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 共224题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令人目不暇接,有52835项展示品,其中令举世惊奇的是: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成为了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材料二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祖籍珠海)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以私人身份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代表参加的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
材料三 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如果没有世博会,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如果没有世博会,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51年、1878年、1900年世博会展品分别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展品与西方展品存在区别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正确答案
(1)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电影等。(3分)
(2)中国主要是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等。(2分)
(3)原因: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生产落后);中国近代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科学技术落后。(3分)
(4)促进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丰富人们的社会娱乐生活;促进人类的交流与信息的传播。(6分)
试题分析:
(1)该问可以直接依据材料一回答: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1878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展品有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留声机、冷冻船等。1900年法国巴黎世博会展示了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1851年,伦敦世博会——“荣记湖丝”。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中国馆的展品是丝、茶、瓷器、绸货、雕花器、景泰器等。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仍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世博会上西方的展品主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中国的展品以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为主。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中国展品与西方展品存在区别的原因。
(4)世博会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推动了科技发明的传播与普及;其他方面如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工业革命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高考尤其关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应结合中国近代史部分,了解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瓦特和蒸汽机
图二爱迪生和电灯
(1)上面两幅图都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们体现了哪两个生产发展的时代?(4分)
(2)上图所示工具的推广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4分)
(3)图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与图一所反映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在发明创造的人才素质、开展国家及部门等方面具有哪些显著优势?(6分)
正确答案
(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2)蒸汽机的应用、火力发电都使煤炭成为重要能源,出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烟尘多、酸雨等污染问题。
(3)第一次发明者多为工匠,第二次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
第一次仅限于英国,后扩大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
第一次从棉纺织业开始,第二次以重工业和电力工业为主要领域。
略
(10分)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材料二 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
材料三 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321400马克,而另外1608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3分)
(3)材料三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3分)
正确答案
(1)差异:伦敦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最高。(2分)纽约、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均在19世纪晚期以后出现加速趋势;上海的城市化水平最低。(2分)
(2)原因:纽约: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增长率超过英国。(1分)
上海:19世纪晚期起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2分)
(3)问题:贫富悬殊现象严重。(1分)
启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关注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分)
略
(11分) 人口问题
今年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口的增加让中国等国家享受到“人口的红利”,即充足的劳动力成为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历史上劳动力的匮乏一直成为困扰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问题。(11分)
问题:(11分)
(1)图表反映了历史上人口增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2)这一特点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3分)
(3)18—19世纪下列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如何解决所需要的劳动力问题?(6分)
①英国____________; ②美国____________; ③俄国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分)
(1)公元前8000年至1770年人口增长平稳缓慢;(1分)1770年至今增长迅速。(1分)
(2)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革命后经济有所发展但发展平稳,人口发展也较为缓慢(1分)1770年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促进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等促进人口的迅猛增长。(2分)
(3)英国通过圈地运动;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解决劳动力问题(每个国家个2分,共6分)
略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写道: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遍布东印度群岛……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英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6分)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正确答案
(1)重大事件或现象: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经济霸主(世界工厂)(6分)
(2)内在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它在世界各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6分)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