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度(或中央机构)、地方行郡县制度。法家思想。

(2)皇帝服饰的颜色、样式和饰物均为独享;文武官员的官服有别(文官饰物为飞禽,武官饰物为走兽);不同等级官员的官服有不同的规定。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3)作用:奠定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材料四: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在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三,归纳这些矛盾和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途径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三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反映了君主权力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中央的皇权与相权问题;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官吏选拔制度问题。

(2)不同: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趋势:选官由注重门第向注重才能转化;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3)趋势:通过控制人才的选拔、限制和分割相权,从而不断加强皇权,最终实现君主专制统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西汉:设置中朝,限制丞相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强化皇权;元:实行一省制,设中书省。

(2)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惟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材料一所述是什么政治制度?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三,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世界政治文明进程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2)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3)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4)同:资产阶级代议制或三权分立体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异: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美国权力中心在总统。

(5)民主程度不断提高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或: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伴随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汉武帝削弱相权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君主专制的演进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