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烃和卤代烃
- 共11988题
为了比较①H-OH,②CH3COOH,③CH3CH2—OH,④H2CO3,⑤苯酚五种物质分子中—OH上氢原子的活动性顺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你利用有关实验仪器及给出的试剂,填写表中的空格,完成上述实验方案。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紫色石蕊试液、金属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实验中所需仪器自选。
(5).通过以上实验比较,从而得出这五种物质分子中—OH上氢原子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填序号) 。
正确答案
2.②、④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a2CO3溶液(2分)②中产生气体(2分) ②>④(2分)
4. ①、③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2分)①产生气体剧烈,③产生气体平缓(2分) ①>③(2分)
5. ②>④>⑤>①>③(1分)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过程可知,实验(2)是检验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的,因此正确的操作应该是②、④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a2CO3溶液,②中产生气体,说明酸性是②>④;实验(4)是检验水和乙醇中羟基活泼性强弱的,则正确的操作是①、③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各加入少量金属钠,①产生气体剧烈,③产生气体平缓,这说明羟基活泼性是①>③。综上所叙,这五种物质分子中—OH上氢原子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②>④>⑤>①>③。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正确答案
(1)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45倍,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2=90,9.0 g 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2)燃烧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13.2 g,说明0.1 mol A燃烧生成0.3 mol H2O和0.3 mol CO2,则1 mol A中含有6 mol H、3 mol C。
(3)0.1 mol A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 L(标准状况)CO2,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H2,说明分子中含有一个—COOH和一个—OH。
(4)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个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可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
Ⅰ.下图中A、B、C分别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及其同系物的分子式中的碳原子数用n表示。当n=_______时,烷烃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B模型是有机物的________模型。
(2)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中,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面。
(3)等质量的A、B、C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大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
Ⅱ.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是________。
A.CH3COOH B.C(CH3)4 C.CH3COOCH3 D.CH3OH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用核磁共振氢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简要说明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来确定C2H6O分子结构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正确答案
Ⅰ.(1)4 (1分) 比例(1分) (2) 23(1分) (3) CH4(1分) Ⅱ.(1)B (1分) (2)BrCH2CH2Br(1分) (3)若谱图中给出了3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是CH3CH2OH;若谱图中给出了1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是CH3OCH3(2分)
试题分析:I.(1)A是甲烷的球棍模型,它的同系物为烷烃,丁烷才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所以n=4,B属于有机物模型中的比例模型。
(2)苯环上的所有原子都是共面的,H被其它原子取代后该取代原子仍然处于该平面。此有机物两个苯环之间由碳原子相连接,中间的碳构型为四面体构型,两个苯环有可能在四面体两个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内,中间共用一个碳,最多为23个原子共面。
(3)A是甲烷,B是乙烯,C是苯,等质量的烃燃烧时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大的就是烃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甲烷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等质量时甲烷燃烧时消耗氧气体积最大。
II.(1)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即该有机物等效氢只有一种。A等效氢是2种,B等效氢1种,C等效氢2种,D等效氢2种,选B。
(2)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中有一种等效氢,A的结构对称,故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
(3)C2H6O的结构可能为乙醇或二甲醚,若谱图中给出了3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是CH3CH2OH;若谱图中给出了1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是CH3OCH3
为了测定某饱和卤代烃的分子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量取11.40 mL液体所用仪器是________;
(2)加入过量硝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________;
(4)已知此卤代烃液体的密度是1.65 g/mL,其蒸气对甲烷的相对密度是11.75,则此卤代烃每个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个;此卤代烃的结构简式为: _。
正确答案
1)酸式滴定管(1分) (2)中和过量的NaOH(1分)
(3)溴原子(1分) (4)2(2分) CH2BrCH2Br、CH3CHBr2(写2个给2分)
试题分析:因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故卤代烃中卤原子为溴。
溴代烃的质量为11.40 mL×1.65 g/mL=18.8 g,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6×11.75=188,
因此溴代烃的物质的量为。
而n(AgBr)==0.2 mol,故每个卤代烃分子中溴原子数目为2。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其结构简式可能为或CH3CHBr2。
点评:测定物质的结构简式是有机化学中的常考知识点,难度不大,主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的步骤,逐步推断。
(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a一氨基酸X(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1.67 g X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是
。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填装置代号) 。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3)配平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XHYOZNP+ O2→ CO2+ H2O+ N2
(4)装置D的作用是 。
(5)实验结果:
①B中浓硫酸增重0.81 g,C中碱石灰增重3.52 g,F中收集到112 mL(标准状况)气体。
②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7,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X的分子式 。
正确答案
(1)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A和D D
(3)CxHyOzNp+O2 x CO2+ H2O+ N2
(4)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反应生成的N2
(5) C8H9NO3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因为氨基酸的燃烧产物会产生氮气,而在实验中,还需要测定氮气的体积。由于置换中含有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所以通纯氧的目的是为了将装置中的N2排净的。
(2)氨基酸燃烧需要加热,因为反应中需要收集氮气,所以还需要将氧化铜加热,以氧化未来得及反应的氧气。所以需要加热的是A和D,且应该首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
(3)根据原子守恒可以配平。
(4)解析见(2)
(5)根据①可知生成物水、CO2和氮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又因为X的物质的量是
,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物质含有的碳、氢、氮的原子个数分别是8、9、1,因此氧原子的个数是
,所以分子式为C8H9NO3。
(14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
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_。
(4)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 g/mol,C装置增重9.99 g,D装置增重26.4 g,则A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A可水解生成2 mol同分异构体,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
(2)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 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
(3)能 (4)C12H22O11
(5)C12H22O11+12O212CO2+11H2O
(6)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试题分析:(1)通入过量O2可以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防止生成C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H2O;碱石灰可以吸收CO2,所以D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CO2。
(3)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和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原子。
(4)根据题意A的物质的量是17.1g÷342 g/mol=0.05mol。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是9.99g÷18g/mol=0.55mol,CO2的物质的量是26.4g÷44gmol=0.6mol。所以有机物中含有的碳、氢原子数目分别是0.6÷0.05=12、0.55×2÷0.05=22。所以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即A的分子式是C12H22O11。
(5)A燃烧的生成物是水和CO2,所以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12H22O11+12O212CO2+11H2O。
(6)1 mol A可水解生成2 mol同分异构体,则根据A的分子式可知,A是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化学方程式是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点评:在根据有机物燃烧的有关计算,特别是在判断是否含有氧原子时,需要依据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列式解答,。其次还需要搞清楚哪些试剂是吸水的,哪些试剂是吸收CO2的。
(12分)羟基是重要的官能团。某化学小组以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物质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①碳酸 ②乙醇 ⑧苯酚 ④乙酸
I. 甲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
II. 乙同学在研究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后,提出如下改进方案,能一次比较乙酸、碳酸和苯酚的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实验装置,其中A管插入(填字母,下同)_____中,B管插入__________中,C管插入_________中。
(2)丙同学查资料发现乙酸有挥发性,于是在试管F之前增加了一个盛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装置,使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加完善。
正确答案
(12分,每空2分)
I. 产生白色浑浊
④ ① ③ ②
II. (1)D(或E),E(或D),F(答全,得2分) (2)饱和NaHCO3
I. 苯酚中含有酚羟基显酸性,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所以CO2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苯酚,方程式为
。所以羟基中氢原子到活泼性是④ ① ③ ②。
II. (1)要检验三种酸到强弱,,可用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来验证,因此醋酸要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CO2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即可。又因为醋酸易挥发,所以生成的CO2中含有醋酸,因此要除去醋酸,可以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离子除杂。
乙烷和乙炔混合物共m mol,与n mol的氧气点燃后完全反应,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以及36g水。试求:
(1)当m=0.8时,乙烷和乙炔的物质的量之比 。
(2)当m=1时,且反应后CO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反应前氧气的物质的量的5/6时,则n= ,得到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 。
(3)m的取值范围是 ,n的取值范围是 。
正确答案
(7分)
(1)3:1
(2)2.4 3:2
(3)0.67或(2/3)<m<2 1.67或(5/3)<n<5
试题分析:据元素守恒,反应后混合气体的耗氧量即是C2H2和C2H6的耗氧量,反应生成CO、CO2和H2O,根据碳元素守恒有n(CO2)+ n(CO)=2n(C2H2)+2n(C2H6),根据氢元素守恒由2n(H2O)=2n(C2H2)+6n(C2H6),根据氧元素守恒有2n(O2)=2n(CO2)+ n(CO)+n(H2O),据此计算消耗的氧气。
水的物质的量为36g/18(g/mol)=2mol.
设C2H2为amol,为C2H6bmol。
(1)则根据H守恒得:
2a+6b=4mol a+b="0.8mol" 解得a=0.2mol b=0.6mol
乙烷和乙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m=1时,a+b=1mol,根据C守恒,(2a+2b)/n="5/6" 解得n=2.4。
根据C守恒得:n(CO)+n(CO2)=2a+2b=2
根据O守恒的:n(CO)+2n(CO2)+2=2.4*2=4.8
解得:n(CO)=6/5,n(CO2)=4/5
即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3:2。
(3)根据H守恒得:
2a+6b=4mol①
a+b=mmol② 即a=m-b③ b=m-a④
把③带入①得:m=2-b,当b>0时,m<2。
把④带入①得:m=2/3+2a/3,当a>0时,m>2/3(或0.67)。
即0.67或(2/3)<m<2。
m值最大时n最大,m值小时n最小,故1.67或(5/3)<n<5。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中等,判断反应后混合气体的耗氧量即是C2H2和C2H6的耗氧量是关键,在利用元素守恒计算,注意混合计算中守恒思想的运用。
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制备的主要反应为:
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均微溶于水,但其钠盐易溶于水,醋酸酐遇水分解生成醋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过程中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2)制备过程中,水杨酸会形成聚合物的副产物。写出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
(3)粗产品提纯:
① 分批用少量饱和NaHCO3溶解粗产品,目的是 。判断该过程结束的方法是 。
② 滤液缓慢加入浓盐酸中,看到的现象是 。
③ 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 。
(4)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步骤(假定只含乙酰水杨酸和辅料,辅料不参与反应):
Ⅰ.称取阿司匹林样品m g;Ⅱ.将样品研碎,溶于V1 mL a mol·L-1NaOH(过量)并加热,除去辅料等不溶物,将所得溶液移入锥形瓶;Ⅲ.向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用浓度为b mol·L-1的标准盐酸到滴定剩余的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① 写出乙酰水杨酸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正确答案
26.(12分)
(1)水浴加热(1分);(2) (2分)
(3)①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便于与聚合物分离(1分);没有CO2产生(1分)。②有浑浊产生(1分)。③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蓝色则含水杨酸。(2分)
(4)①
+3NaOH
CH3COONa+2H2O+ (2分)
②0.180 (aV1-bV2) /3m(2分)
试题分析:(1)温度不超过100℃,合成过程中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2)制备过程中,水杨酸会发生自身缩聚反应,生成。(3)粗产品提纯:① 分批用少量饱和NaHCO3溶解粗产品,目的是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便于与聚合物分离。判断该过程结束的方法是没有CO2产生。② 滤液缓慢加入浓盐酸中,看到的现象是有浑浊产生。③ 检验最终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的化学方法是取少量结晶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FeCl3溶液,若呈紫蓝色则含水杨酸。(4)① 乙酰水杨酸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NaOH
CH3COONa+2H2O+ 。② 根据反应方程式:得关系式:
―3NaOH;根据滴定方法:我们得到乙酰水杨酸质量,
g,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溴乙烷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约为水的密度的1.5倍、沸点为38.4℃的无色液体。实验室制取溴乙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浓) NaHSO4+HBr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已知反应物的用量:①NaBr(s) 0.3 mol,②浓硫酸36 mL(98%、密度1.84 g•cm–3),
③乙醇0.25 mol,④水25 mL,其中乙醇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的4/5。
试回答:
(1)仅用如下图所示仪器安装制取和收集溴乙烷的装置,要求达到安全、损失少、不污染环境的目的,有关仪器(相关胶塞上已打合适的孔,胶管未画出。)的选择和连接顺序为 (填数字)。
(2)在实验过程中,考虑到浓硫酸性质的特殊性,试剂加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试剂的编号);
(3)若试剂加入过快,可看到烧瓶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判定有溴乙烷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棕黄色的粗溴乙烷制取无色的溴乙烷,第一步可以加入蒸馏水或NaHSO3溶液,本操作中通常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
(5)本实验的产率为60%,则可制取溴乙烷 g。
正确答案
(1)连接顺序为 2―9―8―3―4―5(填数字)。
(2)试剂加入的合理顺序为④②③①(请填写试剂的编号);
(3)2NaBr+2H2SO4=∆= Na2SO4+2H2O+SO2 ↑+ Br2↑
(4)丁的烧杯底部有油状液体聚集。 分液漏斗。
(5)16.4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使用仪器的选择。
(1)甲、乙是作为溴乙烷的制取装置供选用的,应考虑实验中液体的体积应介于烧瓶容积的1/3到2/3之间为宜。0.25 mol乙醇的体积为0.25×46/0.8,约为14 mL。三种液体混合后,不考虑混合时液体的体积变化。V(总)="36" mL+25 mL+14 mL="75" mL。这一体积超过了甲装置烧瓶容积的2/3,故应选择乙装置。副产物HBr极易溶于水,为有利于蒸气的吸收,并防止倒吸,采用倒置漏斗的方式。故连接顺序为:2―9―8―3―4―5
(2) 考虑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吸水性、脱水性等性,应将硫酸缓慢的加入水中后,再加入其它试剂。
(3)当反应温度过高时,浓H2SO4将部分HBr氧化为红棕色的溴蒸气。
(4)除去溶于溴乙烷中的溴时,应加入稀NaOH溶液振荡洗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Br2====NaBr+NaBrO+H2O,之后用分液漏斗分液,除去水层。
(5)n(H2SO4)= 36×1.84×98%/98=0.66 mol
从第一个反应式可以判断生成HBr为0.3 mol,从第二个反应式判断HBr过量,所以CH3CH2Br理论产量为0.25 mol×109 g·mol-1=27.25 g,实际产量为:27.25 g×60%=16.4g。
(9分)把2.16g某有机物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依次通入装有无水氯化钙干燥管和澄清石灰水,无水氯化钙干燥管增重1.44g,通过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14g。又知此有机物蒸气0.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08g。
⑴求此有机物的分子量?
(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3)若此有机物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写出此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正确答案
(1)M=108 (1分) (2)C7H8O (2分)
(3)(各2分)
试题分析:
(1)无水氯化钙干燥管增重1.44g,即生成H2O为1.44g,0.08mol
通过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14g,即生成碳酸钙为14g,0.14mol,所以含CO2物质的量为0.14mol
该有机物蒸气0.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08g,即0.01mol质量为1.08g,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2)2.16g有机物为0.02mol,设分子式为CxHyOz,燃烧反应:
CxHyOz + mO2 ="=" xCO2 + y/2H2O (m可由xyz确定,在这里对求解无用,所以略去)
1 x y/2
0.02 0.14 0.08
解得x=7、y=8
即分子式为C7H8Oz,分子量为108,解得z=1
所以分子式为C7H8O
(3)此有机物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含有苯环,苯环上连一羟基。可能是邻、间、对甲基苯酚。(三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的知识,有机物分子结构确定。
常温下,一种烷烃A和一种单烯烃B组成的混合气体,A或B分子最多只含有4个碳原子,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
(1)将1L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LCO2气体。试通过计算推断原混合气体中A和B所有可能的组合及其体积比,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为进一步确定A、B分子式,继续实验:
(2)120℃时,取1L该混合气体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当恢复到120℃和燃烧前的压强时,体积增大了6.25﹪。试通过计算确定唯一符合题意的A、B的分子式。
正确答案
(1)(分子式各0.5分,体积比各1分,共8分)
(2)C2H6、C4H8
试题分析:(1)因1升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2.5升CO2,且B分子的碳原子数比A分子的多,混合气体只能由碳原子数小于2.5的烷烃(CH4和C2H6)和碳原子数大于2.5的烯烃(C3H6和C4H8)组成,它们有四种可能的组合:CH4、C3H6;CH4、C4H8;C2H6、C3H6;C2H6、C4H8;根据每一种组合中烷烃和烯烃的碳原子数及燃烧后生成的CO2体积,可确定A和B的体积比.如:
,则V(CH4):V(C3H6)=1:3,以此类推可②CH4、C4H8、1:1③C2H6、C3H6、1:1④C2H6、C4H8、3:1;
(2)设1升气态烃与氧充分燃烧后体积变化为△V升,则
CH4+2O2CO2+2H2O(气) △V1=0(升)
C2H6+O2
2CO2+3H2O(气)△V2=0.5(升)
C3H6+O2
3CO2+3H2O(气)△V3=0.5(升)
C4H8+6O24CO2+4H2O(气)△V4=1.0(升)
各种组合的1升混合气体与氧气充分燃烧,体积增大为组合①=0.375(升)
组合②=0.5(升)
组合③=0.5(升)
组合④=0.625(升)
则×100%=6.25%
故组合④符合题意,即A:C2H6;B:C4H8。
(12分)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8%.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其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2)若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写出A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A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D的分子式为
C10H12O3,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由C制取B的装置,乙图采用甘油浴加热(甘油沸点290℃,熔点18.17℃),当甘油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将盛有C和浓硫酸混合液的烧瓶放入甘油中,很快达到反应温度.甲、乙两装置相比较,乙装置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8H8O3
(4)有利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1)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8%,所以氧原子的个数是。又因为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1,所以碳氢原子数是
,因此分子式为C8H8O3。
(2)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含有羧基。又因为A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还含有酚羟基,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由于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方程式为
。
(3)根据转化可知,A和C发生的是酯化反应,在生成D的同时,还有水生成。所以根据D的分子式和原子守恒可知,C是乙醇,因此方程式为
。
(4)采用甘油浴加热,有利于控制温度,溶液受热均匀,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乙酸正丁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图2装置合成乙酸正丁酯(夹持装置已略去),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图1的圆底烧瓶中,装入7.Og正丁醇和7.Og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
②如图1所示,安装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加热圆底烧瓶,待反应基本完成后,停止加誊
③冷却后将分水器中分出的酯层和圆底烧瓶中的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先后用水、10%碳酸钠溶液洗涤。分离得到的酯层再用水洗涤后倒入锥形瓶中,加无水硫酸镁干燥。
④将干燥后的酯层倒入图2的蒸馏烧瓶中,加热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称得质量为7.0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冷凝管中冷水从____口流入(用字母表示);仪器d的名称是____。
(2)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并洗净备用。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3)实验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任写一种)。用10%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____。
(4)实验中图1圆底烧瓶c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选填字母)。
(5)分水器中预先加水至略低于支管口。在加热过程中,除去生成水的操作是____:判断反应基本完成的标志是____。
(6)实验中,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____%。
正确答案
(1)b (1分) 尾接管 (1分)
(2)检漏 (1分) 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 (1分) (合理答案给分)
(3)CH3CH2CH=CH2 (2分) (合理答案给分) 除去醋酸、硫酸 (2分)
(4)B (1分)
(5)打开分水器下端的活塞,让水流出 (2分) 分水器中水面高度基本不再变化 (2分)
(6)63.8% (2分)
试题分析:(1)在蒸馏装置中,冷凝管中的冷凝水要下口进上口出,故选b;
(2)分液漏斗在使用时要振荡,故使用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分离液体时为使液体顺利流下,应先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
(3)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正丁醇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或分子脱水生成醚,合理即可
(4)在选择仪器装置时本着只大不小越接近越好的有原则,但在加热时,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1/2,故选择50mL比较合适
(6)乙酸正丁酯的理论产量是: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60 74 116
7g 10.97g
所以实验中,乙酸正丁酯的产率为 ×100%=63.8%。
某芳香族化合物与苯酚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始终一定。试回答:
⑴这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_________的倍数(填数字)。
⑵这类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A的分子式为C7H6O3。已知A溶液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且能与溴水反应。
①A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种。
②现取2.32g苯酚与A的混合物与50.0mL1.000mol/L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加水至100mL。取出其中的10.0mL用0.100mol/L的HCl溶液滴定过量的NaOH,消耗20.0mL时至滴定终点。求该混合物中苯酚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6分)(1)44 (2分) ⑵①3种 (2分) ②40.5%(或0.405)(2分)
试题分析:(1)根据总物质的量一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2的质量不变,则化学式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所消耗的氧气始终一定 说明该有机物与苯酚相比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这样多的碳就不消耗氧气了所以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6H6O•nCO2,所以两者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44(CO2)的倍数。故答案为:44。
⑵①A的分子式为C7H6O3,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且能与溴水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酚羟基,有临、间、对三种结构。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A,A溶液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故A分子中含有-COOH,所以A分子中含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A为HO-C6H4-COOH,故1molA消耗2molNaOH.由酚羟基、羧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n(C6H5OH)+2×n(A)+n(HCl)=n(NaOH),故n(C6H5OH)+2×n(A)=n(NaOH)-n(HCl)="0.05L×1.000mol/L-0.02" L×0.100mol/L×(100mL÷10mL) =0.03mol,再根据二者的质量之和有94 g/mol×n(C6H5OH)+138g/mol×n(A)="2.32" g,联立方程解得n(C6H5OH)=0.01mol,n苯酚的质量m(C6H5OH)=0.01mol×94g/mol=0.94g,故苯酚的质量分数w (C6H5OH)=0.94g÷2.32g×100%=40.5%.
答:该混合物中苯酚的质量分数40.5%。
点评: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官能团的性质、滴定应用等,难度中等,推断物质A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