺利进行.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电冶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