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次雷电放电中,若云层间的电压为1010V,从一块云层移到另一云层的电量为40C,则移动的电子约有______个,雷电所放出的电能约为______J.

正确答案

2.5×1010

4×109

解析

解:电子的电量为:e=1.6×10-19C;

40C电量从一块云层移到另一云层,移动的电子约有:

N==2.5×1010

雷电所放出的电能约为:

W=qU=40×1010=4×109J

故答案为:2.5×1010,4×109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E=k可知,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B在电场中某一点,放入一个正电荷时的场强与放入负电荷时的场强方向相同

C由U=可知,某两点的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成正比,与电荷带电荷量成反比

D某两点电势差为零,把电荷从这两点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一定为零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由E═可知,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A错误;

B、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与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与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同,与负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故正确;

C、电势是表征电场本身属性的物理量,某两点的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无关,故C错误;

D、根据W=qU知,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将电荷从两点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春•衡水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以O点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b、c、d、e、f.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d 两点时,在圆心O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仅将放于a 点的正点电荷改放于其他等分点上,使O点的电场强度改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移至c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仍为E,沿Oe方向

B移至b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沿Oc方向

C移至e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沿Oc方向

D移至f点时,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沿Oe方向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题意可知,在圆心O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则正、负点电荷在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方向水平向右.当正电荷移至c点,两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120°,大小不变,则O点的合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Oe方向,故A错误.

B、当正电荷移至b点时,两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60°,大小不变,则O点的合电场强度大小为2×cos30°=E,方向沿Od与Oc角平分线向上,故B错误;

C、当正电荷移至e处,两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120°,大小不变,则O点的合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Oc,故C正确;

D、当正电荷移至f处,两点电荷在O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60°,大小不变,则O点的合电场强度大小为2×cos30°=E,方向沿Od与Oc角平分线向下,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合肥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存在以x轴、y轴及双曲线y=的一段(0≤x≤L,0≤y≤L)为边界的匀强电场区域Ⅰ;在第二象限存在以x=-L、x=-2L、y=0、y=L为边界的匀强电场区域Ⅱ.两个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E,不计电子重力的影响,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电场区域Ⅰ的边界B点(B点的纵坐标为L)处由静止释放电子,到达区域Ⅱ的M点时的速度为v=

B从电场区域Ⅰ的边界B(B点的极坐标为L)处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离开MNPQ区域时的极坐标为(-2L,0)

C从电场区域Ⅰ的AB曲线上任一点处由静止释放的电子都能从MNPQ区域左下角P点离开

D在电场区域Ⅰ的AB曲线上任一点处由静止释放的电子离开MNPQ区域时最小动能为2eEL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点坐标(,L),在电场I中电子被加速到V,由动能定理有:

所以,故A正确.

B、电子进入电场II做类平抛运动,有:

t=

所以横坐标x=-2L;纵坐标y=L-y=0即为(-2L,0),故B正确

C、设释放点在电场区域I的AB曲线边界,其坐标为(x,y),在电场I中电子被加速到v1,然后进入电场II做类平抛运动,有:

t=

所以离开点的横坐标X1=-2L,纵坐标y1=y-y′=0,即(-2L,0)为P点,故C正确

D、电子在两个电场中被加速,电场力做功为:W=eEx+eEy

则从B到P由动能定理得:eE(x+y)=Ek-0 

又 y=,所以只有x=y点释放的电子,离开P点时动能最小,所以x+y=L,即最小动能为  EKmin=eEL,故D不正确.

因选不正确的,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把一带电量为q=-3×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J,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对点电荷做功为9×10-4J,求:

(1)A C两点的电势差.

(2)把q=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了多少功?该点电荷的电势能改变多少?

正确答案

解:(1)负电荷从A移到B点的过程,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高处移至电势低处.即φA>φB

AB间的电势差为:UAB==V=200V

负电荷从B移至C,电场力做正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低处移至电势高处,即φC>φB

BC间的电势差:UBC=-=V=-300V

根据UAC=UAB+UBC,A C两点的电势差为:

UAC=UAB+UBC=200V-300V=-100V

(2)把q=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功为:

W=q′UAB=4×10-6×200J=8×10-4J

由于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所以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8×10-4J.

答:(1)A C两点的电势差为-100V.(2)把q=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8×10-4J的功,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8×10-4J.

解析

解:(1)负电荷从A移到B点的过程,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高处移至电势低处.即φA>φB

AB间的电势差为:UAB==V=200V

负电荷从B移至C,电场力做正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低处移至电势高处,即φC>φB

BC间的电势差:UBC=-=V=-300V

根据UAC=UAB+UBC,A C两点的电势差为:

UAC=UAB+UBC=200V-300V=-100V

(2)把q=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功为:

W=q′UAB=4×10-6×200J=8×10-4J

由于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所以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8×10-4J.

答:(1)A C两点的电势差为-100V.(2)把q=4×10-6C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8×10-4J的功,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8×10-4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把q1=2×10-9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具有6.0×10-8J的电势能,求A点的电势.若把q2=1×10-10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A的电势为:φ=V=30V

把q2=1×10-10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A点的电势不变,则该电荷的电势能为:

EP′=q2φ=1×10-10×30 J=3×10-9J.

答:A点的电势为30V,把q2=2×10-10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是3×10-9J

解析

解:A的电势为:φ=V=30V

把q2=1×10-10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A点的电势不变,则该电荷的电势能为:

EP′=q2φ=1×10-10×30 J=3×10-9J.

答:A点的电势为30V,把q2=2×10-10C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的A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是3×10-9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高安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绝缘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A,小球A与一轻质绝缘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杆的上端O点,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今在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电小球B,稳定后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小球A与杆之间恰好无弹力作用.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1)求小球B的带电性质及带电量;

(2)剪断弹簧,小球A沿杆下滑,当小球A与B连线垂直杆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

正确答案

解:(1)小球A与杆之间恰好无弹力作用,小球A受力如图所示:

小球A、B间的库仑力是引力,则它们的电性相反,A带正电,则B带负电;

由平衡条件得:ktanθ=mg,解得,B的电荷量:Q=

(2)剪断弹簧,当小球A与B连线垂直杆时,小球A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

答:(1)小球B的带负性质,带电量为

(2)剪断弹簧,小球A沿杆下滑,当小球A与B连线垂直杆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解析

解:(1)小球A与杆之间恰好无弹力作用,小球A受力如图所示:

小球A、B间的库仑力是引力,则它们的电性相反,A带正电,则B带负电;

由平衡条件得:ktanθ=mg,解得,B的电荷量:Q=

(2)剪断弹簧,当小球A与B连线垂直杆时,小球A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

答:(1)小球B的带负性质,带电量为

(2)剪断弹簧,小球A沿杆下滑,当小球A与B连线垂直杆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A、B、C是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的三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均为L,电荷量q=1×10-5C的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W1=4×10-5J,该电荷由C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W2=W1,若B点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强电场的方向由C点指向A点

B匀强电场的方向由A点指向B点

CC点电势为4V

DA点电势为8V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对于C、B间电势差为UCB=

若B点电势为零,UCBCB,则C点电势φC=4V.

而A与C间的电势差为UAC=

UACAC,则A点电势φA=8V.

取AB的中点为D,则φD=4V,故CD为等势面,故匀强电场方向由A点指向B点,故A错误,BCD正确

故选: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支架上,小球A带2×10-3C的正电荷,B带等量的负电荷,两悬点相距3cm,在外加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的作用下,两球都在各自悬点正下方处于平衡状态,(两带电小球皆可视为点电荷)则:

①判断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

②求该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

正确答案

解:

①对于A球,库仑引力水平向右,由平衡条件可知电场力水平向左,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②以A球为研究对象,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绳拉力,水平方向受B的电场力和外加电场的电场力.A处于平衡态,即外加场强大小应等于B电荷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方向与其相反.B在A处场强为:

   E=k=9×109×N/C=2×1010N/C.

答:

①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左.

②该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2×1010N/C.

解析

解:

①对于A球,库仑引力水平向右,由平衡条件可知电场力水平向左,则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②以A球为研究对象,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绳拉力,水平方向受B的电场力和外加电场的电场力.A处于平衡态,即外加场强大小应等于B电荷在A处产生的场强大小,方向与其相反.B在A处场强为:

   E=k=9×109×N/C=2×1010N/C.

答:

①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左.

②该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2×1010N/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量为m1=2kg的带电绝缘球A,在光滑水平面上,从无限远处以初速度10m/s,向另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带同号电荷的绝缘球B靠近,B球的质量为m2=3kg,在它们相距到最近时,它的动能为______J,它们具有的电势能为______J.

正确答案

0

100

解析

答:根据题意当A球向B球靠近时克服静电力做功,其动能转化为电势能,当动能完全转化为电势能时它们相距最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系统的电势能为EP==J=100J

故答案为:0,10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真空中同一平面内MN直线上固定电荷量分别为-9Q和+Q的两个点电荷,两者相距为L,以+Q电荷为圆心,半径为画圆,a、b、c、d是圆周上四点,其中a、b在MN直线上,c、d两点连线垂直于MN,一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在圆周上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荷+q在a处所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Ba处的电势最高

Cb、c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电荷+q从c运动到d,电场力做正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根据场强的叠加知,电荷在a点产生的场强最大,则电荷+q在a处受到的电场力最大,故A正确.

B、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线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可知a处电势不是最高,故B错误.

C、根据场强的叠加,b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在水平方向上,c处产生的场强方向不在水平方向上,方向不同,故C错误.

D、c、d点关于两电荷对称,可知电势相等,电荷+q从c运动到d,电场力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16•上海模拟)静电场是存在于静止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物理学里用______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A点的电势UA=15V,B点的电势UB=10V.现把电量为q=-5×10-9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______ J.

正确答案

电场强度

-2.5×10-8

解析

解:物理学里用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A点电势高于B点,因此点电荷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故答案为:电场强度,-2.5×10-8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甲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B放在倾角为37°、长L=2m的固定斜面上,斜面处在某一电场中,电场强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场强大小与到斜面底端O的距离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与B紧靠在一起,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0.8kg、mB=0.4kg.其中A不带电,B的带电量为qB=+4×10-5C,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两个物块均能保持静止,且与斜面间均无摩擦力作用.现给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使A在斜面上作加速度大小为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0物体A、B分离并且力F变为恒力,求:

(1)未施加力F时物块B与原点O的距离;

(2)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

(3)t0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1)未施加力F时,对A、B整体受力如图,由题有:EqB=(mA+mB)gsinθ

          解得E===1.8×105N/C

       故由乙图B离原点O的距离为x=1m

(2)A、B分离瞬时,NAB=0,且aB=aA=2m/s2,则有:EqB-mBgsinθ-μmBgcosθ=mBaB

      解得:E==1.2×105N/C

故由乙图B离原点O的距离为x=m,即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d=m

(3)t0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2J

    代入数据有W=2J

答:(1)未施加力F时物块B与原点O的距离为1m;

(2)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为m;

(3)t0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为2J.

解析

解:(1)未施加力F时,对A、B整体受力如图,由题有:EqB=(mA+mB)gsinθ

          解得E===1.8×105N/C

       故由乙图B离原点O的距离为x=1m

(2)A、B分离瞬时,NAB=0,且aB=aA=2m/s2,则有:EqB-mBgsinθ-μmBgcosθ=mBaB

      解得:E==1.2×105N/C

故由乙图B离原点O的距离为x=m,即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d=m

(3)t0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2J

    代入数据有W=2J

答:(1)未施加力F时物块B与原点O的距离为1m;

(2)t0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为m;

(3)t0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为2J.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A点具有80eV的电势能,当它由A运动到B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则(  )

A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是50eV

BB点的电势为50V

CB点的电势为110V

DB点的电势为-110V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电子由A运动到B克服电场力做功30eV,电势能增加30eV.根据W=△EP电 得出:电子在B处的电势能是Ep=80eV+30eV=110eV. 故A错误.

BCD、在B点的电势 φ===-110V.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水平轨道AB与四分之一圆轨道BC相切于B.一质量m=0.4kg、电荷量q=8×10-4C的带正电小球,从A点以速度v0=2m/s由A向B运动,到达P点后又返回,已知轨道ABC光滑且绝缘,圆轨道BC半径R=0.5m,匀强电场的场强E=5×103V/m,取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在B点对圆轨道的压力

(2)小球在P点的加速度.

正确答案

解:(1)经过B点时,由重力、电场力和轨道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qE=m

则得圆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N=mg+qE+m=0.4×10+8×10-4×5×103+0.4×=11.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B点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N=11.2N,方向竖直向下.

(2)设∠BOP=α.

小球从P点到B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qE)R(1-cosα)=

则得:cosα=1-=0.8,sinα=0.6

小球在P点的速度为0,向心力为0,向心加速度为0,则P点的加速度由重力和电场力的切向分力产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g)sinα=ma

则得:a=(+g)sinα=(+10)×0.6=12m/s2

答:

(1)小球在B点对圆轨道的压力为11.2N

(2)小球在P点的加速度是12m/s2

解析

解:(1)经过B点时,由重力、电场力和轨道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qE=m

则得圆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N=mg+qE+m=0.4×10+8×10-4×5×103+0.4×=11.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B点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N=11.2N,方向竖直向下.

(2)设∠BOP=α.

小球从P点到B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qE)R(1-cosα)=

则得:cosα=1-=0.8,sinα=0.6

小球在P点的速度为0,向心力为0,向心加速度为0,则P点的加速度由重力和电场力的切向分力产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E+mg)sinα=ma

则得:a=(+g)sinα=(+10)×0.6=12m/s2

答:

(1)小球在B点对圆轨道的压力为11.2N

(2)小球在P点的加速度是12m/s2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场: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