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两极板间距离为d,今在距两极板的中点处放一电荷q,则(  )

Aq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Bq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k

Cq点处的电场强度是k

Dq点处的电场强度是k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一倍,其电容也增加一倍

C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为击穿电压

D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指针应指在刻度盘的中央附近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方法,以下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  )

AU=

BE=

Cφ=

DC=

正确答案

A,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并接到电源上,一带电微粒P位于两板间处于静止状态,O1、O2分别为两个金属板的中点,现将两金属板在极短的时间内都分别绕垂直于O1、O2的轴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一个角θ(θ<9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粒P受到的电场力不变

B两板上的带电量变小

C两板间的电压变小

D微粒将水平向左作直线运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始终与电源两极相连,电源电压为8V,两板的间距为2cm,而且极板B接地.极板间有C、D两点,C距A板0.5cm,D距B板0.5cm,则(  )

A两板间的场强为500V/m

BC,D两点的电势相等

CC点的电势φC=2V

DD点的电势φD=2V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

A动能Ek=mv2

B磁感应强度B=

C电容C=

D电阻R=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当对其加上电压后,A、B两板的电势分别为+φ和-φ,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B电容器两极板间各点的电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

C若只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d,该电容器的电容C要增大,极板上带的电荷量Q不会增加

D若有一个电子水平射入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则电子的电势能不一定会减小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E=,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有关

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每增加1C,电压就增加1V

C根据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式W=qU,一个电子在1V电压下加速,电场力做功为1eV

D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ab=,带电荷量为1×10-5C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10-5J,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1V

正确答案

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板间距离为d,今在离右板处放一电荷q,则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

Ak

Bk

C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C为平行板电容器,开关S先接a对C充电.当S接b后,电容器(  )

A电容减小

B电压减小

C所带电量减少

D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由于变化过程,电容器没有发生变化,故电容不变;故A错误;

B、当开关将电容与电源断开后接到b端时,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此时电容器通过灯泡放电,则电容器上所带电量减小;由C=可知,电压也减小,由E=可得,板间电场强度也减小;故B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的电荷量越多

B无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如何,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总是恒定不变的

C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升高单位电势差所能容纳电荷量增加的多少,其大小与加在两板间的电压无关

D根据电容的表达式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跟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跟它两极间的电势差成反比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电容大,表示同样的电压下容纳电荷本领大,并不等于带的电荷量一定多,故A错误;

B、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电容器的电荷量跟它两极间电势差的比值.无论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如何,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总是恒定不变的,故B正确;

C、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升高单位电势差所能容纳电荷量增加的多少,其大小与加在两板间的电压无关,故C正确;

D、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电荷量跟电势差的比值不变,跟所带电荷量的多少和板间电势差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传感器是把非电物理量(如高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容等)变化的一种元件,它在自动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棒与导电液体构成一个电容器,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从电容C和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U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即(  )

A电源接通,若此后电容C减小,反映h减小

B电源接通,若此后电容C减小,反映h增大

C电源接通再断开,若此后电压U减小,反映h减小

D电源接通再断开,若此后电压U减小,反映h增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解:A、B,电源接通时,电容器的电压一定,若电容C减小时,金属棒与导电液的正对面积减小,所以h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D电源接通再断开,电容器的电量不变,电压减小,由公式C=分析可知,C增大,金属棒与导电液的正对面积增大,所以h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严禁超载”,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秒、摩尔、安培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分子很小,任何情况下都可把它看成是质点

D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时,减小两板间的距离,两板间的电压将变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

A、汽车“严禁超载”,为了防止质量增大,汽车的惯性增大,造成危害,而不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故A错误.

B、秒、摩尔、安培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B正确.

C、分子虽小,若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也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减小两板间的距离,由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增大,电荷量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C=得知,两板间的电压将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0V,R1=4Ω,R2=6Ω,电容C=30μF,电源内阻忽略不计,求:

(1)闭合电键S,稳定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将电键S断开,求这以后通过R1的电荷量.

正确答案

解:(1)稳定时,电容看做断开状态,电路中的电流:I== A=1A

(2)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IR2=6V

将电键S断开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E=10V

流过R1的总电量等于电容器电量的变化量,即为:Q=C△UC=C(UC′-UC)=30×10-6×(10-6)C=1.2×10-4C.

答:(1)闭合电键S,稳定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1A;

(2)将电键S断开,求这以后通过R1的电荷量为1.2×10-4C.

解析

解:(1)稳定时,电容看做断开状态,电路中的电流:I== A=1A

(2)此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IR2=6V

将电键S断开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C′=E=10V

流过R1的总电量等于电容器电量的变化量,即为:Q=C△UC=C(UC′-UC)=30×10-6×(10-6)C=1.2×10-4C.

答:(1)闭合电键S,稳定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1A;

(2)将电键S断开,求这以后通过R1的电荷量为1.2×10-4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V降低到36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F

D电容器的电量变化量为0.20C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图象可知,电压从40V降低到36V,电容器的电量减小,则属于放电过程,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图象,当电压为40V时,电量为0.2C,故电容为:C===0.005F=5.0×10-3F,故C错误;

D、如果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V降低到36V,则△Q=C•△U=0.005F×(40-36)V=0.02C,故D错误;

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电场: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