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光合作用是多位科学家通过实验逐步发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B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A正确;

B、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能净化空气,但不能证明植物能产生氧气,B错误;

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并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正确;

D、卡尔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途径,即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H218O+CO2→某种植物→18O2      第二组:H2O+C18O2→某种植物→O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B两组实验中只需要一组就可以证明预期的结论

C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D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植物光合作用氧气的来源,A错误;

B、该实验设计时需要设计两组进行对照,使结果更准确,B错误;

C、通过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和C18O2,发现只有标记 H218O 的一组产生的O2中有标记,两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C正确;

D、该实验是证明光合作用的实验,需要光照,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生命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摩尔根利用果蝇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索CO2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碳的途径

C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D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证明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的遗传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

B、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索CO2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碳的途径,用14C标记了CO2,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B正确;

C、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利用了S型细菌和R型细胞,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C错误;

D、温特利用燕麦胚芽鞘证明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运用了琼脂块,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淀粉和淀粉酶,检测实验结果可用斐林试剂

B将同一叶片均分为两半,一份于黑暗,一份于光下相同时间后秤其干重重,光下半片叶的重量减去暗中半片叶的重量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C可用双缩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时,琼脂块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小,氢氧化钠在琼脂块内的扩散速率越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必须保持恒温,而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的过程必须要加热,这会破坏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导致实验失败,而碘液检测淀粉时不需要改变温度,A错误;

B、将同一叶片均分为两半,一份于黑暗,一份于光下相同时间后秤其干重重,光下半片叶的重量减去暗中半片叶的重量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B正确;

C、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时,琼脂块体积越大,表面积越小,氢氧化钠在琼脂块内的扩散效率越慢,NaOH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相同,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  )

A制造了有机物

B利用了根系吸收的水分

C释放的氧气来自H2O

D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通过同位素分别标记H218O和C18O2,发现只有标记 H218O 的一组产生的18O2中有标记,两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而不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光合作用过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