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 共2470题
于先生,建筑工人。左下肢外伤后未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而导致感染破伤风。为该病人更换敷料后,污染敷料的处理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接触隔离适用于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的疾病,如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等。主要的隔离措施:1不同种病人分室收住,禁止接触他人2治疗护理此类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皮肤有破损者,避免伤口换药及护理3已被污染的用具和敷料应严格消毒或焚烧。
下列属于传染病区污染区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传染病房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其病房、患者厕所、诊室是属于污染区。
日常医疗护理活动中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一次性隔离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的垃圾袋颜色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使用后的一次性帽子、口罩、一次性隔离防护服、鞋套等是属于感染性医疗废物,应投入黄色垃圾袋。
患者,男性,49岁,肝性脑病。为该患者灌肠时,不能选用肥皂水的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肝性脑病患者灌肠时,禁用肥皂水,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以免加重病情。
患者,女性,32岁,体温39.5℃,遵医嘱行灌肠降温时,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灌肠降温时应嘱患者保留30min后再排除,排便后30min再测体温并记录。
患者,男性,72岁,术后3天未排气,遵医嘱行肛管排气。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肛管排气时,保留肛管一般不超过20min,因为长时间保留肛管会降低肛门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括约肌永久性松弛;必要时可间隔2~3h,再重复插管排气。
患者,49岁,明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切除术,给予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液的温度应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液的温度是39~41℃,降温是温度为28~32℃。中暑病人用4℃的生理盐水灌肠。
患者,男性,70岁,大便失禁。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大便失禁不能给予缓泻剂。便秘时可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患者,女性,54岁,慢性肠炎,遵医嘱行0.5%新霉素保留灌肠。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15~20cm;小量不保留灌肠和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直肠7~10cm;
患者,男性,65岁,腹泻。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腹泻患者的护理。其措施如下: (1) 去除原因。 (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减少体力消耗。 (3) 调理膳食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油腻、高纤维、高 蛋白等食物。严重腹泻病人要暂时禁食。 (4) 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遵医嘱应用止泻药、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 (5) 维持皮肤完整性及保持床上用物清洁。 (6)密切观察病情。 (7) 健康教育。
内窥镜室的分区包括
正确答案
解析
《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规定:内镜室应分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
患者男,43岁,开放性肺结核,咳嗽、咳痰1周入院。正确的隔离区域划分和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应用类考题,属于较难题目。(1)开放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进展期与部分好转期患者,其痰中经常有结核菌排出,通过空气传播(E正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故必须隔离治疗。因此,隔离病区的护士在护理该患者时,应明确该病的传播途径,保护自身安全。(2)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①隔离区域的设置:隔离区域与普通病区应分开设置:远离食堂、水源和其他公共场所。②隔离区的划分:清洁区:凡未和患者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为清洁区,如更衣室、库房、值班室(D正确)、配餐室等。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为半污染区,如病区的走廊和化验室。污染区:凡和患者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为污染区,如病室、浴室、厕所。(3)在护理上,结核患者进行共同隔离,家属不可以随意探访。患者不能随意离开病房。由于是空气传播,窗户禁止打开。对于患者丟弃的分泌物物品,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发生传播(E正确)。
艾滋病患者需要吸痰时,做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为艾滋病患者吸痰时,若吸痰管误落地上,应立即进行地面的清洁消毒处理。
患者,男,42岁,因剧烈腹泻来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查体结果,高度怀疑为霍乱,正在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认诊断。此时对患者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霍乱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结果出来之前,最好让患者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
按照隔离技术要求口罩使用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隔离技术操作要求:口罩使用后,应及时取下并将污染面向内折叠,放人胸前小袋内或小塑料袋内。不能挂在胸前,手不可接触口罩的污染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